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找到 周都和烈士纪念塔 相关特产共 7500
庆阳小米
庆阳小米
2023-07-28
庆阳小米:庆阳小米栽培历史悠久,在祖农耕暨医祖歧伯文化发源地,考古工作者近年发现,宁县坳刘、新堡两村有窖藏5000至6000年前已炭化的禾谷,从而证明这里在新石器时代就有谷子种植。夏商时期,庆阳属禹贡雍州之域,先祖率人来到这里,教民稼穑,树艺百谷,开创了华
九龙豆腐
九龙豆腐
2023-12-12
当地九龙豆腐主要分为三个品种,一种是白豆腐,煎豆腐油炸豆腐,每一种的制作工艺非常精细,制作时要经过碎豆,浸豆,磨浆,榨浆,烧浆,凝浆榨水等七个步骤精制而成。因为豆腐品种不同,吃法也不一样,但是无论哪一种
苍南矾塑
苍南矾塑
2023-06-26
苍南矾塑:矾塑为有世界矾之称的苍南县所独有。苍南县矾山镇因盛产明矾而驰名中外,素有世界矾之称,明矾产量品位均居世界之首,储量产量占国内80%,世界的60%,是浙南最悠久的矿山集镇。矾山古老的明矾冶炼制技艺可追溯到宋朝末年,迄今已600多年历史,具有较高
羊血三吃
羊血三吃
2023-12-30
羊血三吃:辣子蒜羊血、粉汤羊血麻辣羊血,都是西安风味小吃。辣子蒜羊血大概纯粹是民间食品。粉汤羊血则先是民间食品,后来经厨师生意人引入市肆,但仍旧为普通老百姓所喜爱,仍旧保留浓厚的民间食品风格。陕西人喜养羊,喜食羊,也善治羊。秦汉唐以来就有此传统。古城长安
西凤酒
西凤酒
2023-12-26
西凤酒:西凤酒是我国最古老的历史名酒之一,它始于殷商,盛于唐宋,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凤翔古称雍,为秦发祥之地,有历代酒乡之称。这里文化积淀十分丰厚。仰韶文化遗址有二十余处,龙山文化遗址更多,秦公大墓轰动世界,雍城遗址苏东坡任职时兴建的东湖园林等名胜古迹驰名
绍兴茴香豆
绍兴茴香豆
2023-12-04
茴香豆看似简单易煮,其实大有讲究,须精选干蚕豆(俗称罗汉豆),淘洗下锅,加水至浸没,猛火煮约15分钟,至豆皮缘起凸、中凹陷时,即加桂皮、茴香酱油,再文火慢煮约15分钟。
冶铁
冶铁
2023-08-24
始于明洪武年间,氏冶铁闻名四方。用生铁浇铸的香炉,以德柱的工艺最巧。香炉有3米多高,方底,荷花瓣子脚,五层宝塔形,下层肚子是二龙戏珠,上面四层四个角是四龙含珠,下颔倒挂铃铛,再下面倒爬狮子,顶端是狮子顶葫芦。葫芦上插三支箭,中间还铸
富田桥光厚堂游浆豆腐
富田桥光厚堂游浆豆腐
2023-07-19
富田桥光厚堂游浆豆腐:富田桥光厚堂游浆豆腐为涟源地方传统特产,起源于清乾隆年间,据氏家族记栽。由《光厚堂》永兴为创始人,传承至今己有数百年历史。因其豆腐色,香,味俱全而成为贡品。相传至今我们《光厚堂》人本着以光明正大,厚道做人为祖训。继承与发展《光厚堂》游
通江青峪猪
通江青峪猪
2023-11-29
青峪猪属盆山地猪种,具有耐粗饲、腹脂多、性成熟早、适应性强等优点,现已被列入省遗传资源保护名录。青峪猪肉肉质细嫩、风味独特、肌间脂肪适中,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有机食品认证。青峪猪属盆山地猪种,是在大巴
米风糕
米风糕
2023-08-29
米风糕:万兴在玄妙观正南面的宫巷里,是家百年老店。该店所卖的米风糕,松软清香,入口甘甜,别有风味。初出蒸笼的米风糕,大如圆盘,高及10厘米,最奇的是,店主切糕不用刀,有人来买,竟用线割,这是因为糕的质地特别松软,刀切反而烦难。万兴的米风糕,放几天也不会变味
博山四四席
博山四四席
2023-10-06
博山四四席:所谓四四席一般就是按菜肴分类的一种宴席,可供八人一桌聚餐的四平盘,四大件,四型件四饭菜,共计十六品,无论是从筵席的内容或者是上菜程序比较讲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色:一讲究制汤。博山菜品充分体现鲁菜注重制汤的传统,用料工艺十分精致。无论高汤、清
豆包
豆包
2023-08-14
豆包:根据原料的不同,分为粘豆包笨豆包两种。用黄米芸豆制成的叫粘豆包;用糜子或小米加进芸豆或小豆制的叫笨豆包。每当春节来临,一进腊入,家家户户忙着轧面,把一个正月吃的准备下。蒙古人吃豆包,是从汉人那里学来的,但做法不同。蒙古人做豆包不论粘的或笨的,都要
西安玉雕
西安玉雕
2023-07-26
西安玉雕: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西安地区就出现了用玉石制作的工具饰品。汉元帝渭陵发掘的透雕玉奔马,是用上乘白玉雕琢而成的,在艺术成就和制作工艺上达到了很高水平。西安出土的汉玉玺、唐玛瑙牛角杯镶金玉镯等体现了西安玉雕技艺的高超水平。西安玉雕产品精选
扎染布
扎染布
2023-12-22
扎染,古称杂花布,又叫绞缬染,是民间古老的手工印染工艺,起源于一千多年前的中原地区,如今主要保存在大理市巍山县城、大仓、庙街等地制作。位于蝴蝶泉边的周城镇,是一个白族较大
发面包子
发面包子
2023-07-15
包子古称馒头,早在北宋时就有被誉为在京第一的万家馒头孙好手馒头,因在太学中广为食用,故又称太学馒头。明朝初年,因定王朱木肃喜食,更名为一品包子。流传至今,俗称发面包子。制作方法:先将鲜肉剁碎,拌入佐料,兑入清汤,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