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安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什么 有哪些常设展馆 相关景点共 7500
塔卧湘鄂川黔省革委会旧址
塔卧湘鄂川黔省革委会旧址
2023-10-16
塔卧湘鄂川黔省革委会旧址位于湘西自治州永顺县塔卧中心原雷家老屋。旧址为四合院穿斗式木结构建筑,青石板天井,面积1480平方米,周围砌卵石围墙。正屋坐南朝北,五柱四棋,五开间,中为堂屋。厢房为三柱四棋,四开间。大门与堂屋相对,两侧为粮仓
黄梅山窑址
黄梅山窑址
2023-10-15
黄梅山窑址,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东林青山村青山北约300米。面积约200平方米,堆积厚约1米左右。龙窑窑床已暴露,部分遭破坏。遗物主要是原始瓷,器形豆、罐和器盖,罐为圜底,饰叶脉纹和编织纹,胎质坚硬,釉层较薄。另见少量印纹陶片。
子陵庐
子陵庐
2023-10-13
今慈溪市横河子陵村(原陈山村)人。年轻时就很名望,后来游学长安时,结识了刘秀和侯霸等人。公元8年,王莽称帝,法令苛细,徭役繁重,吏治,民怨沸腾
贤山寺
贤山寺
2023-10-03
贤山寺位于扶风县城西南塬边午井南官村,面对秦岭同太白山相望,背靠北莽山与法门寺相峙,低头能睹渭水长流东去,足下可见陇海铁路输通神州各地。寺前两山环抱一沟,远看不见,诚访即到,绿树成荫,包刹其中,依塬建寺,游人入山之感
姜城堡
姜城堡
2023-10-03
姜城堡,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神农渭河之南,濒临姜水(今清姜河,又名清涧水),古称姜氏城。明代天顺五年(1461年)李贤等人所撰《大明一统志》对姜氏城和姜水作了考证,在第三十四卷《凤翔府·古迹》中记载:姜氏城:在宝鸡县南七里,城南姜水
安金藏墓
安金藏墓
2023-10-03
安金藏墓位于永寿县监军永安村。该墓竖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陕西巡抚毕沅所书唐代国公安金藏墓碑石一通。1986年被公布为陕西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竖立署名永寿县人民政府文物保护标志碑一块,并对该墓藏划定了保护范围,建立了保护组织和科学记录档案
恩阳白云寺
恩阳白云寺
2023-09-19
白云寺,位于恩阳飞凤村。始建于清代,原名观音堂,又名白衣庵。民国初年,由四世方丈一明和尚重建。重建时值夏秋交替,烈日暴晒,万里无云,工匠们施工难耐酷暑。一明方丈望空祈祷,遂白云遮日,天天如此,直至竣工,祥云方散,故将寺名改为白云寺。白云寺,坐北向南
冲相寺摩崖造像
冲相寺摩崖造像
2023-09-17
冲相寺摩崖造像,又称定光崖石刻,在广安县肖溪。崖刻四层,大小佛像百余尊,上层正中为定光佛,又称太阳菩萨。定光佛高四米,北饰日月佛光,太阳普照时,会发出一种光芒来,当地人称之为吉芒。文革时,石刻除定光佛外其余小佛像都遭到破坏
名贤祠
名贤祠
2023-09-16
名贤祠名贤祠位于青莲。为一进二四合院结构,二进有廊,坐西向东。穿斗木结构建筑,小青瓦屋面。其中祠堂大门位于建筑群东侧,临街而建,通面阔24.42米,通进深5.40米。大门为穿斗式木构建筑,上覆青色蝴蝶瓦,悬山顶。明间中柱原置板门,门上部为竹编夹泥墙
武棠亭遗址
武棠亭遗址
2023-08-24
武棠亭遗址位于山东省鱼台县张黄武台村西,与武台村紧邻,为春秋时期鲁国棠邑治所。《春秋隐公二年》载:秋八月,公及戎盟于唐。(唐、棠通),又载五年春,公矢鱼于棠。杜予注:高平方与县北武棠亭,鲁侯观鱼台
桃华山寺
桃华山寺
2023-08-11
位于棠阴白竹村南5公里桃华山上。始建于宋,后废。明末寂庵禅师重修,旧时对寂庵禅师日驻桃峰,夜宿石门之说,清初列为宜黄四大禅林(桃华寺、今古堂、芭蕉寺、石巩寺)之首。清雍正年间(1723~1735),大殿被焚。清末,明海禅师致力重修扩建
辛弃疾墓
辛弃疾墓
2023-08-09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四凤闸村)人。辛弃疾墓在铅山县瓜山虎头门阳原山腰。坐北朝南。立于绍定年间(1228—1233年),其侧驿路旁稼轩先生神道金字碑。
饶坊文光大院
饶坊文光大院
2023-08-05
饶坊文光大院位于中都饶坊村新星路1号,建于清代康熙年间,占地约1200平方米,坐北向南,土木结构围屋式建筑。通进深40米,通面阔30米,悬山顶,四进三列,主座依次外大门、内坪、内大门、门厅、天井(三面带回廊)、正厅、天井(左右带厢房)、前后两幢后楼
桂峰蔡氏民居
桂峰蔡氏民居
2023-08-04
桂峰蔡氏民居年代:清座落地点:尤溪县洋中桂峰村简介:由大门、正堂、楼坪厅、书斋等组成,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大门额书绩绍西山;门楼左右各设一座钱库,正堂昂、枋等构件雕刻精美。正堂左侧另设书斋,洗砚池和石构花架;楼坪厅两侧为藏书楼等
长泉井
长泉井
2023-08-02
长泉井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杉洋坂斗村村中心处,该井始建年代不详,井栏西侧增高立对称望柱,中置石栏板,上书长泉井三大字,落款清道光三十年(1850)等记述。井台2m×2m,井栏为方形1.05×1.05m,井深1.78m,井栏、井台和望柱、板均用青石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