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娘子关景区好玩吗 娘子关是怎样得名的 长城著名的三道关卡之一 相关特产共 7500 条
银柴胡
2023-07-31
银柴胡:银柴胡,以干躁根入药,性甘,味寒,有清热功能,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小儿疳积发热诸症,是乌鸡白凤丸等中成药不可缺少的原料之一。银柴胡是宁夏地道药材,历来行销全国各地宁夏所产银柴胡质量优良,素以皮细、色浅黄、条粗壮、分枝少等特点受到各地欢迎。主要分布在
长街泥螺
2023-09-05
长街泥螺:长街泥螺长街主产的泥螺亦很著名,长街泥螺肉质脆嫩不含泥筋(肠泥),个体肥大,味鲜美,民间多腌吃,腌制泥螺,以五月抱黄泥螺和八月桂花泥螺为佳。腌制办法是:洗净用盐加草木灰渍死,再洗净涎水灰分,腌制5天后,沥出腌卤煮沸,冷却澄清后复用,加少量食盐,复制1
辑里湖丝
2023-08-30
辑里湖丝:辑里湖丝,又名辑里丝,因产于南浔镇辑里村而得名,自元末成村便产湖丝。据史料记载,清康熙时织造的九件皇袍,就是指名选取辑里丝作经线制成的。1851年,上海商人徐荣村用湖州南浔辑里村产的生丝参加在英国伦敦举办的首届世博会,并一举夺得金、银大奖。
淮安银鱼
2023-08-25
淮安银鱼:银鱼俗称面糊鱼、面鱼;然而银鱼又称脍残鱼,却是鲜为人知的了。因为它细而如脍而得名。食银鱼,当是新鲜的最好,刚起水的银鱼漂净,氽入开水打上几只鸡蛋,撒上几撮用油煎过的葱花,再滴上几滴烧酒,青白黄间于一色。鲜而不腥,滑而不腻,可谓清腴可口,能和鲈鱼相媲美
武功大蒜
2023-12-26
武功大蒜:武功大蒜建国前,境内种有生产蒜苗或早蒜苔的当地豁蒜及蔡家坡紫皮豁蒜,以自食为主,零星种植,一年一料。建国后,由于坚持以粮为纲的政策,大蒜种植仍不多。主要产区有薛固、普集街、长宁、北营、大庄、小村等乡(镇),二道塬也趋于发展,上塬各乡(镇)亦有零星小块
忠信盐酥花生
2023-11-14
忠信盐酥花生:忠信盐酥花生制作精湛,香酥甜三味具齐,食之可口,产品远销湖南、江西、港澳等地。
武陵山珍
2023-11-26
武陵山珍:武陵山珍:到黔江不可不带走的特产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黔江地处武陵山脉腹地。智慧的黔江人通过采集、捡拾、捕捞,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存法则延续了上千年。武陵山脉绵延至黔江区石会镇,塑造了著名的武陵仙山。这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生长着大脚菌、羊肚菌
常熟红木雕刻
2023-08-29
常熟红木雕刻:被誉为红木之乡的常熟,红木雕刻历史悠久,著名的雕刻技艺师众多,有明故宫建筑设计师蔡思诚,有以雕刻苏东坡游赤壁图核舟而闻名于世的王毅,有精于剔漆的杨士谦、顾思云。如今,常熟有红木雕刻厂100多家,从业人员近万人。
鹿谷冻顶乌龙茶
2023-07-14
鹿谷冻顶乌龙茶:著名的鹿谷冻顶乌龙茶,产于南投县鹿谷乡麒麟潭东北侧之冻顶山。冻顶山海拔743公尺,终年云雾笼罩,年均温为摄氏25度,极适茶树的生长,且其土质属高塑性黄色土壤,含带湿气及石灰质,加以当地地形开阔、日照充足,如此理想的自然环境,自然造就了品质优越的
尼西木碗
2023-07-09
尼西木碗:迪庆州上桥头村民小组因生产木碗而久负盛名,这里的木碗制作历史可以追溯到200多年前。据说,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著名的木碗工匠,引来许多外地人到这里拜师学艺。如今,这项传统的制作工艺被上桥头村民传承下来,并成为村里很多农户的致富产业。随着香格里拉旅游产
松峰绿茶
2023-10-22
松峰绿茶:茶叶的栽培与加工,在蒲圻已有着悠久的历史。骏驰名中外的松峰绿茶,因主产于蒲圻羊楼洞的松峰山而得名。被誉为松峰茶王的松峰山上两株近达丈高的古亲本,至今枝叶繁茂,清香沁人。松峰绿茶其风格独特,色泽翠绿,香气清高,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均齐,外形紧结匀整,
蛤蚧炖全鸡
2023-11-25
采用一号三黄仔鸡,一对蛤蚧,配上桂元肉和作料,几片火煺点缀其间,然后用沙纸贴盖瓷钵口缝,上笼旺火炖2小时即成。具有醇香浓郁、润肺止咳、壮阳补肾功能。(桂林)原料:主料:三
襄阳蒸菜宴
2023-10-25
襄阳蒸菜宴:湖北襄樊本地有很多特色菜,如:清蒸搓头鳊(襄阳搓头鳊)、武当猴头、鱼皮元宝、蜜枣汁羊肉、桂花韭黄等;特色宴席,如:三蒸九扣席、民间洋粉席、五福六寿席、襄阳鱼宴、三黄鸡宴等;特色小吃,如:襄樊黄酒、襄阳大头菜、樊城拔刀、陶记金刚酥、清汤、牛油面、牛杂
盐津茶叶
2023-12-21
盐津茶叶:盐津茶叶是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的特产。盐津茶叶素来以汤色好、味色正而闻名遐迩。盐津县早在60年代初就被列为全国107个重点产茶县之一。茉莉花、毛尖、毛峰、十里香及苦丁茶已载入《中国名特优新产品精选》一书。目前,全县有茶园7.1万亩,大小精、粗制茶厂60
鲜肉麻球
2023-12-08
鲜肉麻球:鲜肉麻球是合肥特色小吃之一,以糯米面团包猪肉馅,油炸而成。颜色棕黄,外圆内空,晃动有声,食之外酥内嫩,香鲜中口。合肥市的传统名品,早在1997年就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合肥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评为合肥五大传统名小吃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