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城子县冶炼遗址 相关信息共 7500
唐代谒者馆遗址
唐代谒者馆遗址
2024-01-12
唐代谒者馆遗址唐代谒者馆遗址位于县城东北约92公里处。南距拉库孜萨来古遗址约32公里,北距柯坪县境内之阿恰约50公里,是国家文化部文物局和新疆博物馆联合组成的南疆重点文物考古综合调查组1983年底在巴楚县新发现的
小西沟事件遗址
小西沟事件遗址
2023-03-28
小西沟事件遗址,位于梅河口市红梅镇刘大村一组(四八石村),占地1000平方米。现仅存一块1987年7月1日设立的小西沟惨案的遗址碑,事发地已成为农民耕地。海龙四八石小西沟(今梅河口市红梅镇刘大村一组),是海龙地下党和抗日武装主要活动区域之一
唐如和县遗址
唐如和县遗址
2023-09-03
唐如和县遗址在苏圩镇中学校园内。唐武德五年(622)析南宾、安京置,原属钦州。唐景云二年(711),割属邕州。宋景祐元年(1034)划入宣化县,施政324年。
拱北遗址
拱北遗址
2023-09-13
拱北遗址年代为新石器时代,位于进安联合党委东裕村,类别为古遗址。2019年3月29日,拱北遗址被公布为松潘县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龙南遗址
龙南遗址
2023-11-03
龙南遗址位于吴江县城西南29公里的梅堰镇龙南村,平湖公路北侧,北距梅堰袁家埭遗址2公里。1984年发现,遗址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1987年12月至1989年1月,苏州博物馆和吴江县文物管理会进行两次发掘,揭露面积约800平方米,遗址文化堆积
唐山遗址
唐山遗址
2023-08-18
唐山遗址位于桓台县唐山镇唐一村西部的高地上。遗址中心位于在高岗的最高处。高地高出周围4米以上。遗址北部早年被砖厂取土破坏,遗址包含有龙山、岳石、商周、汉代等时期的遗存,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自80年代后,文物部门对该遗址曾作过多次调查、钻探和发掘工作。
九龙县治遗址
九龙县治遗址
2023-06-01
九龙县治遗址位于感城镇入学村西侧的海滨。这里原有一座九龙山,传说山下藏有九条龙,故县城建在九龙山而得名。据《琼州府志》记载九龙县自汉元封元年(前110)建府于九龙山。隋炀帝大业三年(607)立感恩,但县治仍在九龙县旧址
西夏侯遗址
西夏侯遗址
2023-10-31
1957年被发现后,省、文物部门做过几次清理。1962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又进行复查和发掘。遗址面积300米×400米,耕土下即为文化层,厚约1.5米,出土陶器、石器等600余件
企县联盟 跨界合作 品牌协同 资源共享
联盟 跨界合作 品牌协同 资源共享
2023-09-21
联盟跨界合作品牌协同资源共享: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杨喜平记者毛凌云)7月7日,安塞县委副书记、县长杨宏兰带领副县长霍爱英、安塞县政府有关领导及旅游、文化部门负责人来到延安枣园宾馆,与延安枣园宾馆执行董事、总经理杨泽及宾馆部分中层干部就如何利用延安枣园宾馆的
新乐遗址
新乐遗址
2023-03-05
新乐遗址是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位于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大街新开河北岸黄土高台之上,1973年首次发掘。这是一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村落遗址,占地面积17.8万平方米,集居地约2.5万平方米
「花儿临夏 在河之州」盘点积石山县的吃喝玩乐→
「花儿临夏 在河之州」盘点积石山的吃喝玩乐→
2023-09-24
「花儿临夏在河之州」盘点积石山的吃喝玩乐→:(来源:临夏州民族日报)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是大禹治水的源头、中国彩陶王的故乡。作为人口较少民族保安族聚居的地方,这里既是生态旅游的乐园,也是中国花椒之乡、世界民歌(花儿)考察采录地。境内的积石山
恭喜!眉山仁寿、青神上榜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初审名单
眉山仁寿、青神上榜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初审名单
2023-09-18
眉山仁寿、青神上榜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初审名单:好消息!我市仁寿县、青神县成功入选第二批天府旅游名县候选申报单位初审名单仁寿、青神用实力为自己代言就是这么牛!仁寿县▲烟雨洪峰谭立新摄2018年10月,仁寿县入选2018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全国绿色发
广西百色西北部一个县,和贵州接壤,拥有天生桥景区
广西百色西北部一个,和贵州接壤,拥有天生桥景区
2023-08-04
广西百色西北部一个,和贵州接壤,拥有天生桥景区:广西百色市和越南相邻,还和云南、贵州两省接壤,今天要说的一个,它位于百色西北部,和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龙县、册亨县毗邻,它就是隆林县。隆林县全称隆林各族自治县,人口约40万,区位优势明显,地处滇、黔、桂三省(区)
汤泉遗址
汤泉遗址
2023-03-22
汤泉遗址为明代古遗址,位于唐山市遵化市汤泉乡汤泉村。汤泉遗址为河北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赤松亭遗址
赤松亭遗址
2023-10-12
赤松亭遗址位于南县城东堤北隅。原名赤沙亭。相传汉代张良晚年挂冠出家,一度在此筑台炼丹。赤松亭建于7m平台之上,四面环水,为洞庭湖区一大景观。解放后,因缺乏管理,亭内原有塑像及法器等大部被毁,寺房亦为机关所占,现仅存残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