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大理古城丽江古城玉龙雪山西双版纳石林蝴蝶泉泸沽湖以上地方的门票是多少 相关特产共 7500 条
路南挑花
2023-12-21
挑花是刺绣的一种,以挑花装饰挎包、衣物、头巾等是大理白族和路南撒尼人的服饰特色,它具有民间产品的夸张的色彩美。路南挑花主要产品有背包、桌布、窗帘、服饰等。挑花手法多样,有单面挑、双面挑;有素色挑,
鲅鱼
2023-10-11
蓝点马鲛的俗称还有燕鱼、板鲅、竹鲛、尖头马加、青箭等。鲅鱼体长而侧扁,体色银亮,背具暗色条纹或黑蓝斑点,口大,吻尖突,牙齿锋利,游泳迅速,性情凶猛,一般体长260—520毫米,大者可达1米以上、重20千克以上,分布于北太
桃花菌
2023-11-01
因其颜色鲜黄,菌体大(通常每个可达二两,特大的可达半斤以上)又叫黄菌或大黄菌。主要出产于寨前、流源、四都、大塘、新坊等乡的马尾松林中。其他各乡也有少量生长,但远不及以上五个乡多。桃花菌煮熟后不破不烂,色泽鲜黄剔透,看一眼
郭庄长茄
2023-10-05
郭庄长茄:郭庄长茄博山区北博山镇气候湿润、昼夜温差大,是博山区的越夏菜生产基地,其中该镇生产的郭庄长茄是淄博市名牌蔬菜之一。现在博山区每年种植面积可达万亩以上,产量在10万吨以上,运销上海、北京、济南等大中城市。郭庄长茄是北博山镇郭庄村窦秀芳、丁慎阶夫妇经过长
剑川羊乳饼
2023-12-23
剑川羊乳饼:凡到过云南大理剑川一带做客的人,都能品尝到当地的民间特产羊乳饼。羊乳饼又叫奶豆腐,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是营养丰富且味美鲜香的高级滋补品,剑川一带农家常常作为上等美味佳肴款待宾客,或者当作礼品赠送亲朋好友。羊乳用羊奶作原料,制作方法大体是先用纱布将鲜
九龙牦牛
2023-12-09
九龙牦牛:九龙牦牛主要产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九龙县及南部康定县南部的沙德区,中心产区位于九龙县境内九龙河西之大雪山东西两侧的斜卡和洪坝。凉山州的木里、盐源、冕宁以及雅安地区的石棉等县的高山草场上均有分布。1994年产区约有15万头。九龙牦牛是中国横断高山型
清水岩煎饺
2023-09-26
四都镇既有风景秀丽,美丽动人的抱子石、东岭石林,还有深不可测的清水岩溶洞。清水岩溶洞又名神清洞,过去洞口有一处观音寺,寺内香火鼎盛时有僧客几十人。这寺内流传下来的一种煎制素饺很有名
东巴蜡染
2023-12-23
东巴蜡染:东巴蜡染是在贵州苗族蜡染、大理白族蜡染的工艺基础上,以纳西族东巴书画作品为文化内涵的新的印染工艺品。它以棉布、丝绸、金丝绒等为载体,用一种特制的蜡刀蘸熔蜡绘东巴字画于布,利用植物染料浸染,然后沸水煮去蜡即成。在制作中,工艺师们利用蜡冷冻后产生冰纹的特
白族酸辣鱼
2023-12-23
白族酸辣鱼:有高原明珠之称的大理洱海,不仅风光秀丽,而且鱼种资源十分丰富。白族自古以来喜爱食鱼,对鱼的吃法和烹调技术很有特色,酸辣鱼便是其中的一种。酸辣鱼的制作方法是:把活鱼去鳃和内脏,待锅里的油沸后,把鱼放火锅内,加入水,放入葱、姜、干辣椒面、食盐、滴入适量
祥云天马豆腐
2023-12-22
祥云天马豆腐:祥云天马豆腐是大理的祥云的风味小吃。据说是汉代的淮南王刘安创制了豆腐,此后流入民间。豆腐入馔,真是进得帝王堂前宴,入得寻常百姓家,是最具广泛性和影响性的中华食品,数千年来佳誉备享。天马豆腐缘何也小有名气呢?为此,我走访了几位豆腐坊的老人,他们说,
白族扎染
2023-12-22
白族扎染:扎染布是白族特有的工艺产品,在大理城乡随处可见它的踪影。扎染不仅代表着一种传统,而且已成为一种时尚。当旅游者从当地把扎染天南海北地带到全国各地甚至国外时,它从远古时期走来的脚步仿佛与当代步伐连接到了一起,叫人不能不格外惊叹于它所具有的与众不同的魅力。
宾川红提葡萄
2023-12-22
宾川红提葡萄:云南省大理宾川县是南部有名的红提种植基地,由于阳光充足,水源丰富,宾川县是红提葡萄最早上市的国内基地。宾川县葡萄种植面积达9万多亩,挂果面积达6万多亩,其中我县种植的优势葡萄产品——红提,以于1992年开始种植,栽培管理技术先进,是全国红提最早上
红原牦牛奶
2023-12-04
红原牦牛奶:红原牦牛奶是四川省阿坝州红原县的特产。红原牦牛奶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乳糖、维生素等。其乳汁的营养价值高于黑白花牛及其它牛种。红原牦牛生长在美丽的红原大草原。红原,这片古老的土地,拥有逶迤的雪山,无垠的草原。红原儿女们世世代代以无穷的智慧和惊人的毅
错高藏香猪
2023-07-11
错高藏香猪:西藏自治区工布江达县错高镇错高村位于西藏林芝巴松措湖东北端,背倚雄奇陡峻的雪山,面临温润如碧的巴松措湖水。藏香猪是错高村所在的林芝地区的特产,因放养在山林之中,常年食用丰富的野生植物和藏药材,所以体型娇小,营养价值高,而且肉质鲜美,不油腻,市场上广
云木香
2023-12-24
云木香:菊科多年生高大草本植物云木香的干燥根。原称木香,因历史上从广州进口,故称广木香。1935年,云南鹤庆商人张相臣从原产地印度获得木香种子,寄给居住在云南的侄子栽于丽江鲁甸,后逐步发展,销售到广州,称新木香。因色泽棕黄,根条均匀,不枯心,味浓,油性足,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