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找到 国色天香乡摩天轮 相关景点共 7500
不召寨遗址
不召寨遗址
2023-08-29
位于渑池县坡头不召寨新村南侧,是我国黄河流域发现和试掘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也是一处以龙山时代遗存为主体的古文化遗址,早在1963年就被列为河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在发掘仰韶村遗址的同时,中国学者陈德广发现了不召寨遗址
赵沟古村
赵沟古村
2023-08-29
传统村落赵沟古村:渑池县赵沟古村位于渑池县北部段村境内,古村于唐末建村,历史文化底蕴浓厚,古民居建筑独特,现保存明清时期完整的四合院22座,石头巷2000余米,千年古槐4棵,古庙、古祠堂、古戏楼各一座,古井一眼,有汤河一条穿村而过
孟州圣佛寺
孟州圣佛寺
2023-08-28
圣佛寺位于孟州市槐树岩山村,圣佛寺坐西向东,一进四合院建筑,占地约1480平方米,位于6米许的高台之上。现存大佛殿、水陆殿坐西向东,与天王殿、罗汉殿相向而对。天王殿与罗汉殿间有2.5米通道,沿天王殿后墙和罗汉殿山墙间建一拱券门楼,上镶圣佛寺石质匾额
齐王寨景区
齐王寨景区
2023-08-28
齐王寨景区位于河南省辉县市三郊口境内,与山西省的陵川县、壶关县相毗邻,亦称两省三县交汇处。相传春秋战国时期齐王曾在此隐居,并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传说和相关遗址。齐王瀑布,一明一暗,相对倾尽亘古绝唱;响泉、梦泉,一南一北,回荡历史足音,述说千年夙愿
迷昏寺
迷昏寺
2023-08-27
根据新乡县地名记载:关堤司马村东北方向约8平方公里范围内,北宋靖康年间辽将肖银宗率兵数万,利用地形乘黄风大作之机,摆迷昏阵击溃宋兵,渡过黄河
太平兴国禅院碑
太平兴国禅院碑
2023-08-27
太平兴国禅院碑位于辉县市沙窑后庄村西部永安山下中湖内。立于宋太平兴国六年(981)。青石,螭首龟趺。通高2.43米、宽0.76米、厚0.26米。螭首两面上部均为龙爪戏珠,碑额阳面正中圭形部刻有篆书大宋太平兴国禅院碑九个字
鹿台岗遗址
鹿台岗遗址
2023-08-27
鹿台岗遗址位于兰考县东部裴村店。鹿台岗遗址地层关系自下而上依次为:仰韶文化、河南龙山文化、先商或岳石文化、商文化、春秋时期文化等,而与鹿台岗相距仅数十公里的朱岗、段岗、牛角岗诸遗址地层关系自下而上依次为:仰韶文化、河南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商文化、春秋时期文
柏寝台遗址
柏寝台遗址
2023-08-20
柏寝台位于广饶县城东北15公里的花官桓台村南,西距乐安故城4公里,南面约0.5公里处是小清河,往西3.5公里是东辛公路。柏寝台,据《汉书》颜师古注,是以柏木为寝室于台之上也,故而得名。柏寝台系以人工土筑而成
乐安故城遗址
乐安故城遗址
2023-08-19
乐安故城遗址位于广饶县城北花官草桥村,南距广饶县城12.5公里,西至博兴县的利城村(利县故城)10公里,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军事理论家孙武的诞生地。古济水由西南而东北流至城址西南又折向东流,该城址东西长400米,南北宽380米,城墙基宽25米
寨里窑址
寨里窑址
2023-08-19
1957年全市第一次文物普查时发现,主要分布在淄川区寨里寨里与大张村之间的高地上,面积约22万平方米,窑址耕土层下为瓷片堆积层,厚约40~100厘米。经历年整平土地和局部发掘,先后出土大量瓷片,均为青釉。器类简单,多为生活用具,主要有碗、罐、高足盘等
庄坞永济桥
庄坞永济桥
2023-08-17
庄坞永济桥,明代,位于临沂市兰陵县庄坞庄坞村西,庄坞河西村东南,东南、西北走向,跨越武河,原桥碑载:庄坞永济桥建于明代,至万历四十六年,廷杨世人祖鍏蕃公重修。桥长72米,宽3.8米,高2.2米,孔跨2.3米,占地面积275平方米,条状块石垒砌
大朱家村遗址
大朱家村遗址
2023-08-16
时代:新石器时代位于山东省莒县店子大朱家村西近岭的高台地上,朱家村河自东向西流经遗址南部。遗址南北250米,东西300米,土质为黄沙土,文化层深度1.2米。1964年发现,当时河水暴涨,靠河床处冲出部分器物,多为石铲、石斧、白陶规鬲、高柄杯、灰陶尊等
臧台遗址
臧台遗址
2023-08-16
位于青州市何官臧台、东台、西台三村之间。地势略高,西临跃龙河。臧台村压在遗址南部边缘,东台、西台两村压在遗址的西部。遗址南北长1500米,东西宽1200米,文化层厚达3米以上。1979年春发现
金华古寺
金华古寺
2023-08-13
座落于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潭头罗星村金华名山上的金华古寺,究其历史,可追溯至唐朝末年(大约公元900年),发展至宋朝尤为鼎盛,财力充沛,寺内有僧人近百,该寺以宣传佛教为主,乐善好施,凡寡无助之人,均可带田地到该寺安度晚年,得到救助,当时寺里拥有粮田五、六十亩
维摩桥
维摩桥
2023-08-12
维摩桥位于桃溪城头村,是通往溪下的古道,又名姨婆桥。据清同治九年修《新淦县志》记载,维摩桥建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其后屡修屡废,直至清成丰四年(1854年由李学孔等倡修才再次建成现今形状的三孔两墩券拱石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