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安州区博物馆 相关特产共 1794
安州豆腐乳
豆腐乳
2023-07-06
豆腐乳:豆腐乳制作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为我国特有的发酵制品之一。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5世纪魏代古籍中,就有腐乳生产工艺的记载,到了明代我国就大量加工腐乳,而今腐乳已成长为具现代化工艺的发酵食品。红腐乳从选料、到成品要经过近三十道工艺,从豆子选
安州油茶
油茶
2023-07-06
油茶:油茶是川西北地区特有的汉族名小吃,属于川菜系,常被人们作为早餐之首选。传统的制作方法需要将大米先磨米粉,普通的大米就可以,然后用水调开,放开水里煮成稀稠合适的米浆,将米浆制成米糊糊,加上馓子、酥黄豆或花生、大头菜碎,再加上盐、花椒面、辣椒油、味精
安州米粉
米粉
2023-07-06
米粉:米粉,中国特色小吃,以大米为原料,经浸泡、蒸煮和压条等工序制成的条状、丝状米制品。米粉质地柔韧,富有弹性,水煮不糊汤,干炒不易断,配以各种菜码或汤料进行汤煮或干炒,爽滑入味,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利州辣椒
辣椒
2023-11-30
辣椒:利辣椒是四川广元利的特产。广元市利辣椒年总产值超过1亿元,辣椒种植农户亩均增收350元以上,辣椒成为利种植业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利于2013年通过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受农业部委托)验收获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辣椒)标准化生产基地。目前,
利州杜仲
杜仲
2023-07-06
杜仲:利杜仲是利特产,人工栽培杜仲历史悠久。利杜仲资源丰富、品质优良,所产杜仲皮和叶里有药用价值极高,1998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全国名特优经济林杜仲之乡。近年来,利因地制宜,放大特色产业,以瓶颈为导向锐意改革,积极探索利杜仲产业新机制有效
顺安酥糖
酥糖
2023-12-02
酥糖:顺酥糖又称为铜陵酥糖,因产于安徽省义的顺镇而得名,是安徽顺地方名点,始制于唐代末年。顺酥糖始制于唐代末年,已有一千多年历史,采用的是优质面粉、白糖、黑芝麻等,配上适量的桂花、青梅、金桔饼等精制而成。其特点是松柔甜润、成条不散,是铜陵地区的
利州香菇
香菇
2023-11-30
香菇:利香菇是四川省广元市利的特产。利香菇柄短,菌盖圆整肥厚,卷边大,裂纹深,花纹自然,菌褶整齐,开伞度≤7,灰白色。利香菇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利充分挖掘和利用该区特有的地理人文优势资源,树立利香菇优势品牌,在切实保护知识产权同时,相关产业
利州大葱
大葱
2023-07-06
大葱:利大葱是利特色农产品,有多年种植历史。利生地理气候环境优良,所产大葱植株高大,一群体长势好,整齐度高、抗病、抗寒、抗倒状,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高产地块亩产10000公斤左右。利大葱经过多年发展,先后培育了10余种优良品种,生产中实行全过程
安山大米
山大米
2023-10-01
山大米:山大米种植分布于商老庄乡大安山村以西、八里湾以东的9个行政村,种植历史悠久,清代至今都有确切历史记载。为促进当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商标联络员结合实际情况,与商老庄乡党委、政府对接,将山大米列为首例申报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过程中,商标联络
阿坝安多面片
阿坝多面片
2023-12-04
阿坝多面片:多面片,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一道特色小吃,该品具有口味随人意,香辣酸绵,暖脾开胃等特点,深受川甘青等地藏族同胞的喜爱。安多一词是藏语,安多,在汉语语境中,可以指安多县,在藏族习惯中,安多代表多藏多藏是指青海、甘肃、四川西北部藏
安酒
2023-12-10
酒:酒产于贵州省安顺市,这里与世界闻名的黄果树瀑布仅距五十公里,故注册商标为黄果树。顺产好酒可追溯到五百年前的米酒。今日安酒生产则始于三十年代的周记酒坊醉群芳,系采用大小曲酿造的生产工艺。解放前夕,酒坊倒闭。一九五三年恢复生产后,一九五八年试销东南亚等地
安梨
2023-06-12
梨:梨属秋子梨系统,俗称酸梨。果实圆形或扁圆形,果皮黄绿色或金黄色,果个较小,石细胞较多,充分成熟后,酸甜适口,浓郁芳香,清新爽人,果实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成份,含糖8.78%,含酸1.27%,维生素l.54%,可溶性固形物为梨中之冠。梨即可鲜食,又可
耀州黄芩
耀黄芩
2023-12-27
耀黄芩:耀州区栽培中药材历史悠久,尤以黄芩、黄芪、党参为最佳,其中黄芪、党参早在唐代就驰名全国,号称华原芪、宜党,清代以黄芩为贡品,都是享负盛名的道地中药材。为了树立药王故里、养生福地的耀品牌,提高耀的知名度,增加广大人民群众收入,农业局高度重视耀
吉州古瓷
古瓷
2023-09-23
古瓷:吉古瓷,始制于唐末,其独具特色的产品,一直为国内外人士所珍视和仰慕。在宋元时期,吉陶瓷就作为商品远销外国。古瓷中的剪纸贴花盘、凤首白瓷瓶木叶天目盏等,分别被日本、英国大英博物馆、南朝鲜国立中央博物馆誉为国宝、瓷中尤物和稀世珍宝而珍藏。吉古瓷是古
河州糖瓜
糖瓜
2023-07-27
糖瓜:河糖瓜又名饴糖过去多行销青海、甘南、夏河、玛曲等藏。生活在广袤草原上的藏族同胞,他们都很欣赏河饴糖,这也成了一种传统习惯。例如逢上像拉卜楞的正月毛兰会,来自雪山草地的藏胞都要争购糖瓜,带回帐中,与老小分享。旧时,河饴糖的销量相当可观,生产也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