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圆通山摩崖题刻 相关景点共 2336
北龙山摩崖石刻
北龙山摩崖石刻
2023-07-06
北龙山摩崖石刻,位于繁峙县金山铺乡北河会村北1000米的北龙山山顶巨石上。分布面积14.6平方米。分东西两区。东区有佛龛70窟和石刻佛像1处。龛内无佛像,佛龛上方有石刻佛像。佛龛高0.26~0.6米,宽0.2~0.32米,深0.12~0.26米
南龛摩崖造像
南龛摩崖造像
2023-09-20
南龛摩崖造像巴中南龛古窟造像位于巴城南一公里的南龛坡山,南龛古窟岩石壁立,高十余丈,长数百尺,方正如削,列层分龛,镶佛累累,南龛造像精巧玲珑,姿态各异,气质浑厚,端庄丰满,神情潇洒,典雅大方
石门寺摩崖造像
石门寺摩崖造像
2023-09-19
石门寺摩崖造像(巴州区)保护范围:东面自岩壁造像外延20米至回龙场老街最后一步石梯为界,南面自1号龛造像南侧边缘外延30米,西面自崖壁边缘外延200米,北面自19号龛造像北侧边缘外延3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
石佛山摩崖石刻
石佛山摩崖石刻
2023-04-03
石佛山摩崖石刻位于瑞安市高楼乡,年代为元。石佛山石崖高6米多,宽10米有余。在10多个光滑如削的崖面上,分布有5幅佛像,包括1幅面像、4幅全身坐像,以及将近30处铭文,全部采用线形浮雕工艺刻成,虽然历经多年沧桑,大部分佛像线条仍然清晰明朗,流畅优美
仁达摩崖造像
仁达摩崖造像
2023-09-29
仁达摩崖造像位于察雅县旺布乡境内丹玛山崖,造于公元804年。造像的主要部分位于仁达殿内,正中是近2米高的大日如来佛,左右分别有8个随行弟子和2个飞天神女。在佛像左边和下部共有31行吐蕃时期古藏文,在佛像左下方约有60多个汉字
沙庵寺摩崖造像
沙庵寺摩崖造像
2023-07-08
沙庵寺摩崖造像位于襄垣县西营镇吴北村北沙庵山南壁,占地面积约38.25平方米。其雕凿手法和衣纹风格可断定为北魏遗存,主尊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上。内着僧祗支,外着通领袈裟。袈裟下摆搭于左手之上,手结说法印。协侍菩萨双手合十立于仰莲座上。其余造像大多模糊不清
朱一冯攻剿红夷刻石
朱一冯攻剿红夷
2023-06-05
朱一冯攻剿红夷石位于思明区虎溪岩后山岩壁上,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为明代。在厦门市虎溪岩。明天启三年(1623年),高1.3米,宽0.6米,楷书直下计4行,共21字,字纵17、横13厘米。文曰:天启癸亥年十一月廿日,广陵朱一冯以督师剿夷至
层岩摩崖石刻
层岩摩崖石刻
2023-06-14
层岩摩崖石刻位于江永县潇浦镇红山村洞上组层岩内。此岩属石灰岩溶洞,洞口北向,高20米、宽30米、深300余米,空旷若厅。有涧自岩中出,流水淙淙,横纡如带。层岩叠翠为古江永八景之一。旧时邑人曾避乱其中
魁星岩摩崖造像
魁星岩摩崖造像
2023-06-06
魁星岩摩崖造像又称魁星岩西方三圣造像,位于泉州市永春县石鼓镇桃场社区魁星山的崖壁上,雕于南宋。依天然巨石琢高浮雕立佛三尊,中为阿弥陀佛,左为大势至菩萨(即弥陀之右),右为观音大士(即弥陀之左),均赤足立于莲台上,通高3.4米
王泉摩崖造像
王泉摩崖造像
2023-08-21
王泉摩崖造像位于泰山西北麓张夏镇王泉村东南山谷中,分别开凿于南、北山腰处,均为自然岩洞略加雕琢而成。朝阳洞主佛高1.07米,迦叶、阿难佛高0.54米,小龛内有53尊佛像。背阴洞内有菩萨佛,并刻有动物及武士像,为隋唐雕刻,保存尚好
马龙山摩崖造像
马龙山摩崖造像
2023-04-13
马龙山摩崖造像位于卧佛镇独田村三社与马龙村五社的马龙山南面坡,座南向北。在马龙山东西长45米、南北宽10米的范围内,分布有卧佛等16龛57尊造像,主要再现了大型释迦牟尼的涅槃像与弟子悲天痛地的场景
常春岩摩崖石刻
常春岩摩崖石刻
2024-01-15
常春岩摩崖石刻位于黄埔区穗东街南基社区南湾村,年代为明,类别为石刻。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从石刻所在岩体外缘外延5米,北至西台庙路6号建筑院落西南侧围墙尽端,南至朝阳大街9号建筑北墙线一线
凌云古磴及摩崖石刻
凌云古磴及摩崖石刻
2023-04-08
凌云古磴及摩崖石刻位于嘉禾县田心乡凌云村,时代为明。2012年,凌云古磴及摩崖石刻被郴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四向各至石板蹬边缘外30米处
廉溪摩崖石刻
廉溪摩崖石刻
2023-05-28
廉溪摩崖石刻位于福安市溪潭镇双峰村,年代为清道光壬辰(1832),类别为石刻类。位于溪潭镇双峰村西北向1.2公里溪边山下,刻于时代不详。分布在溪边面朝西南的岩壁,皆楷书,有寿、福、鸢飞鱼跃等字。寿字,字幅1米×2米;款识道光壬辰扆南九十七叟冯宗池黑圭
大石门摩崖石刻
大石门摩崖石刻
2023-08-13
大石门摩崖石刻位于双溪乡大石门村门前自然村公路旁,其南靠上犹至双溪以公路,北临双溪河,高于河床1.5米。文字面约一平方米大小,刻有十四句四字诗一首,文字从上至下、从右至左,石边石壁较窄,字略显小,有一指大,左边字形渐大,有的达三指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