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大理剑川沙溪古镇攻略篇 相关特产共 915 条
火烧馍
2023-11-30
火烧馍:火烧馍火烧馍是剑门人的特有面食。因它耐防霉变,即使夏天炎热,也可存放七、八天或十天以上,不发霉,不变味。用途主二:一是,剑门过去有名的职业背二哥,凡出外背脚,要带的盘缠干粮,就是火烧馍;其二是男女婚嫁,女方结婚行礼回门三天满,正式到婆家,女方家避烧火烧
大理石工艺品
2023-12-23
大理苍山十九峰,峰峰皆有所藏,品种多、花色美、质地佳,颇为著名。由于这里盛产这种优良石材,年代久远,远传各地,便被人们冠以大理的地名,雅称为大理石。大理石又名础石、榆石、文石、醒洒石、开竺石,一般分为采花石、云灰石、向石、
白族生皮
2023-12-17
白族生皮:生皮是大理白族人民传统的待客名菜,是大理的一道特色菜。吃生皮的习俗,相传始于南诏时期,因为口感鲜嫩、滑爽,且味美甘甜、营养丰富,并且没有半点腥味,千百年来,至今深受人们喜爱,是当地白族群众最喜爱的民间菜肴。凡是有白族人聚居的地方,一定有人吃生皮。在大
羽毛贡扇
2023-08-27
羽毛贡扇:羽毛贡扇古镇淳溪,地处固城、丹阳、石臼三湖怀抱之中。湖中芦苇丛生,湖滩遍布,是水禽生长、繁殖最佳的栖身之地。古时候,湖中雁鹅、鸬鹚、獐鸡等水禽处处皆是,飞起时遮天蔽日,落下时盖地一片。这些水禽的羽毛色彩鲜艳,十分华丽,是制作羽扇的最佳原料。早在180
洱源梅子
2023-12-23
洱源梅子:洱源梅子植物学家最早发现的两个野生梅变种——刺梅和曲梗梅的标本是1887年和1888年在云南省大理大坪子采集的。大理洱源县气候适中,是全州水果基地之一,具有种植各种名、特、优、稀经济果林的传统,素有林果之乡的美誉,是大理州水果出产地之一。在出产众多林
扎染布
2023-12-22
扎染布:扎染布是大理白族特有的一种民间工艺产品,古称绞缬,大理叫它疙瘩花布、疙瘩花。扎染,古称杂花布,又叫绞缬染,是民间古老的手工印染工艺,起源于一千多年前的中原地区,如今主要保存在大理市周城和巍山县城、大仓、庙街等地制作。位于蝴蝶泉边的周城镇,是一个白族较大
白族土八碗
2023-12-17
白族土八碗:白族土八碗是大理白族传统宴席上一套典型的菜谱,有煮、炒、蒸、炸、煎、腌多种菜肴,色泽鲜艳,是大理经典宴席名菜。八大碗是白族传统饮食文化的集中体现,是白族人民经过千百年的长期实践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待客食谱,土八碗由八道热菜组成:添加红粬米的红肉炖;挂
弥渡卷蹄
2023-12-17
弥渡卷蹄:卷蹄是大理特色菜,为大理白族人民的传统美食,素以色鲜味美、食法多样、易于贮存深受各族人民喜爱,其中尤以弥渡县一带所制最为有名,故又称弥渡卷蹄。弥渡卷蹄是以新鲜猪腿为主料,胡椒粉、草果粉、八角粉、茴香粉、红米、白酒、食盐等为配料,先腌后煮,精制而成,可
漾濞腌生
2023-12-22
漾濞腌生:漾濞腌生采用猪排、猪下水配以雪山清酒腌制而成,色、香、味皆美,在大理三月街民族节展销会上,深受消费者喜爱,并荣获大理州地方产品金花奖。漾濞卤腐──采用漾濞地方工艺卤制,色、香、味皆美,是上好的清青食品,在大理三月街民族节展销会上,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翠梅酸辣鱼
2023-12-22
翠梅酸辣鱼:翠梅酸辣鱼是云南大理的特色菜。在大理守着洱海吃鱼,可谓得天独厚。雪山融雪汇成了洱海之水,如此水质又滋养了分外鲜嫩的洱海鱼。当乘鲜采摘的酸梅翠色犹在,一道以青梅入味,以辣椒为主料的翠梅酸辣鱼就新鲜出炉了。果酸调和了鱼腥,更好的保持了鱼肉的口感和营养,
剔骨鸭
2023-12-10
剔骨鸭出产于贵州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镇遵义敖溪镇,剔骨鸭,满足市民口味,挑选美味鸭肉作为地方特色佳肴,鲜香味美,适宜滋补。葱姜蒜辣椒爆炒出香,将原材料倒入煸炒,少许豆瓣酱,鸡精、料酒、白砂糖、盐少许,生抽、用干锅的
合什手工面
2023-07-07
宜宾县合什镇地处长江源头风景优美的越溪河畔,这是一个曾是驿站的古镇,但令这里声名大震的是一种民间绝技:合什手工面。它在1986年曾获得世
白族喜洲粑粑
2023-12-23
白族喜洲粑粑:大理喜洲粑粑又名破酥,是一种色、香、味均佳的麦面烤饼,是大理城乡的一种风味小吃,以喜洲白族传统粑粑最为有名小麦粉是喜洲粑粑的主要原料,发面相当讲究,要加适量土碱,揉透,再用精油分层,撒上葱花、花椒、食盐为咸味;加火腿、肉丁、油渣、红糖包心为甜味。
喜洲耙耙
2023-12-22
喜洲耙耙:大理喜洲粑粑又名破酥,是一种色、香、味均佳的麦面烤饼,是大理城乡的一种风味小吃,以喜洲白族传统粑粑最为有名。小麦粉是喜洲粑粑的主要原料,发面相当讲究,要加适量上碱,揉透,再用精油分层,撒上葱花、花椒、食盐为咸味;加火腿、肉丁、油渣、红糖包心为甜味。做
鹤庆吹肝
2023-12-17
鹤庆吹肝:吹肝是大理鹤庆传统菜肴,每年一入冬,在鹤庆,几乎每个家庭主妇都会做,家家户户都要腌制这传统美味。吹肝是滇西北各民族(白族,彝族,纳西族等)常采用的猪肝做法,而大理鹤庆人则将新鲜猪肝用插入的麦竿儿吹胀到最大,然后撤掉麦竿儿,将胀大的猪肝用蒸笼蒸熟,放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