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婺源古代民俗博物馆 婺源民间民俗展览馆 相关特产共 1921 条
中国蚕桑丝织技艺
2023-09-06
中国蚕桑丝织技艺: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阿布扎比审议并批准了浙江省(杭州市、嘉兴市、湖州市、中国丝绸博物馆)、江苏省(苏州市)、四川省联合申报的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包括栽
哈士蟆
2023-08-17
蛤士蟆肉质细嫩,味美鲜香,可烹制成绝美的佳肴,为我国古代有名的八珍之一。哈士蟆形如青蛙,
浆盐菜
2023-07-18
浆盐菜属发酵型干菜系列,轻巧、耐存储,便于携带,在古代是行旅途中最方便的菜肴。古时城步苗民去广西挑盐,来回要一两
磨坪贡茶
2023-07-18
磨坪贡茶因产于南漳县李庙镇磨坪寺村而得名,史称磨坪茶,也称磨坪寺茶,俗称磨坪寺贡茶,如今通称磨坪贡茶(注册商标),历史悠久,品质超群,古代就以味芳美而著称,备受封建朝廷的青睐。磨坪贡茶系列产品现已获得国家级多项大奖,名
鲖蒜
2023-06-28
鲖蒜:鲖蒜盛产于临泉县鲖城集西头火星街一带,古代鲖城又一贡品。鲖蒜九叶,又名九叶云香草。紫红皮、小四瓣,蒜头呈扁圆状,似狗牙。捣碎后汤如米汁,味道鲜美,辛辣十足,营养价值也颇高。鲖蒜蒜汁可以连兑三次水而辛辣依旧,享有鲖城蒜辣掉蛋,两口子难吃一头半之美誉。鲖蒜还
泡儿油糕
2024-01-03
泡儿油糕:泡儿油糕是敦煌宾馆根据民间传统方法创出的一种风味食品,因其色泽黄亮,表面膨松如轻纱,结有密密麻麻的珍珠小泡,故而得名,泡儿油糕是从唐代见风俏演变而来,最初流行在宫廷、宫邸的宴席上,由于制作厨师寥寥无几,街市上很难见到。制作时用大油和水烫面。在整个烫面
西米丸子
2023-12-31
西米丸子:西米丸子西米丸子最早是在民间宴席中的一种特色风味小吃。采用优质糯米粉加入适量的淀粉制成小面团,酿入红豆沙馅、裹上西米上笼蒸熟。既可凉吃、也可热食,食用时醮上蜂蜜味道更加可口。因它香甜味美,颇得食者好评,现在它登上了大雅之堂和星级酒店,是人人都比较喜欢
鸡丝凉卷粉
2023-12-21
鸡丝凉卷粉:卷粉是流行于云南民间大众的米类制品。采用粳米淘洗干净,浸泡数小时后带水磨成浆,放入特制的蒸屉摊薄蒸熟,晾凉后取出卷成筒状,食时用刀切成块,放入碗中待用鸡丝凉卷粉软糯、滑爽,咸鲜带酸甜微麻辣,久吃不腻,味隽美且长久。此小吃多于夏季流行。(昆明)
紫米八宝饭
2023-12-17
民间喜在年节喜庆时做成八宝饭食用。味香微甜,粘而不腻,补血益气,暖脾胃,适应于胃寒痛,消渴,夜多小便等症,以之配草药可治跌打刀伤。紫米有特殊芳香,色紫
烂腌菜汁蒸豆腐
2023-12-16
烂腌菜汁蒸豆腐:烂腌菜汁蒸豆腐是马鞍山一道特色农家风味菜,冬菜薹腌制一至二年后,自然发酵而腐烂成汁,菜汁似臭实香,风味奇特,且极富人体必须的十余种氨基酸,中医常以此治疗多种疾病,民间则用其汁与嫩豆腐上加些许辣椒,淋上香油一起蒸。其特点的闻着臭,吃起来香,餐桌有
擂茶糍粑
2023-12-10
系黔西一位苗族草医开方治病而传民间,逐步演变而成。其制作是以火麻籽炒熟擂细,放入锅内加水搅拌滤去皮壳,放适量食盐葱花,便成擂茶。将油炸粑放入擂茶中浸泡而食之,脆软
小市羊汤
2023-12-04
羊汤作为辽东地区一种满族食膳,民间考证起源于明清时代,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久而久之形成羊汤美食文化。小市羊汤以山羊的骨、肉、内脏放入土灶大锅里炖煮数小时,至汤汁呈乳白色时,将锅内的汤汁、肉及切
高炉烧饼
2023-11-30
成熟后外酥里嫩,可单食,但河南民间多视丰俭,或夹食牛羊肉,最适合配的汤有胡辣汤、面条
蕉叶糍
2023-11-21
蕉叶糍:蕉叶糍民间风味小食。将糯米淘净,浸泡后磨成米浆,装入布袋,压干水分。将洗净烫软的芭蕉叶剪成六寸左右的方块,涂生油以防粘连,将干米浆用蕉叶包好煮熟。名曰蕉叶糍。喜吃甜的,将糖煮成浓糖浆,加适量猪油,与干米浆搓匀,拌以白糖、芝麻、碎花生仁为馅,包成长条形,
大笼板
2023-11-13
大笼板:大笼板北方人称年糕,客家人称甜板,大笼板是惠州民间对之的特称。由于过年多用之祭神、祭祖、祭灶君,所以被视作是过年的祭祀食品。大笼板在用料上和北方的年糕稍不同,而和客家的甜板相近,均是以糯米粉为主料。视需要加入红糖、冰片糖、白糖或沙糖,又视软硬程度加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