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唐乾明月度假村 相关特产共 374
唐古拉藏羊
古拉藏羊
2024-01-04
古拉藏羊:古拉藏羊是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的特产。古拉藏羊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藏羊又称藏系羊,英文名称Tibetansheep,是我国三大原始绵羊品种之一。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青海是主要产区。分布广,家畜中比重最大。依其生态环境,结合生
唐汪大接杏
汪大接杏
2024-01-02
汪大接杏:久负盛名的产于东乡县汪川,是当地人民经过长期培选育形成的地方优良品种,具有400多年栽培历史。汪大接杏肉质细密,味甜多汁,果色艳丽,富有芳香,平均单果重90.3克,最大的达150克,是极好的鲜食和加工品种。长期食用,具有润肺止渴、祛痰防癌等功效
青木川辅唐宴
青木川辅
2023-12-24
青木川辅宴:青木川辅宴形成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以腊肉、鸡、鱼、牛肉和豆制品为主料,或蒸或炸,辅以时鲜小炒和汤菜,浑素皆有,油而不腻,老少咸宜。辅宴席桌用大品碗装盛,又叫十大碗。后来增至十三碗,称作十三花。这十三花是:花拼碗、酥肉、粉蒸排骨、甜米、坨子肉、扣
唐田贡糕池
田贡糕池
2023-12-03
田贡糕池:田贡糕是贵池区传统名特产品,也是池州著名的糕点类小吃,形似玉,白似璧,薄如蝉翼甜如蜜,片薄软而不断,味甜淳而适中。相传此糕曾在大清嘉庆年间进贡给皇帝品尝,因此得名为贡糕,至今已有200多年生产历史。田贡糕选料讲究,做工精细,主要原料采用升金湖畔
仿唐驼蹄羹
仿驼蹄羹
2023-07-27
仿驼蹄羹:驼蹄用来制羹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驼蹄羹的创始人是晋代的陈思王曹植,号称七宝羹,一瓯(ōu)值千金,唐代诗人杜甫诗曰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桔。驼蹄羹是地道的菜,为唐玄宗和杨贵妃在骊山华清宫所用珍品,现在的驼蹄羹,是根据历史资料研究仿制的,故名谓仿
唐氏秘制卤鸭
氏秘制卤鸭
2023-07-06
氏秘制卤鸭:菜品简介:氏卤鸭在巴中远近闻名,选材恩阳本地散养鸭子,用老卤水精心卤制,所用的秘制香料流传近一百年;采用特殊的制作工艺使得卤鸭皮嫩而不腻、鸭肉瘦而不柴所,老少皆宜。
唐家官塘茶果
家官塘茶果
2023-12-11
家官塘茶果:家官塘茶果是广东珠海唐家湾镇官塘村的一种传统民间小吃,属于粤菜系。已有几百年历史。原本是节气和祭祀时才特别制作的食品,现已渗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唐布拉黑蜂蜂蜜
布拉黑蜂蜂蜜
2024-01-06
布拉黑蜂蜂蜜:伊犁黑蜂历史悠久,在100多年前就开始从前苏联引进黑蜂种群,解放后,相继在伊犁的特克斯县、尼勒克县、昭苏县建立了黑蜂种蜂场及大型养殖场,在优越的蜜源条件下,经长期自然选育、驯养、繁殖、改良而形成了优良蜂种。国家在1980年成立了伊犁黑蜂自然保护
唐菜著头春
菜著头春
2023-09-02
菜著头春:此为唐代独具风味的菜肴,由于料作切成小如箸头,故名。先将鹌鹑肉切成丁,用鸡蛋清、酒、精盐和湿淀上浆,放在猪油锅肉滑散。熟透后入砂锅中,加入高级奶汤、胡椒及其他调料,煨半小时,再另冬笋和香菇丁,调好味即可(温州)
乾县锅盔
乾县锅盔
2023-12-27
乾县锅盔:乾县锅盔公元六二四年至七零五年,为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修筑合葬墓陵时,因工程浩大,民工甚众,烹食困难,监工士卒便用头盔烙馍,因而得名。兹后多经改进,形成独具风味的食品。锅盔直径八寸,厚六分,形似菊花,内瓤起层,美味可口(咸阳)传说,陵修筑时,成
吴王贡鹅(吴山贡鹅)
吴王贡鹅(吴山贡鹅)
2023-09-12
吴王贡鹅(吴山贡鹅):吴山贡鹅(又名吴王贡鹅)源于唐朝符年间。末五代十国期间,吴国的创立者杨行密攻庐州(今合肥)、克淮南、伐江夏,后占有淮河以南、长江以东的三十余州地盘。天复二年被昭宗封为吴王。他为官清廉,人民安居乐业,并以身作则,使属下均能如此,实属难
易武七子饼茶
易武七子饼茶
2024-01-08
易武古镇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符元年(公元875年)更名为利润城,1930年民国政府在易武设立镇越县。新中国成立后,于1949年在易武成立镇越县人民政府,1958年县政府由易
易武“七子饼茶”
易武“七子饼茶”
2023-12-15
易武古镇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符元年(公元875年)更名为利润城,1930年民国政府在易武设立镇越县。新中国成立后,于1949年在易武成立镇越县人民政府,1958年县政府由易
陇西牡丹
陇西牡丹
2024-01-01
(刘禹锡)牡丹在、宋时期的西安、洛阳和彭城是盛极一时的。后来又有菏泽牡丹甲海内之说。这样人们就只知洛阳、菏泽、彭城牡丹之名贵,而不知天高土厚的西北牡丹,更不知陇西地区的优质紫斑牡丹。陇西牡丹,历史悠久。据清
白果贡米
白果贡米
2023-07-08
白果贡米:遵义府志记载,宋元年间,符三年(876年),杨端率部在今市南10公里白锦堡建立世袭统治,杨家从此成为播州的土皇帝,世代对白果大米情有独钟。后杨氏家族内讧,杨光荣、杨文贵叔侄献地归顺北宋,将白果大米作为贡品进奉朝廷,白果贡米由此而美名远扬。其24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