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宁江龙华寺风景区 相关景点共 6276
岳池凤山公园
岳池凤山公园
2023-09-17
公园根据民国初年的和溪公园旧址,利用翔凤山东侧手扳崖、金石岩一带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加以修整,于1983年建风景区,占地面积100亩。公园内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曲径通幽。位于半山腰的地下龙洞长约300余米,穿越翔凤山,幽深清凉
大竹林森林公园
大竹林森林公园
2023-09-15
纳溪森林公园是省级森林公园,位于泸州市纳溪区大渡境内,毗邻景色优美的凤凰湖风景区,位于长江南岸距泸州市仅31公里,景区面积360余亩。她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户外活动资源,因其有成片的楠竹而原名为大竹林工区,90年后政府利用这一自然条件,开发森林旅游业
甲蕃古城
甲蕃古城
2023-09-13
甲蕃藏语意为王,甲蕃古城王者之城,位于九寨沟著名的风景区甘海子,炎、黄二帝均系此出,美丽的甘海子是华夏子孙寻根问祖的圣地;据历史记载与考证,大唐时期,吐蕃王松赞干布与大唐激战于松潘,后演绎出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的传奇故事
龙华庵古庙
龙华庵古庙
2023-09-11
位于府城东南的那央潭谢湖风景区,距市区11公里,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现保存有古钟、古庵堂、泰国佛像、古碑、古代火山民居等文物古迹,西侧还有海南王氏始祖——宋代兵部侍郎、大学士王居正的墓园及祠堂,周边还有150余亩的莲塘,景致十分优美
归德沟
归德沟
2023-09-09
归德沟内主要有四景一泉,即古长城烽火台景区、古岩画群保护区、钻洞沟自然风景区、沙窑田园景区、芨芨滩山水泉。这些景和泉形成了一条亮丽的风景线,是贺兰山的一大美景奇观
敦煌山庄露营地
敦煌山庄露营地
2023-09-08
敦煌山庄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坐落于闻名中外的敦煌市南郊一著名风景区鸣沙山下。山庄的建筑糅合了历史传统、当地实际环境和现代设备而定案,山庄的建筑群无论在设计及选料方面,均尊重古代庄院建筑,如汉唐古建筑大屋顶及长廊,与晚唐及明清的家俬
潮江风窟
潮江风窟
2023-09-07
潮江风窟在樟木林乡潮村荔潭对面公路边的一座石山脚下,有一石洞。四季有风自洞内吹出,当地村民称之为风窟。风窟的洞口向东,分外洞和内洞。外洞较宽,可坐10余人,进入2米便是只容一人匍匐而入的内洞口。风窟的风,冬暖夏凉,天气愈热风愈凉,天气愈冷风愈暖,可谓一绝
洄澜桥
洄澜桥
2023-08-12
第13修《万载田下郭氏族谱》载:吾邑踞龙江之曲,一水贯城,由南浦汇于学前,下经城堰而达蜀
族湖亭
族湖亭
2023-08-09
相传西湖中的深潭,楚负刍时(公元前225年),东南一带水患不断,睢浩奏请祭祀神。楚王准奏,并特遣礼官制以金箕玉斗、马牛白羊至湖边致祭,但无济于事。当地一老翁告诉礼官:若祭当就湖之祖,礼官忙问:祖在何处?老翁回答:干越西湖口。于是礼官又携带礼品至湖口作亭致祭
毛家宕毛坯石雕
毛家宕毛坯石雕
2023-05-17
毛家宕毛坯石雕位于海曙区鄞镇光溪村毛家自然村上化山东侧,约成于北宋末时期,原埋藏于毛家宕及其东和东北带的山宕宕渣内,被发现后集至现址安放。这批毛胚石雕中,放置于最北侧的武将像雕刻最完整,仅人物下部未完工,全像高2.84米,肩宽0.47米
古卧床桥
古卧床桥
2023-10-19
慈溪东部,快船由东而西,在古镇掌起与古窑浦交汇处,有一座石梁桥横卧水面。此桥长11米,桥面由四条石梁铺筑而成,宽2.5米许,桥身已经风雨剥蚀,苔藓斑驳,桥坡石级也有几处裂痕,桥梁和望柱护板,有苍绿的藤蔓攀援,显得古朴雅致。这就是因南宋名儒黄震得名的古卧床桥
张家祠堂正厅
张家祠堂正厅
2023-05-20
张家祠堂,建于明代中期,位于句容市后白镇芦村,为明代南京云南道御史张绅所建,作为张姓祖祠。张绅祖籍河北清河县,系汉留侯张良后人的一支,西晋司空张华为奸人所害,其孙张舆避难江左,于永嘉元年渡江,咸康四年卜筑戴亭(现句容边城镇戴村),为句容张姓一世祖
沙路炮台旧址
沙路炮台旧址
2023-04-28
沙路炮台位于番禺区化龙镇沙亭村北约坊兵岗,由沙亭村北约坊的马腰岗和兵岗上的数座炮台组成,北与黄埔长洲岛隔相望,是珠江航道上的重镇与隘口。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珠江古炮台遗产廊道景观,沙路炮台见证着中国社会转型的风云变幻,这对于研究近代军事战略科学有着重要的价值
白沙新坡永奋永襄厝
白沙新坡永奋永襄厝
2023-06-05
白沙新坡永奋永襄厝氏古厝(永奋永襄厝)位于闽侯白沙镇新坡村西北,始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总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建筑群前后共五进,各进西侧均建有一列花厅,白沙新坡永奋永襄厝,白沙新坡永奋永襄厝简介,白沙新坡永奋永襄厝福州市闽侯县白沙新坡永奋永襄厝旅游
鹰潭瀑布
鹰潭瀑布
2023-09-06
潭中一座石山拔而起,顶端一怪石俨然一把鹰嘴临江悬壁伸出,一座天然巨鹰便栩栩如生屹立潭中顿守鹏化山小坳水口,并由它演绎着不平凡的神话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