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周金墓石刻 相关景点共 7500
纣王墓
纣王
2023-10-14
纣王位于淇县城东12里淇河西岸,主刻有纣王之墓几个大字。占地面积120平方米。右临依灵山,左近傍淇水。实为经、纬各十数丈、高两三丈的一特大土丘,墓门石碑东侧,此处并行排列着五座石碑。碑上,分书铭文、诗文和更为陵后之陵名
严复墓
严复
2023-11-15
严复位于福州市郊盖山镇阳岐村鳌头山。清宣统二年(1910年),严复生前亲自择地营造,内葬有严复妻王氏。东北向,风字形,土石结构,五层埕,占地面积1680平方米,环以围墙。前石墙护卫墙中洞开二门,门上覆以石构歇山顶,沿门可拾阶而上至封顶
高力士墓
高力士
2023-10-02
高力士高力士位于蒲城县椿林乡山西村西,是泰陵唯一的一座陪葬。高力士本姓冯,名元一,广东潘州人,深受武则天的爱怜,赐姓高,改名力士。他不但聪颖、善解人意,而且处事果断谨慎。后来他在平定韦皇后和太平公主之一乱中又立下了汗马功劳
汪思温石刻
汪思温石刻
2023-05-17
汪思温墓道石刻位于宁波市海曙区集士港镇四明山村外燕窝山,1995年,在村民谢君叶家中发现《王氏幽堂记》后,并调查得悉来自燕窝山的汪思温墓道。1998年,该墓志铭由谢君叶同志捐献给鄞州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库藏,该墓志还入选了《鄞州碑碣精品集——碑铭撷英》
二湾摩崖石刻
二湾摩崖石刻
2023-10-27
石刻皆为题字阴文刻件,共十幅。其中九幅是竖幅,字迹大小不等。有每字四十几公分见方的,如严侯永瞻幅;也有每字仅十公分左右见方的,如德与石存幅,多为明代抗倭驻军将士所书,距今已四百多年
宋李训武夫妇合葬墓
宋李训武夫妇合葬
2023-04-05
(摄影:镇桥镇山村)宋李训武夫妇合葬镇桥金山合葬,在镇桥镇山村,距市区18公里,该被上脑村农民开荒时发现。一九七五年十一月省博物馆考古队同乐平县文化馆的考古人员对古墓进行了实地考察。此为横顶碑石墓,呈长方形,因遭到了彻底破坏,无法测定
宗泽世祖墓
宗泽世祖
2023-07-25
宗泽世祖位于义乌市苏溪镇新厅村旁,时代为宋,类别为古墓葬。1981年5月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公布文号为1981.05.18义革198158号。文物价值:宋代抗名将宗泽的祖宗。保护范围:以心为基点向外延伸10米的圆
孔颖达墓
孔颖达
2023-05-25
孔颖达,位于衡水市前马庄村西300米处(现衡水中心大街与大庆路路口北200米西侧),现存墓地封土高1.5米,,竖有民国九年的墓碑,碑上刻唐祭酒赠太常卿孔颖达先生。贞观二十二年,孔颖达病死,陪葬昭陵(唐太宗的),此为他的衣冠冢
子产墓
子产
2023-05-06
子产是春秋时期郑相子产之墓,位于河南省郑州、许昌两市下辖的新郑、长葛、禹州三地交界处的陉山山顶。现存高5米,底边周长约100米,以红石块堆成,顶圆底方。墓门朝向郑国都城,以示不忘郑国;隧道封其后而空其前,以示内无珍宝。东侧建有子产庙
秋瑾墓
秋瑾
2023-04-29
秋瑾是近代著名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墓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白堤尽头西泠桥畔。正面有大理石墓碑,上刻孙中山亲笔题词巾帼英雄四字。背面立有吴芝瑛、徐自华所书的墓志铭原石。中文名:秋瑾地址:浙江省杭州市孙中山题词:巾帼英雄文物:浙江省重点保护单位主人:秋瑾
孙思邈墓
孙思邈
2023-09-02
孙思邈,在市区西北50公里的大店河西岸庙岭上,面向三官岭,背靠王母洞,东有秦岭山,西倚天坛峰,群山拱卫,草木葱笼,清虚小有河由东侧曲流南下。孙思邈一生信奉道教,卒后宋徽宗追封其为妙应真人,故道家又称该为孙真人
许家台宋墓
许家台宋
2023-04-17
许家台宋·南宋·安康市汉滨区建民镇余家窑村。保护范围:东西140米、南北45米以内。东至神道石刻东端,西至山顶,南至墓室以南20米,北至墓室以北2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四面外延30米。2003年,许家台宋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兴国金斗山寺
兴国斗山寺
2023-08-14
斗山寺位于兴国县长冈乡石燕村东南1.2公里处,东经度25,北纬26度18,经县城红军大桥8公里.古寺名为斗山寺,传说三面环水,在汉魏时就有卢禅师云游至此,谓其为佛家风水宝地,于是上山坐禅,悟成佛道,九年后不知所综.后人于卢禅师学佛处名为卢禅岩,至今卢禅师学
静江府城地图摩崖石刻
静江府城地图摩崖石刻
2023-04-30
刻于城北鹦鹉山南山腰的《静江府城池图》是全国现存最大的古代摩崖石刻城图,反映了当时桂林城池建设的科学和险固。遍布桂林名山崖洞密集而众多的摩崖石刻,为我国南方城市所仅见
叱石山摩崖石刻
叱石山摩崖石刻
2023-06-27
叱石山摩崖石刻位于新会市叱石山叱石寺内。有一洗红尘、崖山并峙、山高水长、六根涤净等等刻字,著名的一洗红尘是清咸丰年间新会双水人郑绩避兵乱时刻的,字大0.7米×0.7米,疏朗苍劲。崖山并峙是明末遗臣黄公辅匿于寺内扶持北燕太子反清时书写的,字大0.5米×0.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