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大岕口吴宅 相关景点共 7500
广安华蓥山天然大盆景
广安华蓥山天然盆景
2023-09-17
广安华蓥山天然盆景简介华蓥山天然盆景旅游区位于广安华蓥市境内,离重庆100余公里、成都300余公里,广(安)渝(重庆)高速和成南广(成都、南充、广安)高速公路紧邻景区,交通十分便捷
石城大畲古村
石城畲古村
2023-08-14
石城县琴江镇的畲古村石城县在整合和挖掘莲乡文化特色的同时,把畲村打造集客家民俗园、农家游乐园、荷花观光园、美好家园四园合一的乡村旅游点。目前已投入各类建设资金3000多万元,完成了畲旅游新村、古戏台、物种园、荷花观赏园、莲文化馆、景观亭及旅游小品等建设
黎川洵口、资福桥、团村战斗旧址
黎川洵、资福桥、团村战斗旧址
2023-08-11
黎川洵、资福桥、团村战斗旧址:1933年9月下旬,蒋介石以50万兵力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围剿。红军总司令部在紧急布署作战方案之后,随即由篁竹街迁往德胜关,作战指挥部设在团村以东的华盖峰,主力部队则驻守在团村地区各个前沿山头,设下作战伏击圈,迎击敌人
西长街大石桥
西长街石桥
2023-07-17
西长街石桥位于连云港市灌云县伊山镇繁荣社区,东起东大街,西抵伊山北路有一条全长约270米的老街。此处位于县城中心繁华地段,因地处盐河西岸,水陆交通便利,商贾云集,此地保留了大量清代民居及老字号建筑。
邳州大墩子遗址
邳州墩子遗址
2023-07-16
墩子遗址位于江苏省邳州市四户镇竹园村东一里的高地上,方圆80余亩,高4.5米。1963年进行第一次发掘,共清理出墓葬四十四座,还有窑穴、窑等遗迹。1966年进行第二次发掘,又清理出三百座墓葬及居住遗迹等
曹家大庄鄂博
曹家庄鄂博
2023-10-06
曹家庄鄂博位于寺滩乡,时代为明代。2009年7月6日,曹家庄鄂博列入景泰县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鄂博四周10米。建设控制地带:鄂博四周100米,曹家庄鄂博,曹家庄鄂博简介,曹家庄鄂博白银市景泰县曹家庄鄂博旅游指南
疃庄大涝坝鄂博
疃庄涝坝鄂博
2023-10-06
疃庄涝坝鄂博位于寺滩乡,时代为明代。2009年7月6日,疃庄涝坝鄂博列入景泰县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鄂博四周10米。建设控制地带:鄂博四周100米,疃庄涝坝鄂博,疃庄涝坝鄂博简介,疃庄涝坝鄂博白银市景泰县疃庄涝坝鄂博旅游指南
大伊山石棺墓
伊山石棺墓
2023-07-17
伊山石棺墓位于连云港市灌云县伊山乡任庄村伊山东麓青风岭上。1981年发现时,遗址仅存西北角。现存遗址东西长70米、南北宽45米,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时代距今约6500年,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石棺墓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府原址
孙中山临时总统府原址
2023-11-03
孙中山临时总统府原址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一、二批1982年3月调整公布孙中山临时总统府原址1912年南京市长江路包括宣誓厅、办公室、起居室等总统府位于长江路292号。这座建筑规模宏大,清代时作为两江总督衙署。太平军定都南京时,在此修建天王府
大鹏协副将署遗址
鹏协副将署遗址
2023-05-24
鹏协副将署遗址,又称鹏协协台衙门遗址,位于龙岗区鹏所城内。鹏协副将又称鹏协协台,清从二品武官司,是鹏所城最高军事指挥官,管辖鹏所城对开海面至珠江口老万山包括香港岛、九龙、大屿山在内的400里海岸线海防安全,扼守珠江口左海路
曹氏大宗祠
曹氏宗祠
2023-06-24
曹氏宗祠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曹边村委会滘北村一巷6号。该祠又名南雄祖祠,始建于明。明崇祯九年(1636年)重建,光绪十七年(1891年)重修。深三进,穿斗式木结构,硬山顶建筑。占地486平方米,装饰古朴典雅
白沙郑氏大宗祠
白沙郑氏宗祠
2023-06-16
白沙郑氏宗祠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白沙社区四村村头,是白沙郑氏族人的始祖祠。始建于宋朝,明万历、清嘉庆年间重修,现保存清代建筑风格。坐东北向西南,三间三进二廊合院式布局,整个地形呈步步高升之势,面阔15.8米,进深36米,占地面积568.8平方米
大朱家村遗址
朱家村遗址
2023-08-16
时代:新石器时代位于山东省莒县店子乡朱家村西近岭的高台地上,朱家村河自东向西流经遗址南部。遗址南北250米,东西300米,土质为黄沙土,文化层深度1.2米。1964年发现,当时河水暴涨,靠河床处冲出部分器物,多为石铲、石斧、白陶规鬲、高柄杯、灰陶尊等
大济古驿道
济古驿道
2023-07-24
济古驿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明、清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位于庆元县城南门至大济村迎旨门街,全长2.5公里。路宽为0.7米至1米不等,大部分用长23厘米、宽7厘米、厚3.5厘米的小青砖侧砌路面。驿道上还建有三座路亭,为接官亭、上亭、下亭
大围古村
围古村
2023-06-18
灵溪围村,又名翰享村,位于灵溪河上游,约在清代早期由外省迁徙而来,现村内186户共1000人左右,绝大部分村民属黄姓。据村中族谱记载:因旧时匪贼横行,村民为能安居乐业,造福子孙,于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5年)11月起环村修建围墙,历时二年多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