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大水井古建筑群——见证李氏家族的兴衰故事 相关景点共 7500 条
新光古建筑群
2023-04-03
新光古建筑群位于浦江县虞宅乡新光村,年代为清。很多人把新光村称作江南的乔家大院,一来是因为始迁祖朱可宾是清朝的传奇婺商,二来是村中灵岩庄园气派恢弘。新光村始祖朱照北宋年间为婺州通判,退休后定居浦江县城西街
荆坪村古建筑群
2023-06-16
荆坪村古建筑群位于湖南省怀化市中方县中方镇舞水河西岸,分别是:潘氏祠、潘贞周墓(宋代,荆坪一世祖)、唐代古井、节孝坊、文昌阁(乾隆帝师潘士权的藏书楼)、关圣殿、五通神庙、古驿道、伏波宫
中坑王氏大宗祠
2023-06-17
中坑王氏大宗祠位于东莞市石排镇中坑村。是石排目前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宗祠之一。虽然历经五百多年,但这座古老的岭南建筑,并没有因为年代的久远而呈老态龙钟之势,它们依然耸立在中坑后辈们的面前,在尘世的风雨中,将一番似水流年娓娓道来
矬李文化遗址
2023-11-09
矬李文化遗址位于洛南古城乡矬李村北的台地上,是一处距今三千至五千年前的先民村落遗址。经发掘清理出有水渠、水井、窖穴、烧灶和墓葬,也出土了不少石器、玉器、骨器、蚌器以及大量的陶器,分别隶属于仰韶文化,河南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矬李文化可分为五期
窦庄古建筑群
2023-07-09
窦庄古建筑群窦庄古建筑群(第六批国保)时代:明至清地址:沁水县嘉峰镇窦庄村窦庄古村落,西依榼山,三面环水,风景秀美,人文荟萃,民风淳朴,文化积淀深厚。于崇祯二年(1629年)历时九年告成。现存古建筑面积约40000平方米,80%的古建筑保存完好
吴氏陵园
2023-10-03
吴氏陵园安吴堡吴氏家族系清代全国著名盐商。吴周氏是慈禧太后义女,一品诰命夫人。吴氏陵园是著名的吴氏庄园的有机组成部分。园内柏树林立,石马、石碑、石坊尽显一代古墓的庄严与气势。安吴堡吴氏家族系清代全国著名盐商。吴周氏是慈禧太后义女,一品诰命夫人
南村周氏大宗祠
2023-04-10
南村周氏大宗祠位于白云区太和镇南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02年7月,被公布为第六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东侧相邻建筑西墙线,南至相邻建筑北墙线。西从文物本体外延5米,北从文物本体外延5米
题壁堂古建筑群
2023-11-09
题壁堂古建筑群位于济南市历下区泉城路街道。年代为清。2013年,题壁堂古建筑群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题壁堂是升阳观的一部分。升阳观位于济南老城区寿康楼街路南,总建筑群占地3750平方米,初建于清代康熙十八年(1679年)
棠阴古建筑群
2023-08-10
棠阴古建筑群,位于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棠阴镇宜水河畔,距离宜黄县城14千米。中文名:棠阴古建筑群地理位置: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著名景点:八府君祠、迎恩塔、承恩坊所处时代:明清保护级别: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编号:Ⅲ-341
屏山二村黄氏大宗祠
2023-04-09
屏山二村黄氏大宗祠位于番禺区石壁街道屏山二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相邻东侧建筑边线,北至旧墙基北侧相邻建筑边线,南从建筑边线外延5米,西至玉树大街现状路西边线
下沙张氏大宗祠
2023-11-07
下沙张氏大宗祠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黄埔街下沙社区下沙大街23号。始建于清咸丰三年(1853),民国期间和2003年重修。坐北朝南,三间两进,总面阔13.05米,总进深38.69米,分布总面积504.90平方米硬山顶,人字峰火山墙,灰塑龙船脊。雕花封檐板
顺溪古建筑群
2023-11-19
顺溪古建筑群位于浙江省平阳县。顺溪古建筑群为大型合院式民居建筑。陈迢岩大屋坐西北朝东南,由主院及东西院落组成,主院沿中轴线依次列台门、门厅、正厅、后厅(已圮),两侧分列厢房,总占地面积约605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210平方米
李开先墓
2023-08-21
李开先墓位于章丘区埠村街道办事处东鹅庄村南。保护范围:以李开先墓现围墙为界,分别向外10米所围合的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同保护范围。李开先墓,墓地南北长约80米,东西宽约50米。墓前神道现存石坊一座,刻有雪蓑书联:漫漫长夜何时旦,瑟瑟高松不记年。横额为:李氏先茔
兰溪瑶寨古建筑群
2023-06-14
兰溪瑶寨古建筑群位于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兰溪瑶族乡的兰溪村,所在村落是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作为第九批省保单位,本古建筑群现存较多明清时期古建筑,类型有民居、祠堂、戏楼、守夜屋、门亭、风雨桥、石质寨墙。现存有湖南面积最大的祠堂壁画,另有古碑刻百余方
五雷山古建筑群
2023-06-13
【五雷山古建筑群】位于慈利县城15公里五雷山上。五雷山号称南武当,古人赞为南楚名山推第一。曾为道教昌盛之地。金顶真武祠为临近数县中最负盛名的庙祠,始建于元,明、清扩建。五雷山古建筑群分为内八家,外七家,依山势修建在长达1公里的山脊上,建筑面积约850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