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找到 大巩庄遗址 相关信息共 7500
小羊营烽火台遗址
小羊营烽火台遗址
2023-04-18
小羊营烽火台遗址位于会宁县郭城镇小羊营村南社东坪山山顶。为明代所修。该烽火台北接清凉山烽火台,南连河畔烽火台。对研究明代当地烽火线路具有重要价值。会宁县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中文名:小羊营烽火台遗址地理位置:位于甘肃省会宁县郭城镇小羊营村南社东坪山山顶
仝家崖遗址
仝家崖遗址
2023-04-17
仝家崖遗址·新石器时代·宝鸡市金台区长寿镇八里村四组。保护范围:东至金陵河西岸台地边沿,西至宝平路以东100米,南至景家崖,北至金台区与陈仓区界地。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四面外延20米。2003年,仝家崖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峡谷沉木遗址
峡谷沉木遗址
2023-03-28
峡谷沉木遗址,位于通化县石湖镇老岭村南部10公里处的十四道沟,距镇政府驻地公益村20公里。遗址处于山林之中,峡谷谷底有成垛的百年原木和散落在六、七公里河床上的大量原木,这些原木长度在三、四米之间,直径在50公分以上,有的直径甚至超过100公分
北庭故城遗址
北庭故城遗址
2023-02-27
北庭故城遗址位于新疆自治区吉木萨尔县以北约12公里的护堡子。故城遗址在当地俗称破城子,它是在唐代庭州城的基础上建立的,九世纪以后属于西州回鹘。十三世纪初隶属蒙古,宪宗时曾在此设置行尚书省。元在此设别失八里元帅府,当时仍是北疆的重镇
三国景点:博望坡遗址
三国景点:博望坡遗址
2023-08-27
三国景点:博望坡遗址:博望坡遗址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西南30公里处,北负伏牛山,南面隐山,西倚白河,为伏牛山延伸于此的漫岗,地势险要,为古襄汉隘道之通衢,素为兵家必争之地。现为博望镇内。先后为侯国,为县,为店,为驿,为镇。西汉时,外交家、探险家张骞,先后两次
白崖寨遗址
白崖寨遗址
2023-10-04
白崖寨遗址白崖寨遗址位于岚皋县晓道乡黄兴村西北约1公里的太平山侧峰,清代。寨址西高东低,平面呈不规则椭圆形,东西长径70米,南北短径4米,占地约280平方米。寨墙高为2米-4米不等,厚0.8米,块石垒砌而成,依山石走势而建
梅溪河战斗遗址
梅溪河战斗遗址
2023-09-22
梅溪河战斗遗址梅溪河战斗遗址位于良村镇梅溪河流途经的良村村与梅溪河村的交界处。梅溪河是习水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良村镇茶园的空房,由南至北,流经吼滩、良村、大安、狮子等地,于新场汇入习水河,河长20.4公里,流域面积102.7平方公里
西筑寺遗址
西筑寺遗址
2023-09-21
西筑寺遗址西筑寺遗址浪洞乡浪洞村东浪洞岩·清代面积920平方米。始建于明代。光绪年间重修。坐北向南。原有山门、两厢、正殿等,建筑面积660平方米。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现存高2米、宽0.45米石拱门1座及摩崖石刻4方、修建碑1通、西筑寺横匾1块
上化山石宕古道遗址
上化山石宕古道遗址
2023-05-17
上化山石宕古道遗址位于海曙区鄞江村周家自然村,古道无资料记载,据采石资料为明代,是一处上化山石宕开采石块后的运送道路,据说,当时石料需三十余人抬着重达上千公斤的大石,从宕口抬到山脚才能用木车运输
清坪堡遗址
清坪堡遗址
2023-04-18
清坪堡遗址位于陕西省靖边县高家沟乡南门沟村,年代是明代,陕西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老冕山营遗址
老冕山营遗址
2023-10-17
一、地名含义及来历2013年5月,喜德县老冕山营遗址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而得名老冕山营遗址。二、地理位置喜德县老冕山营遗址位于喜德县冕山镇瓦厂村辖区范围内。三、历史沿革冕山营遗址古称冕山关,又称桐槽站(驿)。明初为冕山堡,属宁番卫
下柏石陈大宗祠
下柏石陈宗祠
2023-10-18
宗祠年代:清坐西朝东偏南20度,总体布局为前后三进,并设有戏台、厢房、钟豉亭、茶亭等,占地约970平方米。前厅,面阔五间间两弄,进深六檩用四柱。戏台为四柱重檐攒尖顶,位于前厅与正厅之间,与正厅隔天井。天井两侧设钟豉亭
长教简氏大宗祠
长教简氏宗祠
2023-08-07
长教简氏宗祠年代:清座落地点:南靖县书洋镇坎下村简介:明宣德六年(1431)始建,清至民国多次重修。坐北向南,两进带两厢,悬山顶,主体建筑前辟泮池祠埕,后设龟背形抄手,总占地面积约2600平方米。石作构件和梁架斗拱,雕刻精美
大岭脚叶氏宗祠
岭脚叶氏宗祠
2023-07-24
叶氏宗祠(清咸丰七年):位于玉岩镇岭脚村。占地面积601平方米,坐西朝东。八字门墙,前有踏跺9级,踏跺两侧置旗杆石一对。五开间二进两厢房。该宗祠平面布局和梁架结构保持原貌,砖雕木雕艺术构件精细。保护范围:整幢建筑四周向外延伸2米为保护范围
良溪罗氏大宗祠
良溪罗氏宗祠
2023-06-28
良溪罗氏宗祠位于棠下镇良溪村。建于明代,罗氏后人为纪念南宋时从南雄珠玑巷迁至定居的先祖罗贵而建。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重建,乾隆、道光年间曾进行修缮,清咸丰十年(1860年)由罗天池主持重修,光绪年间又作修缮,至今保持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