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周至老县城自然保护区 相关景点共 7500
崩尖子自然保护区
崩尖子自然保护区
2023-04-26
长阳崩尖子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都镇湾镇,地处武陵山脉东段北部余脉,总面积13313公顷。该保护区是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国家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栖息地
高乐山自然保护区
高乐山自然保护区
2023-08-29
高乐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桐柏县东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2°25′55″至32°42′40″,东径113°32′33″至113°48′12。东邻信阳平桥区,北接驻马店市确山县,西与驻马店市泌阳县接壤,南与湖北省随州市隔河相望
三龙自然保护区
三龙自然保护区
2023-09-21
三龙自然保护区三龙保护区隶属永从乡,与岩洞乡接壤,地理坐标为北纬26°5′15″,东经109°4′12″,土地权属为集体。境内植物已受到一定程度破坏,但由于山高、交通不便,仍有部分原始林木幸存。物种和珍稀植物均分布较多
千家洞自然保护区
千家洞自然保护区
2023-06-14
千家洞自然保护区座落在道县的西北部,地处东红111°18′48″~111°22′29″,北纬25°27′30″~25°33′45″之间,是两省三县交界的偏远山区。本保护区的基点在庆里源,海拔500m,最高点韭菜岭2009.3m,相对高差1509.3m
倭肯河自然保护区
倭肯河自然保护区
2023-03-30
黑龙江倭肯河自然保护区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类中的内陆湿地与水域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倭肯河中上游。地理坐标为:45°56′48″~46°03′26″N,131°01′31″~131°15′24″E
周至沙河湿地公园(沙·沙河 中国第一水街)
周至沙河湿地公园(沙·沙河 中国第一水街)
2023-02-21
中国第一水街——周至沙河湿地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周至县城南2公里,环山路马召转盘北约6公里,是在原沙河基础上改造的水景街景。这是一个集市民休闲、亲水体验、儿童娱乐、生态旅游为一体的大型综合类主题公园
东北红豆杉自然保护区
东北红豆杉自然保护区
2023-07-16
穆棱东北红豆杉自然保护区地处长白山脉北端,小兴安岭南麓,位于穆棱林业局辖区内,总面积3.5万公顷,保护区内集中生长着16万余株东北红豆杉。保护区内东北红豆杉树种、树龄结构复杂繁多
安邦河自然保护区
安邦河自然保护区
2023-03-30
安邦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处安邦河下游,北与桦川县相邻,东与二九一农场接壤,南与永安乡相望。地理坐标东经131006′12〞—131032′24〞,北纬46053′07〞—47003′54〞
内伶仃福田自然保护区
内伶仃福田自然保护区
2023-06-02
广东内伶仃福田自然保护区建于1984年10月,1988年5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921.64公顷,它由内伶仃岛和福田红树林两个区域组成,两者为海域分割,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
铁西省级自然保护区
铁西省级自然保护区
2023-03-30
密山市铁西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密山市西北,距密山市区40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31°2537″至131°3603″,北纬45°2828″至45°3724″。保护区总面积12,748公顷,其中核心区5,494公顷,占总面积的43.1%
大小兰沟自然保护区
大小兰沟自然保护区
2023-09-20
大小兰沟自然保护区位于米仓山国家森林公园之中,1999年1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6932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1571公顷),占米仓山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的17.3%、占全县幅员面积的2%,活立木总蓄积为52.84万立方米
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
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
2023-04-21
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是全国最大的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之一。它成立于1982年4月,占地面积大约1.7万平方公里,主要保护动物有野马、蒙古野驴、盘羊(盘羊也称马可波罗盘羊)、鹅喉羚等有蹄类野生动物。现有野驴约3000头、鹅喉羚约30000只
老石山风景区
石山风景区
2023-03-27
石山风景区是位于东港市小甸子镇的景点。中文名:石山风景区外文名:Oldmountainscenicarea位置:东港市小甸子镇景点:唐水湖
流阳陵县城遗址
流阳陵县城遗址
2023-11-05
流阳陵县城遗址位于马家湾米家崖村东产经300米泾河南岸台地上。呈长方形,城墙夯筑。现存南墙残长约600米,东西墙均残长约60米;残高1—2米,基宽3米,夯层厚13—15厘米。因泾河南移,北墙已不存。采集有长生无极、长乐未央瓦当及外素面、内布纹筒瓦、板瓦残片
老坑洞遗址
坑洞遗址
2023-06-27
端石坑洞遗址位于羚羊峡端溪的坑,是盛产端砚石之名坑。该坑洞是石工于唐武德元年(618年)按天然石口开凿而成,因年代久远,故称坑。坑洞内原有多个洞穴,今存大西洞与水归洞。大西洞全长(斜距)125米,水归洞全长(斜距)100多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