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安徽省科学技术馆 相关信息共 1944
渡江战役二野四兵团司令部旧址
渡江战役二野四兵团司令部旧址
2023-08-01
渡江战役二野四兵团司令部旧址位于安徽省望江县凉泉乡凉泉村陈家冲自然村渡江战役二野四兵团司令部旧址属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祠堂前后共三进,砖木结构,抬梁斗拱,一进有木质通楼,中进较前后进宽大,左右为回廊式厢房。祠堂面积约500平方米
欧墩遗址
欧墩遗址
2023-07-31
1998年5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欧墩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时代为商周,遗址现为不规则形台地,高出周围地表3米左右,面积2万多平方米
万山村
万山村
2023-07-31
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和安徽省乡村旅游示范村,万山村位于大青山腹地的万佳山,四周群山环抱,依山而建,徽派建筑错落有致,绿树成荫,生态良好。那里的清新空气,蓝天碧水,远离污染。那里的氧气都是天然的,那里的动物、植物、人和谐生长着,一片自然的生态乐园
贵池十八索省级自然保护区
贵池十八索省级自然保护区
2023-07-29
安徽省贵池十八索省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于2001年4月经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位于安徽长江南岸的池州市贵池区境内沿江圩区,由十八索湖为主的一系列小型湖泊、滩涂、沼泽地及水稻农田组成的湿地,涉及墩上、梅龙等两个街道办事处7个行政村
芜湖天门山旅游区
芜湖天门山旅游区
2023-07-29
天门山旅游区位于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的大桥镇境内。其濒临长江黄金通道,紧临205国道,陆路和水路交通十分方便。天门山是中国古代著名诗人李白吟咏望天门山之地。其诗天门中断楚江天,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地意境,在这里独佳体现
龙泉山
龙泉山
2023-07-28
安徽省省会合肥东行15公里,便是绵延数十里的大别山余脉―――龙泉山。龙泉山海拔二百八十一点五米,位于肥东县桥头集镇,为当地群山之首。龙泉山所以得名龙泉,皆因山腰有清澈古泉绵延千年而不绝。龙泉之水常年保持18度,甘甜爽口,有23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合肥丰乐生态园
合肥丰乐生态园
2023-07-28
丰乐生态园系集科技示范、科普教育、生态观光、餐饮、休闲为一体的安徽省最大的农业生态旅游观光园。生态园以花卉、瓜果、植物为主题,以水为灵魂,自然环境恬静、优美。园区分为四大功能区:精品花卉瓜果大观园、亲水休闲区、儿童娱乐区、果蔬采摘园
中共怀宁中心县委旧址
中共怀宁中心县委旧址
2023-03-31
中国共产党的八七会议后,由当时中共安徽省临委派王步文来安庆组建起地下党组织——中共怀宁中心县委。县委委员有姚佐元、周新民、许杰、葛文元,郭诚淑等同志
红石谷
红石谷
2023-03-07
红石谷风景区位于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东部响洪甸境内,景区面积8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高达95%以上,距六安市40公里。主要包括红石谷国家地质公园、将军湖(响洪甸水库)、以及中国十大名茶六安瓜片原产地生态观光园三大版块。红石谷是大别山国家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龙关景区
天龙关景区
2023-02-27
2016年2月,根据《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与《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经有关市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机构推荐,安徽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组织,拟评定安庆市天龙关景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大通古镇
大通古镇
2023-02-27
大通,是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江南名镇,位于安徽省铜陵市西南,地处长江下游南岸,西北与枞阳隔江相望,南以青通河与贵池、青阳交界,距世界公园黄山仅有180公里,与中国四大佛山之一九华山相隔90公里,铜青公路、铜贵公路、沿江快速通道和合铜黄高速穿境而过
鄣山大峡谷
鄣山大峡谷
2023-02-24
鄣山大峡谷旅游区,地处安徽省绩溪县东南部。皖赣线、芜屯公路穿城而过,距县城22公里,距黄山机场仅55公里,拥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位于北纬30°线上的鄣山大峡谷历经亿万年来的孕育和呼唤,今日才显露出与金字塔、百慕大、神农架、黄山等同是这一神秘线上的奇迹
花山谜窟
花山谜窟
2023-02-19
花山谜窟风景区原称古徽州石窟群,坐落在安徽省黄山市中心城区(屯溪)篁墩至歙县雄村之间新安江两岸,是以新安江为纽带,连接花山、雄村两大景区,呈哑铃状形态的国家4风景名胜区。是黄山山脉的延伸部分,介于北纬290°44~290°46之间
毛集农业生态旅游景区
毛集农业生态旅游景区
2024-01-11
位于安徽省淮南市西部的毛集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境内。阜淮铁路、102省道、合淮阜高速公路可达。该景区距淮南市区30公里。是以观光为主的休闲、度假、体验农(渔)家生活、现代新农村展示、湿地和自然保护为主的综合类自然风景旅游区
歙县郑氏宗祠
歙县郑氏宗祠
2024-01-11
郑氏宗祠座落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古徽州府)郑村镇郑村村,是郑氏的祖祠,始建于明成化(1466年)年间。是为纪念元代著名学者、教育家郑玉(人称师山先生)而建,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宗祠占地1856平方米,规模宏大,空间层次丰富,为典型的徽州廊院式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