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大黑山北庄遗址 相关信息共 7500
大梭峡谷
梭峡谷
2023-09-05
景区位于象州县妙皇乡境内,距县城约26公里。景区境内峰峦延绵叠翠、森林履盖浓郁、峡谷清幽宁谧、泉溪百折千曲、众潭清澈碧绿、银瀑飞泻壮观、空气清新凉爽、花香沁人肺腑、鸟声宛转悠扬
八里沟大瀑布
八里沟瀑布
2023-08-27
八里沟景区位于河南省新乡市西北50公里处,隶属于新乡南太行旅游度假区,总面积42平方公里,属典型的南太行风光,是国家级4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自然猕猴保护区、河南省著名风景区、河南省十佳景区
大九湖
九湖
2023-02-27
高山平原又名九湖坪,位于川鄂交界处。面积3万多亩,海拔1700米,南北长约15公里,东西宽约3公里,被称为神农江南。九湖坪四周高山环绕,最高峰2800米,形成一道天然屏障。在东西有九个大山梁,梁上森林密布,气势雄伟。山梁间九条小溪犹如九条玉带从云雾中飘舞下来
古城大水车
古城水车
2023-04-27
•丽江古城的象征,到此一游照的必拍之地。景点介绍大水车位于丽江古城口,是丽江古城的象征,一进古城门口即可看到。水车共有两个,有人说是子母水车,也有人说是情人水车,每个游玩丽江古城的人,几乎都会在这里留下合影
大落水村在哪里 大落水村有什么好玩的
落水村在哪里 落水村有什么好玩的
2024-03-20
落水村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境内,是一个古朴静谧的村落,这个村庄分为上落水和下落水两个部分。村内遍布摩梭人的木楞房,散发着浓郁的民俗风情,这些房子结实耐用,冬暖夏凉。
余家岗遗址
余家岗遗址
2023-06-08
余家岗遗址位于安陆市洑水镇洑水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平面近正方形,边长约600米,面积约36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3米。采集有石斧、石锛及陶片,陶质以夹砂为主,细泥次之;陶色以灰陶为主,黑陶次之;纹饰有弦纹、附加堆纹等;器形有鼎、盆、杯、纺轮等
西花园遗址
西花园遗址
2023-06-08
西花园遗址位于随州市淅河镇蒋家寨村西花园西,新石器时代遗址。面积约1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3米。1983年发掘,发现灰坑、房址、瓮棺葬等。房址居住面一般以红烧土铺垫,再涂抹白灰而成。瓮棺葬一般以两罐、一鼎一罐、一鼎两瓮三种组合横置相套而成
一洞天遗址
一洞天遗址
2023-09-07
一洞天遗址一洞天遗址,位于英家镇英家街东牛王爷山南麓,为石灰岩洞穴,洞口东南向,距山脚地面约7米,洞口宽10余米,高3米,洞深50余米,分内外两进,文化堆积层主要在外洞,呈灰褐色,胶结坚硬,经普查,及堆集层发掘有螺蚌壳、兽骨、烧土、石器、陶片等遗物
东石寺遗址
东石寺遗址
2023-08-28
东石寺遗址位于武陟县城北2公里的东石寺村西200米处。遗址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约800米。现存面积约50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16米。断崖上到处可见袋形和圆形灰坑,并发现有瓮棺葬。采集到石斧、石铲、石锛、石球、石环等石器,骨锥、骨簪等骨器,蚌镰、蚌刀等蚌器
同盟山遗址
同盟山遗址
2023-08-27
同盟山遗址该山(坛)为昔年周武王率师伐纣,在商郊牧野举行战前誓师的盟台,史料记载为诸侯兵捧土封之,即《尚书·牧誓》所载的牧誓之所,也是武王军举行牧野大战现存于地表的唯一物证。其文化层丰富,考为龙山文化至商周文化遗址,属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口瓷窑遗址
山口瓷窑遗址
2023-08-13
在孤江河畔的潭头村山口村小组的东南侧,有一处较大的陶瓷遗址,据史料记载,早在元代这里的先民用智慧和烈焰铸就了陶瓷之乡,这里的瓷具温润如玉,素有江西陶瓷之父之美称,当地一直流传这么一句古谚:先有山口窑,后有吉州瓷,再有景德镇。山口瓷窑遗址位于山口村南侧
小茨遗址
小茨遗址
2023-04-19
小茨遗址位于永靖县盐锅峡镇小茨村东南1公里。面积约15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2米,暴露有灰坑。采集有泥质红陶和橙黄陶片,彩陶纹样主要有平行线纹、弧线三角纹,器形有小口尖底瓶和罐、盆、钵、壶等。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马家窑类型的文化内涵有重要价值。
大波那遗址
大波那遗址
2023-04-15
祥云大波那遗址,云南青铜文化遗址之一。亦称祥云大波那木郭铜棺墓葬。地点在今祥云县云南驿大波那。1963年发现。形状为一座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内有长条形巨木叠组的郭室,内置两面坡房屋状铜棺,由7块铜板组成,用4块构成房屋的四壁,上盖两块人字形坡面屋顶
碾子塘遗址
碾子塘遗址
2023-10-09
碾子塘遗址位于华池县怀安乡碾子沟门村东北500米。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面积约7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米,暴露有灰坑、陶窑和居址。采集有泥质红陶细绳纹喇叭口束腰尖底瓶、素面敛口罐等。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分布和内涵有重要价值。
邓襄寨遗址
邓襄寨遗址
2023-08-30
邓襄遗址位于邓襄寨。遗址包含伏牛山文化和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遗存。1959年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