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大簸腻中越界线告示摩崖石刻 相关信息共 7500
龙龛岩摩崖石刻
龙龛岩摩崖石刻
2023-06-28
龙龛(kān)岩摩崖石刻位于广东省罗定市苹塘镇谈礼村榃阳龙龛岩洞室内的石壁上。是广东现存年代早的摩崖石刻,也是岭南最早的有绝对年代的石刻。作者陈集原,唐朝岭南泷州人,官为冠军大将军行左豹韬卫将军、上柱国、颖川郡开国公,世为岭表酋长,又以孝友著名
九峰摩崖石刻
九峰摩崖石刻
2023-06-04
九峰摩崖石刻位于晋安区九峰山九峰寺后,共有四段石刻,均为楷书,其中有两段清代儒商魏杰的题刻。魏杰诗刻为南向,楷书,纵9行,字径10厘米。文:山号弥尼存,九峰环侍似儿孙。朝朝相见历相识,喜地欢天只不言。一十年前到此间,樵火毁名山。而今八十颓然老,笑看佛又还
东寨摩崖石刻
东寨摩崖石刻
2023-07-06
东寨摩崖石刻,位于宁武县东寨镇东寨村楼子山雷鸣寺西的岩壁上。宋元祐六年(1091)造。石刻为长方形,长约1.1米,宽约0.8米,上有重修雷道禅寺元祐六年秋七月口巳和修造人张徹庵等字样。碑文记载宋代军政各位官员游汾河源头,酒酣奏乐的情景,并记述了同游人员
大东岩摩崖石刻
大东岩摩崖石刻
2023-06-21
大东岩摩崖石刻位于梅州市梅江区东郊乡东岩寺(俗称大东岩)岩洞前端岩壁上。石刻石釜灵响4字,横书,字体笔划圆润,结构严谨,每字约0.30米见方,为宋代辅佐司马光实现元祐之治、累立殊勋的蓝奎青年时在此读书时凿刻。岩左有石,击之有声,人称石鼓
风吹岭摩崖石刻
风吹岭摩崖石刻
2023-06-23
风吹岭摩崖石刻位于饶平县柘林镇之东约1.5公里的风吹岭,岭高面海,一年四季,风声飒飒,故名曰风吹岭。站在岭顶往东眺望,沧海万顷,水天浩渺,闽粤的高峰岛屿如泥牛入海,甚为壮观
仙公山摩崖石刻
仙公山摩崖石刻
2023-06-06
仙公山摩崖石刻年代:宋~清座落地点:泉州市洛江区马甲镇仙公山简介:现存宋以来摩崖题刻十八方,有王十朋、朱熹、陈玉辉、张瑞图、陈玠等人的题刻,其中以张瑞图《禅鸡塚碑》碑刻最为珍贵。是研究南方宋、明、清书法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
燕子岩摩崖石刻
燕子岩摩崖石刻
2023-09-17
真静书岩又称燕子摩崖石刻,是武胜八景之一,位于武胜县真静乡书岩村,距武胜县城约25公里。武胜县真静乡书岩村临河环岩的书岩始建于南宋,长210米,高3至6米,有从唐至清的书法名家篆、隶、楷、行、草各体10余幅、小字600余个,各种体自有风格,刻工精湛细腻
喇嘛诺拉圣地志摩崖石刻
喇嘛诺拉圣地志摩崖石刻
2023-03-24
喇嘛诺拉圣地志摩崖石刻位于杂多县扎青乡地青村,年代为民国,类别为古遗址。2018年7月13日,喇嘛诺拉圣地志摩崖石刻列入杂多县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喇嘛诺拉圣地志摩崖石刻,喇嘛诺拉圣地志摩崖石刻简介,喇嘛诺拉圣地志摩崖石刻玉树州杂多县喇嘛诺拉圣地志摩崖石刻
腻脚酒
脚酒
2023-12-19
脚酒:脚酒产于丘北县脚村,因地得名。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郑家继刘家(贵州人)开办酒坊,至嘉庆年间酿酒兴盛。湖广总督,辛亥革命陆军上将黎天才(彝族),1922年回乡省亲时,喝了脚酒说吾戍马一生,喝过不少好酒,相比之下,脚酒堪称佳酿,不辱彝乡矣
中越人民友谊公园
中越人民友谊公园
2023-09-02
中越人民友谊公园位于广西省防城港下辖东兴市西南侧,中越界河北仑河旁。1958年为纪念中越两园人民在解放斗争中用鲜血凝成的友谊而建,故名中越人民友谊公园。中越友谊公园总面积260亩。萋萋草木顺着低矮的坡冈错落地生长着
九星岩摩崖石刻
九星岩摩崖石刻
2023-06-28
九星岩摩崖石刻位于云浮市云城镇九星岩内。洞内原有明清石刻100题,现仅存40多题。石刻有篆、隶、楷、草体;大部分是诗刻,也有题名、题字、纪事等石刻,主要记述当地风俗景物及有关历史人物、事件
中越铁路大桥
中越铁路大桥
2023-09-26
中越铁路大桥中越铁路大桥位于河口县城南侧,横跨南溪河,大桥全长76米。大桥中间为中越国界,北段中方管辖,南段越方管辖。大桥中间为窄轨铁道,道床两侧为汽车行驶。地址:红河州河口县城南侧
天台摩崖石刻
天台摩崖石刻
2023-07-29
九华山天台古摩崖石刻群二十余处,分布于海拔600~1340余米天台沿线的山崖石壁上。九华山天台古摩崖石刻群二十余处,分布于海拔600~1340余米天台沿线的山崖石壁上,分布在长约5公里的天台沿线石板道路旁。凿刻时间跨明、清、民国三个时代
九鲤湖摩崖石刻
九鲤湖摩崖石刻
2023-08-02
九鲤湖摩崖石刻位于仙游钟山镇院前村九鲤湖风景区,年代为宋至民国。简介:现存摩崖石刻41方,分为景迹题刻、游览题咏、登临记事等类别。其中有宋代陈谠、吴迁、陈显谟、赵希孟、丘铎,元代施田,明代林有恒、郑纪和民国严家淦等人题刻
老江坡摩崖石刻
老江坡摩崖石刻
2023-05-02
摩崖石刻横跨杉阳镇岩硐村与保山市平坡之间的澜沧江上,是世界上最早的铁索桥之一,原为铁索吊桥,两端有一亭和两座关楼,今仅有桥墩和数根铁链残存,1983年被列为云南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