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大嵩径摩崖石刻 相关景点共 7500
湛卢山中庵“巉岩古道”、“香岩”摩崖石刻
湛卢山中庵“巉岩古道”、“香岩”摩崖石刻
2023-11-16
湛卢山中庵巉岩古道、香岩摩崖石刻为松溪县文物保护单位。湛卢山中庵巉岩古道、香岩摩崖石刻位于松溪县茶平乡吴山头村,时代为宋代。湛卢山中庵巉岩古道、香岩摩崖石刻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吴山头村:吴山头村位于松溪县茶平乡的东部,在湛卢山脚下,距县城八公里
嵩山岩塔
山岩塔
2023-05-15
山岩塔地处冈上镇兴农村圆塘雷家的一个面积约600平方米的竹园内,四面均为翠竹,西侧约20米处是该竹园主人的住房。山岩塔原名普陀佛塔(该塔基下刻的山岩塔引已非常明确地言明塔名),但因当地群众见塔上多刻佛龛、佛名和,故习惯地称其为普陀佛塔
嵩阴风景区
阴风景区
2023-10-22
阴风景区位于中岳嵩山北麓,夹津口镇南部卧龙村,嵩山少室山峻极峰西则,距市区约20公里。因北魏孝文帝时京兆王元太兴埋葬于此而俗称为墓坡(今改名卧龙)。景区位于嵩山北坡,受山大断层的影响,峰南壁立千仞,峰北坡度舒缓
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
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
2024-01-12
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是古代连接关中与汉中的一条要道。因取道褒水、斜水两河谷,贯穿褒斜谷而得名。起自汉代褒中县(今陕西省汉中市与勉县交界处)褒口、经三交城、赤崖,溯褒水河而上,出斜谷至眉县,全程235千米
达蓬山摩崖石刻
达蓬山摩崖石刻
2023-10-19
佛迹洞摩崖题刻位于达蓬山磨坊岗南侧佛迹洞东壁,共三则,189字,宋隆兴二年武林钱竽、锦屏陈邦彦,淳熙九年县宰唐仲温,清康熙丙子年赐进士翰林院修撰秦宗游题刻。
嵩宁寺
宁寺
2023-08-31
宁寺原名寺,位于城南30公里处豆门乡张集村,是除西藏外国内唯一一所密宗门派佛家寺院,始建于隋唐年间,距今已一千多年历史。清康熙年间是宁寺发展的鼎盛时期,占地200余亩,殿堂楼阁200余间,僧众500余人。乾隆皇帝进香寺曾御笔亲书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匾额
兰津霁虹古渡摩崖石刻
兰津霁虹古渡摩崖石刻
2023-09-28
兰津霁虹古渡摩崖石刻2009年,此景观和文物将被小湾电站所蓄之水淹没。在兰津渡、霁虹桥西面的悬崖壁上,有一组规模宏大的石刻文字文物艺术,有题记19条、诗歌6首、对联1副、碑刻2匾,风格各异,是文学和书法的艺术珍品。
径山钟楼
山钟楼
2023-04-29
山钟楼位于山镇西北15公里的山顶大雄宝殿东南。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位于山万寿禅寺大雄殿东南阳峰西坡,通高12米,底层宽8.11米,进深8.14米。楼中心自下而上立有金柱4根,直径均为0.36米,柱距均为2.9米,成正方形,直上楼层顶部
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
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
2023-10-05
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列为国务院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总编号为第57号,现分别叙述于下:一、褒斜道在秦岭山脉中,有一条贯穿关中平原的汉中盆地的山谷,其南口曰褒,在今汉口区北25公里;北口曰斜,在眉县西南15公里,长凡235公里
太蓬山摩崖造像及石刻
太蓬山摩崖造像及石刻
2023-09-18
太蓬山摩崖石刻位于营山县太蓬乡,素有蜀北名山之誉,太蓬仙迹之称的太蓬山上。最早的唐代开镌于唐先天二年,即公元713年,最晚的为民国38年(1949年)。其中唐代8幅,五代1幅,宋代40余幅,元代2幅,明代5幅,清代8幅、民国2幅
南天寺石佛造像和摩崖石刻
南天寺石佛造像和摩崖石刻
2023-06-06
南天寺石佛造像和摩崖石刻石佛山,又名岱峰山,因为形似一头牛也叫做青牛山,位于晋江东石、安海之间,是晋江有名的风景名胜,山中的南天禅寺更是全国有名的佛教圣地。石佛山之名来源于山中的三尊石佛,南天禅寺更是因为这三尊石佛而名声在外
百丈飞涛泻漏天摩崖石刻
百丈飞涛泻漏天摩崖石刻
2024-01-15
百丈飞涛泻漏天摩崖石刻位于从化区温泉镇温泉居委天湖百丈飞泉瀑布顶,年代为民国,类别为石刻。当年中山大学校长邹鲁到天女池边游览,触景生情,摘苏轼诗句百丈飞涛泻漏天书于池边巨石上。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嵩溪徐氏宗祠
溪徐氏宗祠
2023-07-25
溪徐氏宗祠位于浦江县白马镇溪行政村溪自然村,时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溪徐氏宗祠为浦江县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溪徐氏宗祠,溪徐氏宗祠简介,溪徐氏宗祠金华市浦江县溪徐氏宗祠旅游指南
月径桥
2023-08-22
桥位于临清市先锋街道,年代为清。2013年10月10日,月桥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嵩阳森林公园
阳森林公园
2024-01-12
阳森林公园:1990年经国家林业部批准建立。位于索河镇,与汉川毗邻,距武汉市区30余公里,中有汉马公路贯穿,旁有索子长河环绕,水陆交通十分便利。辖区内阳寺与著名的归元寺有着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现有多处遗址遗迹、历史文物,人文掌故可圈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