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圣经山摩崖 相关信息共 7500
白虎山摩崖题刻
白虎摩崖题刻
2023-07-17
白虎摩崖题刻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朐阳办事处白虎山居委会的白虎山上。现存唐、宋、金、元、明、清及年代不详的题刻近30处,其中有年款的唐刻1处、宋刻4处、金刻2处、元刻2处、明刻1处、清刻6处
冬天腊山摩崖石刻
冬天腊摩崖石刻
2023-06-20
冬天腊摩崖石刻位于和平县上陵镇岑江村与中洞村交界处冬天腊半山腰石壁,1982年发现。石刻高1.2米、宽0.8米。阴刻竖书隶体。入石深0.01米,字径0.08米。文曰:惠州卫指挥任道远,奉命征岑剿灭之。复屯兵善后四载,一方悉定。万历十九年岁次辛卯孟春谷旦记
达蓬山摩崖石刻
达蓬摩崖石刻
2023-10-19
佛迹洞摩崖题刻位于达蓬磨坊岗南侧佛迹洞东壁,共三则,189字,宋隆兴二年武林钱竽、锦屏陈邦彦,淳熙九年县宰唐仲温,清康熙丙子年赐进士翰林院修撰秦宗游题刻。
梧州建道圣经学院旧址
梧州建道圣经学院旧址
2023-09-06
梧州建道圣经学院于1899年创立于广西梧州,创办人为宣道会西教士高乐弼医生。1949年,建道在刘福群牧师带领下迁至香港长洲。创校迄今,毕业学生近三千人,遍布世界各地,秉承开荒、吃苦、火热的精神,为主作工
铜官山摩崖石刻
铜官摩崖石刻
2023-10-21
铜官摩崖石刻位于海虞镇福山铜官。其南麓有巨石,高2米余,宽约5米,呈长方形,两头狭尖如船形,俗称石船。上刻《铜官山石船诗》七律一首,明隆庆间洞庭汪氏作,明书法家、邑人严澍于万历间书。诗曰:闻道岩阿有石船,登临始信不虚传。帆凭老树风前挂,缆籍闲藤雨后牵
菩山第一泉摩崖石刻
第一泉摩崖石刻
2023-04-10
第一泉摩崖石刻位于石楼镇大岭村环村路菩北麓,年代为清光绪庚子年(1900)。位于菩北侧村道边,在一块宽约1.6米,高约2米的山石表面,阴刻隶书菩第一泉五个大字。上款光绪庚子年端阳,下款为山人陈维湘题
大像山摩崖造像
大像摩崖造像
2023-09-18
大像摩崖造像,位于嘉陵江东岸大像山上,主体为崖峦石刻大像,这尊释迦坐佛,就天然石崖凿造而成,高约10米,是四川10座大佛之一。佛像头饰螺髻,脚踩莲台,袒胸露怀,左手平放膝上,右手屈施无畏状,衣纹凸起,端庄慈祥。大佛由三重檐楼遮护,称为大佛寺,又名大像寺
林屋山摩崖题刻
林屋摩崖题刻
2023-11-04
林屋摩崖题刻位于吴中区金庭镇林屋。林屋洞是我国道教在太湖流域一个很重要的活动场所,在唐、宋时代,凡是笃信道教的皇帝,几乎每年都要派遣使者,组织道士在此打醮告祈,并向洞中投放金龙玉简
峰门山摩崖题刻
峰门摩崖题刻
2023-04-02
峰门摩崖题刻位于龙湾区坦头峰门,从滴玉泉至坦头尖途中,有高约20米的峭壁,上凿刻帆船一艘,长约50厘米。旁隶书阴刻乾道二年(1166)水满此地八字,为珍贵的水文史料。信息来源:温州博物馆
吕端山摩崖题刻(五言诗)
吕端摩崖题刻(五言诗)
2023-07-17
吕端摩崖题刻(五言诗)(民国)吕端摩崖题刻位于高公岛街道黄窝村吕端山上。在临涧一石壁上的高1.3米,宽0.8米的浅龛内。题刻内容为五言诗,字径10厘米,楷书。诗意为退隐山中淡泊名之意。题并书,钤印两方,印文模糊不清
寮山摩崖题刻岩画
摩崖题刻岩画
2023-08-11
太阳寮摩崖题刻岩画,是高安文物普查工作队于一九八二年十月在寮山顶发现,《江西日报》在一九八三年五月曾作过报道。寮,是高安的历史名山,位于高安太阳镇西北的寮山村委会黄家村,背接灰埠、相城,南接太阳镇,距高安约38公里,海拔224.1米,山麓至山顶约2公里
大基山摩崖石造像
大基摩崖石造像
2023-08-14
大基摩崖石造像位于莱州市程郭镇下董家村南,大基北麓的一个小山坳里。分布面积约1.7万平方米。造像共7尊,均凿刻于山谷的东部与南部崖壁之上,大小不一,其中5尊为坐像,2尊为立像。坐像多身披通肩大衣,结跏趺坐于方台上
天飞山摩崖石刻
天飞摩崖石刻
2023-06-11
天飞摩崖石刻位于苏仙区许家洞镇清泉村喻家寨。寨丹崖翠竹,红褐色的石壁叠垒森严的寨门,面临深谷的绝壁上留有40余块石刻。石刻最早见明代嘉靖丁已年,其中明代嘉靖丁已年冬莆田陈言书南国奇游、贵州高重题云严霞蔚、明代万历年桂林王建动、维扬徐标书探奇处、陈邦器仁者寿等
齐山摩崖石刻
摩崖石刻
2023-07-29
位于贵池区城南1.5公里处,素有与九华之胜,并擅江南的美誉,齐山高不过百米,方圆约5公里,自西向东北绵延,直抵白沙湖滨,总体远观,形如伏虎昂首。齐以岩溶地貌为主,遍山岩、洞、石、壑、泉、峡密集丛生,形成奇特幽深、琳琅纷繁的岩溶景观
顾渚山唐宋摩崖石刻
顾渚唐宋摩崖石刻
2023-10-21
【顾渚唐宋摩崖石刻】中唐大历年间,顾渚山产的紫笋茶、金沙泉列为贡品,皇帝对紫笋茶有特别的爱好,诏命湖州、常州刺史每年春季贡茶时到产区修贡,并建造贡茶院。自此连续作贡达80余年,引来了文人墨客,作诗、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