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大昭寺唐蕃会盟碑 相关景点共 4000
唐枣树
枣树
2023-08-19
枣树位于无棣县城北10余里处的信阳乡李楼村南,树高7.6米,直径2米,树冠6.35米,主干结九瘿,穿七窍,乱枝交错,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据载,该树系公元621年所栽,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是迄今止发现最古老的枣树
唐代风动碑(大唐清河郡王纪功载政之颂碑)
唐代风动(大唐清河郡王纪功载政之颂
2023-05-12
大唐清河郡王纪功载政之颂,俗称风动,位于河北省正定县城解放街西侧,永泰二年(766年)刻立。该通高6米、宽2.5米、厚0.48米。额上刻有大唐清河郡王纪功载政之颂十二个大字。碑文刻有楷书29行,总计1398字,现存1007字
李将军碑
李将军
2023-04-19
李将军位于卓尼县卡东乡安布族村西边的台地上。现立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博物馆的碑亭内。用红色细纱岩雕成。身高4.95米,宽1.32米,厚0.5米。灵龟座(头残)高0.7米,宽1.32米,残长2.1米
节马碑
节马
2023-06-17
节马,原置于虎门寨关忠节祠内壁。是清同治元年(1860)重修此祠时,虎门水师提标中军参将郑耀样,右营游击赖建犹所立。料为黑云石,长1.5米,宽0.4米,厚0.023米。节马图文并茂,前段刻有一幅栩栩如生的节马图,后段是赞颂节写的《书马行》诗文
禅静寺造像碑
禅静寺造像
2023-08-26
禅静寺造像刻于北朝东魏时期的长葛市禅静寺造像(也称敬史君),距今有1473年的历史。碑文上承魏体之精华,下开楷之先河,被书法界公认是魏碑中的精品,是龙门二十品之外的品外之品。1973年,此拓片应邀赴日本展出,从此誉满天下
唐庄陵
庄陵
2023-10-02
庄陵位于陕西省三原县东北十五公里陵前镇柴家窑村东250米处,是敬宗李湛(809~827年)的陵墓,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李湛,穆宗李恒的长子,初封为鄂王,后徒封为景王,于元和四年(809)六月七日出生于东内大明宫之别殿
唐尧文化园
尧文化园
2023-07-02
尧文化园坐落在唐县城东北5公里处的高昌镇庆都山上,是一个靠山不进山,近城不进城,山水风光好,人文景观多的好去处。中文名:尧文化园地理位置:唐县城东北的高昌镇庆都山上来源:纪念中华民族始祖尧历史意义:上古五帝之一的尧少年成长的地方
唐胄墓
胄墓
2023-04-11
胄墓位于云龙镇陶宫山,该墓由胄及其两位夫人的三个墓穴组成。胄墓曾于2008年2月28遭到一盗窃团伙企图破坏、偷盗,其中位于中间的大夫人的墓穴的底部已经被挖了一个大坑,墓穴上方的砖石也被撬开了一个洞
唐玉门关
玉门关
2023-10-05
玉门关六朝、隋唐之际,中原通往西域的伊吾大道(今安西通哈密一道)畅通。玉门关由敦煌东迁至瓜州晋昌县境(今安西双塔堡一带)。这里截山横卧,山势险峻,碧水中流,形成天然隘口。东临绿州,西接荒漠,俨然铁关雄视。据有关专家考证,唐代玉门关就设在这里
沧县乾隆碑
沧县乾隆
2023-07-03
乾隆,位于沧县捷地回族自治乡捷地减河闸口北岸,乾隆分碑座、碑身、帽三层。碑身宽1.25米,高1.79米,厚0.30米。帽高1.12,宽1.10米,厚0.40米。清高宗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春,乾隆帝下江南时在此下船观看分水河闸,留下碑文
祥符碑
祥符
2023-03-18
大宋东岳天齐仁圣帝宋真宗于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所立,俗称祥符高8.2米,宽2.3米,阳刻文2319字,字径5厘米,由翰林学士晁迥撰文,翰林侍诏、朝散大夫尹熙古篆书碑额并书写碑文
太平观碑
太平观
2023-08-12
顶至底座通高4.07米,身高3.75米,宽1.25米,厚0.31米。
北周文王碑
北周文王
2023-11-06
高2.24米,宽1.25米。帽浮雕朱雀和4尊小佛像,碑额楷书阳刻:北周文王之
偃师造像碑
偃师造像
2023-03-23
偃师县造像,位于河南省偃师市,时代为北魏,2006年11月14日,偃师造像入选第一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仁达摩崖石刻
仁达摩崖石刻
2023-09-29
这座石崖造像的价值主要有0:一是从摩崖造像上的文字看,是赤德松赞立在大昭寺门前的会盟早,另外摩崖造像的文字中提出了完成藏汉友好大业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