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天庆寺旧址 相关景点共 7500
中国通商银行宁波分行旧址
中国通商银行宁波分行旧址
2023-03-24
中国通商银行宁波分行旧址座落于江北区中马街道外滩社区外马路37号,地处宁波三江口,座西朝东,建筑面积约为2000平方米。现存建筑始建于1930年,由宁波旅沪人士叶澄衷、严信厚、朱葆三等人发起,德国西门子公司设计,该大楼即作为中国通商银行宁波分行的行址
福清党团混合支部诞生地旧址
福清党团混合支部诞生地旧址
2024-01-15
福清党团混合支部诞生地旧址位于福清市东张镇玉井街玉井庙。1930年秋,中共福建省委派福清籍党员谢廷清回福清开展党的工作。谢廷清回福清后以明义中学教员身份为掩护,积极联络同志,与何希銮及其领导的各团小组接上关系
赣西南苏维埃政府和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旧址
赣西南苏维埃政府和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旧址
2023-11-14
赣西南苏维埃政府和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旧址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江西省吉安县文陂乡陂头万寿宫。
万福寺遗址(名僧塔林)
万福遗址(名僧塔林)
2023-05-19
万福遗址,今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卫岗街道钟山风景名胜区小茅峰,中山陵宝顶东北侧,藏经楼西北侧,中马腰东南侧,永慕庐西侧。该寺原有山门、三茅殿、观音殿及吴帝殿,寺院旁边还设有名僧塔林
五台山北台顶灵应寺
五台山北台顶灵应
2023-07-06
五台山北台顶灵应,位于五台县台怀镇阳坡道村妙德庵自然村北约3300米。坐北朝南,东西长69.78米,南北宽99.57米,占地面积6948平方米。据明《清凉山志》载,建于隋开皇元年(581)。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重建。现建筑均为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重建
太河崖头寺大殿
太河崖头大殿
2023-07-05
太河崖头大殿,位于忻府区庄磨镇太河村中。坐北向南,东西12米,南北8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大殿为明正德五年(1510)重修,面宽三间,进深四椽,五檩无廊式构架,悬山顶。殿前存石碑3通
通江川陕省工农总医院旧址
通江川陕省工农总医院旧址
2023-09-19
通江川陕省工农总医院旧址(1处2点)(通江县)1932年12月18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由通江县两河口入川,迅速建立了以通江为首府的川陕革命根据地,成立了苏维埃政府
湘江战役灌阳新圩阻击战旧址
湘江战役灌阳新圩阻击战旧址
2023-04-30
湘江战役灌阳新圩阻击战旧址,位于桂林市灌阳县,是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中央宣传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发布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的公告中,血战湘江·突破包围精品线路中的景点之一。
水口山工人骨干会议旧址(水泵房)
水口山工人骨干会议旧址(水泵房)
2023-06-11
水口山工人骨干会议旧址(水泵房)始建于民国初期,土木结构,双屋面,歇山顶,土砖墙体,十字木梁架,50年代后开辟用来作为新华书店,提供给矿区工人学习知识。1922年夏,毛泽东到水口山考察工人现状,在此召开工人骨干会议
大嶝海峡之声前线广播电台旧址
大嶝海峡之声前线广播电台旧址
2023-06-05
大嶝海峡之声前线广播电台旧址位于厦门市翔安区大嶝街道阳塘社区,年代为1976年。简介:1976年建。由入口处的海峡之声广播电台空压机房、总长210米的战地坑道,以及出口处的军事广播大喇叭组成,总建筑面积552.3平方米
烟台东海关码头验货房旧址
烟台东海关码头验货房旧址
2023-08-14
烟台东海关码头验货房旧址编号:编号44845051时代:1866年地址:烟台市芝罘区向阳街道海关街、东太平湾南侧保护内容:保护范围内的所有建筑、构筑物、碑刻、古树名木及其他各类文化遗存。保护
中共永定区委旧址金砂公学
中共永定区委旧址金砂公学
2023-08-05
中共永定区委旧址金砂公学位于龙岩市永定区金砂乡原金砂中学校园内,年代为1927年。简介: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坐东向西,占地880平方米,高两层,敞开式走廊,南侧设一楼梯,悬山顶。楼前为雨坪,围墙及半圆形拱门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审计委员会旧址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审计委员会旧址
2023-04-04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审计委员会旧址暨全国审计系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瑞金沙洲坝红井景区内。20世纪30年代,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建立统一的政治制度和军事制度的同时,也建立起统一的财政管理制度和审计制度
剑溪中国工农红军新编独立第三师师部旧址
剑溪中国工农红军新编独立第三师师部旧址
2023-08-13
剑溪中国工农红军新编独立第三师师部旧址位于寻乌县吉潭镇剑溪村,年代为1932年,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顺荡村大慈寺火葬墓群
顺荡村大慈火葬墓群
2023-05-02
顺荡村大慈火葬墓群顺荡村大慈火葬墓群位于云龙县白石乡顺荡村南大慈东侧,总面积1.5万平方米。现存火葬墓近千冢,梵文经幢二座,完好的梵文碑71块,残碑20多块,碑除一块明成化二年(1466年)铭文为汉字外,余均为梵文经咒;经幢为四方形三重檐,顶作圆形宝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