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太平军康王部指挥部旧址荣禄第 相关景点共 7500
罗家堡红九军团指挥部旧址
罗家堡红九军团指挥部旧址
2023-08-10
罗家堡红九军团指挥部旧址(含世科第民居、罗知县别墅)位于广昌县甘竹镇罗家村罗家村,清同治十年建筑,为广东清远县知县罗玉珊所建。座北朝南,封火山墙,占地面积600平方米。门楣石匾刻世科第三字,意为世世代代都能中科举,石匾周边刻人物故事图案
巴山游击队指挥部旧址
巴山游击队指挥部旧址
2023-09-20
巴山游击队纪念馆巴山游击队纪念馆位于南江县桃园镇北七公里铁炉坝村,2003年12月被巴中市人民0公布为近现代重要史迹类文物保护单位,是光雾山重要的旅游景点。巴山游击队是红四方面军西渡嘉陵江前组建的一支留守川陕革0据地的正规武装力量
礼陂红五军指挥部驻地旧址
礼陂红五军指挥部驻地旧址
2023-08-10
红五军指挥部驻地旧址位于礼陂镇岔路口村新屋下村小组,建筑座北朝南偏东4°,建于清代。该民居的屋外墙的泥壁上写着许多红军标语,标语第四次反围剿,苏维埃设立农村学校,农民不要钱有书读和当品抵押品无代价退还贫苦工农等内容
大洋嶂阻击战指挥部遗址
大洋嶂阻击战指挥部遗址
2023-04-04
大洋嶂阻击战指挥部遗址位于泰宁县杉城镇际头村杨梅垇自然村。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期间的1934年3月24日,盘踞在泰宁县城的国民党东路军10纵队4、89师移师北上,与占据江西黎川的北路军3纵队的两个师会合后,向中央苏区的战略要地建宁发起进攻
王坪西北保卫局旧址
坪西北保卫局旧址
2023-05-31
坪西北保卫局旧址,时代:1935年,地址:延安市甘泉县石门镇坪行政村。
渡江战役中线指挥部旧址
渡江战役中线指挥部旧址
2023-10-15
位于枞阳县城的陈氏宗祠内。宗祠为前、中、后三进的清代建筑。1978年,枞阳县文物管理所按照原貌将宗祠修葺一新。
独山暴动指挥部旧址
独山暴动指挥部旧址
2023-07-28
独山暴动,又称六霍起义,1929年11月7日发生于安徽省六安市,是继黄麻起义、商南起义之后的一次规模更大的农民武装起义,它为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立下了鼎足之功。一九二九年十一月,正当中共六安中心县委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八·七会议精神
平阳暴动指挥部旧址
平阳暴动指挥部旧址
2023-11-19
1928年1月,省委特派员郑馨到温州传达八七会议精神后,中共永嘉、瑞安、平阳县委相继建立。从此,浙南地区农民运动迅速发展,一些地方开始组建区级党组织和成立农民赤卫队。同年6月,永嘉、瑞安、平阳等县组织召开党的负责人联席会议,决定举行永、瑞、平三县联合
闽中支队第4与第6中队及大洋游击队驻地旧址
闽中支队4与6中队及大洋游击队驻地旧址
2023-06-04
闽中支队4与6中队及大洋游击队驻地旧址洋尾寨位于永泰县大洋镇大展村卞湖自然村。洋尾寨(含旧寨和新寨),地处永泰与闽清交界,是未通公路前大洋往盘谷、红星和闽清的必经之路
红军闽南独立第3团成立旧址
红军闽南独立3团成立旧址
2023-08-07
中国工农红军闽南独立3团成立旧址位于漳州市漳浦县绥安镇马坑村新厝顶自然村。旧址原为该村陈氏祠堂,称三世总宪祠堂,占地面积360平方米,格局为一厅两房两厢两进式院落,但因年久失修坍塌,现仅存残垣。1932年4月20日,中央红军东路军攻占漳州
太平军前军指挥所—三界庙
太平军前军指挥所—三界庙
2023-09-05
太平军前军指挥所—三界庙级别:省级时代:1851年地址:位于桂平市金田镇新圩的中心街口保护范围:以庙(含附属建筑)四周外墙基线外延5米为保护范围。保护范围:建控地带:以保护范围为基线外延25米为建设控制地带公布文件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文件(33)?会文
武平贵三县农军指挥部旧址—盘龙新屋
武平贵三县农军指挥部旧址—盘龙新屋
2023-09-05
武平贵三县农军指挥部旧址—盘龙新屋级别:县级时代:1927年地址:位于桂平市金田镇安众村盘龙屯内。桂平、平南、武宣三县农军暴动指挥部旧址位于广西桂平市金田镇安众村。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中共广西地委为贯彻广东区委的批示,作出了5月起义的决定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
侵华日军七三一部队旧址
2023-02-21
侵华日军731部队罪证遗址位于哈尔滨市平房区,占地面积610万平方米,二战期间,日本法西斯在这里建立了一支世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细菌战部队,这里同德国纳粹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并称为世界两大灭绝人寰的杀人魔窟
王顺兴信局旧址
顺兴信局旧址
2023-06-06
顺兴信局旧址位于泉州市,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红三军团指挥部
红三军团指挥部
2023-04-30
红三军团指挥部该址位于灌阳县水车乡滨家桥村,为该村远岗公字九如的私宅,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分上下两座,内设天井和厢房,砖木结构,饰小青瓦并配有勾头瓦当,外墙饰马头墙,前门外八字形装饰,两边墙体均书写九如堂三字,座北朝南,总面积289.9平方米,现保存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