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大埔城战斗旧址 相关信息共 7500
大埔民居
大埔民居
2023-11-08
大埔民居被誉为客家建筑大观园,每座建筑背后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在这里可以看到富商大贾、豪门家族不同的围屋建筑样式。例如县城龙岗村的大门乍一看是一座雄伟的门楼,细看楼门原来是镶在墙上的
大埔围
大埔
2023-03-11
增江街大埔围村位于广州市增城区增江街东部,面积约2.3平方公里,下辖6个自然村,9个经济合作社,户籍人口252户,共923人,中共党员39人,是增城革命老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0年被评为广州市文明示范村,2015年获广州名村称号,并被评为广东省文明村
北向店战斗旧址
北向店战斗旧址
2023-08-31
北向店战斗旧址,位于光山县北向店乡何小寨村。1947年12月14日凌晨,刘伯承率后方指挥所,中原局机关到北向店何小寨宿营。敌整编第十一师13000余人,抢先到达北向店,高庙山以南一带,敌我双方都于14日凌晨在北向店一带宿营
大埔忆子粄
大埔忆子粄
2023-11-12
大埔忆子粄:大埔忆子粄是广东省梅州市大浦县的特产。忆子粄为大埔风味小吃之一,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明末以后,大埔制作的忆子粄已驰誉埔境。产地逐渐向全县扩展。名点忆子粄都必被端给宾客品尝,深得海内外华侨的赞誉。近年来,经营忆子粄名点食品的老板,除继续在原产地经营
解放忠信镇战斗旧址
解放忠信镇战斗旧址
2023-06-19
解放忠信镇战斗旧址位于连平县忠信圩镇老街一带。1949年3月初,东二支主力三团由郑群亲自指挥,在高陂寨击溃国民党保一团两个连和连平县警队谢岳臣部之后,整个东江上游的形势发展很快。5月中旬,保十三团团长曾天节率部起义,使敌我双方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
大埔老鼠粄
大埔老鼠粄
2023-07-20
大埔老鼠粄:老鼠粄,源于大埔一带,相传在客家地区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因为两端尖,形似老鼠,客家人又惯称粉为粄,因此称之为老鼠粄。后来传至广州、台湾、马来西亚、香港等地区。【传统吃法】汤粉:老鼠粄煮熟之后装碗,撒上肉碎、葱花、胡椒粉、香菇丝、虾米等配料。炒粉:把各
解放福清战斗地旧址
解放福清战斗旧址
2023-06-04
解放福清战斗旧址主要有瑞云塔和利桥。瑞云塔位于福建省福清市融城镇利桥北岸,利桥位于福建省福清市龙山街道。1930年,中共福清党(团)支部成立,在瑞云塔开了一次支部会议,讨论吸收思想进步的青年加入组织。党团员也曾经¬在塔里秘密聚会
白云山战斗指挥所旧址
白云山战斗指挥所旧址
2023-08-13
泰和白云山战斗指挥所:座落在小龙镇白云山村。1931年3月,蒋介石纠集20万兵力,向我中央根据地发动第二次围剿。当时我军仅3万人,毛泽东同志力排左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干扰,主张集中兵力,先打弱敌
汲城旧址
旧址
2023-08-27
旧址位于汲县西南9.5公里孙杏村乡汲村,以原四周为界。周长4,522米,东长1,122米,南长900米,西长1,000米,北长1,500米。为后汉顺帝时县令崔瑗修筑。现存城墙长200米,高约5米。原门楼刻石东观东海尚保存完整。
南山与彭家山战斗红三军团指挥部旧址
南山与彭家山战斗红三军团指挥部旧址
2023-05-28
南山与彭家山战斗红三军团指挥部旧址位于金溪县。
大埔福山寺
大埔福山寺
2023-11-08
大埔福山寺旅游区位于大埔县城五虎山公园内,环境幽静,林木荫翳,公园内的福山寺为旅游区的中心,福山寺由大雄宝殿、祖师殿、文武阁等古今建筑物组成。大雄宝殿为福山寺正堂,两旁为钟鼓楼,鼓楼里的大鼓直径1.62米,是梅州市寺(庙)中鼓之最也
大埔文武阁
大埔文武阁
2023-06-22
大埔文武阁位于大埔县城五虎山麓穿龙窠口。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内祀文武帝及魁星。民国十四年(1925年)重修。阁身呈方形,砖石土木结构,高三层15米,底层通面宽12.8米、通进深12.75米。重檐歇山顶。屋脊置宝珠双龙戏珠。龙身长3米
大埔高陂瓷
大埔高陂瓷
2023-11-13
大埔高陂瓷:大埔高陂瓷:产地高陂镇。有青瓷、薄胎瓷、釉下青花、釉下五彩等。著名产品为豆青竹节茶具、豆青竹节笔筒及豆青竹节杯,釉色别为深浅,颇为素雅。薄胎瓷以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被称为白玉瓷,精巧玲珑,秀丽典雅。釉下青花瓷瓶及釉下五彩瓷瓶,色彩斑斓,
龙母战斗旧址(邓尾楼阁)
龙母战斗旧址(邓尾楼阁)
2023-06-19
龙母战斗旧址位于龙川县龙母镇双华村邓尾楼阁。老隆解放后,以老隆为中心的粤东北地区,除驻河源的196师外,国民党军及地方政权或起义,或被歼,或投降。唯有谢鸿恩、黄道仁的县武装300多人,龟缩在龙川北部山区,蓄谋与胡琏残部联合反击
攻打阳隆和战斗旧址
攻打阳隆和战斗旧址
2024-01-11
攻打阳隆和战斗旧址位于连平县三角镇阳江村。阳隆和是解放战争时期连平县三角地区最大的官僚地主集团,为首者欧阳达三。欧阳达三在阳江村建有三栋大新屋,后建的一栋四角楼屋,楼高墙厚,异常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