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城头村遗址 相关景点共 7500
后沙湾沙丘遗址
后沙湾沙丘遗址
2023-06-26
后沙湾遗址位于珠海市淇澳岛东北面海湾的沙丘中部。年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1984年发现,遗址面积500平方米,文化层厚1.8米~3米。1989年发掘,面积108平方米。文化内涵分两期
西张村西周遗址
西张村西周遗址
2023-05-11
西张村西周遗址当地俗称霸王岗。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中文名:西张村西周遗址所属年代:西周出土地点:元氏县西张村村面积:100000m²文物保护: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鹿台岗遗址
鹿台岗遗址
2023-08-27
鹿台岗遗址位于兰考县东部裴村店乡。鹿台岗遗址地层关系自下而上依次为:仰韶文化、河南龙山文化、先商或岳石文化、商文化、春秋时期文化等,而与鹿台岗相距仅数十公里的朱岗、段岗、牛角岗诸遗址地层关系自下而上依次为:仰韶文化、河南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商文化、春秋时期文
惠民郝家遗址
惠民郝家遗址
2023-08-19
郝家遗址属于商周文化,位于惠民县孙武街道办事处郝家村,遗址原为台形,当地群众俗称蛤蜊台子,后因农田建设已被平为农田。遗址表层暴露有大量器物残片。采集标本有鬲、豆、罐、簋等器物残片,质地分别为夹砂陶、夹蚌陶、泥质灰陶等,属于商周时期
伍奢冢遗址
伍奢冢遗址
2023-07-27
伍奢冢遗址位于利辛县孙庙乡庙李村东北,孙庙乡庙李自然村东北500米,老母猪港南岸。遗址呈谷堆形,占地3万平方米。因伍奢冢在此而得名。中文名:伍奢冢遗址地理位置:利辛县孙庙乡庙李村东北气候条件: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景点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占地面积:30000m
市舶司遗址
市舶司遗址
2023-06-06
市舶司遗址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海滨街道办事处水门社区,宋元祐二年(1087)建立,其职能是专掌番货海舶征榷贸易之事,以来远人,通远物,是中国重要的古海关遗址。中文名:市舶司遗址地理位置: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海滨街道办事处水门社区所处时代:宋代占地面积:约120
姜女石遗址
姜女石遗址
2023-05-22
姜女石遗址位于辽宁省绥中县,濒临渤海湾。民间传说的姜女石,是指在海中耸立着的一组自然礁石,即一组海蚀柱。1982年4月,锦州市文物普查队在姜女石附近的海岸发现了石碑地、黑山头、瓦子地、大金兰丝屯等遗址,以后又调查了止锚湾和周家南山遗址
荥阳西张村遗址
荥阳西张村遗址
2023-05-06
西张村遗址位于荥阳市高村乡张村行政村西张村自然村北的多级台地上,遗址南北宽约400米,东西长约550米,面积约220000平方米,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在遗址中部及西南部崖壁上均发现多处灰坑,采集的标本以泥质灰陶为主,泥质红陶也占一定比例
忙怀新石器文化遗址
忙怀新石器文化遗址
2023-09-28
云南临沧云县忙怀新石器文化遗址主要有旧地基遗址和曼干遗址,因发现于云县忙怀而得名。旧地基遗址位于离云县忙怀镇两公里的地方。云南临沧云县忙怀新石器文化遗址1974年云南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探测发掘情况表明,以忙怀为代表的澜沧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文化
锤墩山遗址
锤墩山遗址
2023-05-27
锤墩山遗址:位于博望区丹阳镇山河行政村芮家甸自然村东南侧。时代为商周时期。2017年7月28日,锤墩山遗址被公布为马鞍山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本体外5米
和林格尔土城子遗址
和林格尔土城子遗址
2023-05-13
土城子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城北12公里,是汉至唐代的故城遗址。城址呈不规则多边形,东西1550米,南北长2250米,总面积约349万平方米。城门、瓮城、角楼以及建筑基址保存基本完好,城内街道依稀可辨。城址平面分三区
富河沟门遗址
富河沟门遗址
2023-07-11
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乌尔吉木伦河东岸。面积约6万平方米。1962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掘。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为公元前3350年左右。通过该遗址的发掘,确立了富河文化
当涂郑家遗址
当涂郑家遗址
2023-04-01
郑家遗址:位于当涂县护河镇青山行政村郑家自然村(现青山村)江山村西北400米。时代为崧泽文化早期和东周时期。2017年7月28日,郑家遗址被公布为马鞍山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清柳条边遗址
清柳条边遗址
2023-03-17
清柳条边遗址的所在地为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类型为古遗址,批号为21010007,具体地址位于新民市立新乡、周坨子乡、于家窝棚乡。清柳条边始建于清崇德三年(1638年),至康熙二十年(1681年)陆续完成
阴湘城遗址
阴湘城遗址
2023-06-07
阴湘城遗址,位于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马山镇阳城,新石器时代城址。阴湘城平面大致呈圆角长方形,东南及东北部较高,中部一条河沟将城分为东、西两部分。出土有石、陶、骨、木等类遗物,其中以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遗物最多且最丰富,为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