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大王庄镇 相关特产共 4229
梁庄状馍
状馍
2023-10-12
状馍:梁状馍,产于内黄县梁,是用精制面粉擀成面片,将瘦肉、大葱等用调料拌成馅夹在中间,在煎盘上煎烤、油烙而成。其中,尤以梁状馍较为出名。梁状馍,始于乾隆年间。相传乾隆年间,有一书生中了头名状元,梁好友为庆贺其金榜题名,在御宴上把自家制的面饼呈上
北辛庄鸭梨
北辛鸭梨
2023-08-06
北辛鸭梨:马于位于晋州市东南12公里处,全镇辖北辛村等25个行政村,总面积58.11平方公里,耕地65535亩,总人口41923人。马于农业生产以鸭梨、葡萄、优质商品猪三大特色产业为主,是河北省商品粮基地、优质麦基地、瘦肉猪繁殖基地和鸭梨出口基地。作为
郑庄挂面
挂面
2023-08-02
挂面:郑挂面是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的特产。郑村以圣姑牌手工挂面为特色。选用优质小麦,天然无任何添加剂,纯手工,是名副其实的绿色食品,已成为郑村的品牌产品,并带动全村向绿色产业发展。郑庄主要是明代永乐二年(一四O四年)从山西迁来的移民。他们原来就有制作贡
上庄姜
2023-10-15
姜:上姜对外也称清化姜,是怀庆三辣之一,具有块大、丝细、色黄、味鲜、产量高、易储藏等特点,且既有食用价值又有药用价值。历史上,人们就制作出糖晒伏姜、糖腌姜片用来医治胃寒病。1993年,以上生姜为原料生产的姜参蜜宝饮品荣获首届中国保健品博览会金奖。上
万里镇蔬菜
万里蔬菜
2023-06-13
万里蔬菜:万里有多年的种菜历史,棚室设施蔬菜是万里一大农业支柱产业。万里设施蔬菜复播面积达3万亩,露地菜面积0.5万亩,年产蔬菜30万吨,有西辛、张大、代刘庄三个蔬菜批发市场,年成交额达3亿元。绿苑科技示范园区作为万里的一个农业品牌,引领和带动着全镇
接庄蔬菜
蔬菜
2023-09-29
蔬菜:接蔬菜济宁市接无公害蔬菜基地总面积1533.3公顷,种植蔬菜品种60多种,品种优良化达到100%,蔬菜总产量每年可达9万吨,其主要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天津等大中城市,出口日本、韩国、俄罗斯及东南亚地区,产品销售额达到3.2亿元。
丰庄杨镰
杨镰
2023-07-03
杨镰:丰杨镰全称丰杨氏青钢镰,是沙河站村杨顺兴创制。杨顺兴系清朝道光年间人,原藉江苏省溧水县。据杨氏墓碑记载:清道光年间,因南方不靖避乱至东原丰家庄。杨氏善锻造术,来到丰家庄,仍以打铁为业。因北方多种植小麦、高梁,收割需用镰刀,故其锻造又以制作镰
罗庄陶瓷
陶瓷
2023-10-06
陶瓷:陶瓷系列主要有江泉牌日用陶瓷,银凤日用瓷,华星骨质瓷系列产品,特点小、巧、便于携带,如:花瓶、茶壶、水杯、餐具等。地点:罗陶瓷建筑商城地址:罗罗四路南段
苏庄炊粉
炊粉
2023-06-26
炊粉:苏是开化县的一个,与江西交界,这里的人喜欢用米粉拌上肉类或蔬菜蒸熟而食,谓之炊粉,又称蒸菜。苏人用苏炊粉招待客人,逢年过节、造屋做寿、红白喜事也都要做炊粉。蒸好的炊粉,色香味俱全,既保存了蔬菜和肉原有的风味,营养丰富,又特别香辣,味道好,让人
张庄香椿
香椿
2023-10-06
香椿:张香椿又称红香椿,素有黄金蔬菜之称,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种植历史。张地处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东南部,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9℃,年平均无霜期225天,降水量750毫米,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春秋凉爽,夏季多雨。淄河、孝妇河、范阳河纵贯
朗庄面塑
面塑
2023-09-30
面塑:相传面塑起源于战国时期,当时群雄割据,战火四起,遍地狼烟。尤其野狼经常朗面出没伤人,人们为拯救人类,用面塑老虎镇宅驱狼消灾。后被延续为吉祥信物,流传至今。冠县朗面塑,构思独特,造型朴实,取材广泛,成品通过商贩远销省内外。《中国画报》曾做专门介绍。
牛庄馅饼
馅饼
2023-06-18
馅饼:海城市牛志佳速冻食品厂主要研发、生产、经营速冻牛馅饼系列食品,产品分大、中、小三个型号,十多个种类。该厂经过多年的研究探讨,萃取牛馅饼烙制技术的精华,并加以改进,应用科学合理的配料、营养方法,选用精制的面粉、鲜肉、时令鲜蔬菜、多种调料,按规定重
庄河山牛蒡
河山牛蒡
2023-08-17
河山牛蒡:河山牛蒡庄河在70年代初期就引进种植山牛蒡,是我国最早引进种植山牛蒡的地区之一。庄河的土壤多为棕壤土和油沙土,非常适合山牛蒡的生长,现在种植面积已达10000亩。河山牛蒡凭借独特的香气、脆甜的口味、丰富的营养走俏东南亚市场,风靡日本和台湾、韩国
前庄酥梨
酥梨
2023-06-14
酥梨:前村位于榆社县河峪乡西南部,属丘陵地区,该地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雨量适中,昼夜温差大,有效积温高,为优质酥梨的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前种植酥梨已有50多年历史,优质酥梨面积大约有1000多亩。金蜜牌极品酥梨以其果形端正,洁白透黄,皮薄肉细
潘庄红薯
红薯
2023-10-13
红薯:项城市的潘村是1000多人的行政村,人均耕地不足1亩,但潘却是周口有名的农作物良种培育基地,年产值超过千万元,其中脱毒红薯闻名全国。近年来,该村联合农业、科技部门研发试种农作物良种,脱毒红薯是最成功的一个.该村还把脱毒红薯的种植作为农民增收的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