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安徽芜湖十大夏日避暑的好去处 相关特产共 7500 条
龙山玄参
2023-10-27
1956年从安徽引进在大安试种,后逐渐发展到高山地区。适在腐植质润湿的沙质土壤申生长,病虫少,,易培植,亩产最高达八百多斤,是我县盛产家生药种。1979年收购量多达一万一千
柘荣太子参
2023-09-18
主要产于福建、江苏、山东、安徽等地。其中以福建柘荣县产的太子参最为出名。一九八五年正式列收载到《中国药典》。太子参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之功效,临床常用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体虚、气阴不足、自汗口渴、肺燥干咳等
中垾番茄
2023-06-28
中垾番茄:中垾番茄是安徽合肥巢湖市的特产。中垾番茄种植历史悠久,上世纪90年代建立了罗巷生产基地,种植水平较高,1999年3月,在滨湖小张村建立了番茄生产示范园,推广稻菜轮作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2011年,再次争取区划调整政策机遇,在滨湖民孙村建立了番茄标
福泉魔芋
2023-07-09
福泉魔芋:福泉魔芋是贵州省黔南州福泉市的特产。魔芋被联合国卫生组织确定为十大保健食品之一。是一种上等的既饱口福、又治病健体的食品。福泉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华中湿润区,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气候温和,全年平均温度14.7度,平均降水量10331220毫米,全年平均海拔
五更炉熏鸡
2023-09-30
五更炉熏鸡:八百年的好味道——五更炉熏鸡。明朱洪武年间,黄河发水,连年战乱,全国各地灾荒连连、人烟稀少,尤以山东等地更甚。于是官府决定从没有遭受战乱的山西洪桐县等地移民,集结到老鸹窝大槐树下迁往山东、河南、安徽等地。有张姓兄弟也在迁徙之列,由于官府规定同族同姓
南陵广善酥
2023-06-28
南陵广善酥:南陵广善酥是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的特产。南陵特产广善酥是在佛教经典的有关素食记载及中医食疗的基础上,按照现代营养学研制的纯天然食品。安徽省南陵县七星河食品厂坐落在芜湖市南陵县城东关口,是安徽地区具有地方特色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也是南陵特产广善酥的唯一
西红柿泡馍
2023-07-25
西红柿泡馍:地处关中与陕北过渡带的宜君县,因一千多年前的大唐帝国君王在此兴建避暑行宫,而有宜君之称。宜君不光风景秀美、气候宜人,地道的美食亦让人垂涎三尺。西红柿泡馍,就是其中之一。西红柿泡馍,即将北方常见的面食锅盔或馒头,泡在提前烹制好的西红柿汤里吃,味道鲜美
池州九华素饼
2023-12-02
池州九华素饼:九华素饼是安徽池州九华山著名的小吃,主料是小麦面粉、红薯馅,辅料是食用油、白砂糖适量、盐适量。九华素饼是用九华山上的素食、黄精、绿豆粉制作。特别要说一下其中的黄精,它可不是什么调味剂,而是生长在九华山上的一种百合科草本植物,肉质肥大。黄精加工后加
高公糖醋蒜
2023-06-28
高公糖醋蒜:高公糖醋蒜是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高公镇的特产。高公糖醋蒜清洁、卫生,营养更丰富,鲜香脆嫩、酸甜适度,口味独特、回味无穷,堪称中华美食一绝。高公糖醋蒜系列产品是老子故里安徽涡阳著名特产,已有200余年的历史;该产品是由老张家独特的祖传秘方,历经数代人的
安庆炒米
2023-06-27
安庆炒米:安庆炒米是安徽省安庆市的特色小吃。盛一碗滚烫飘香的鸡汤,撒一把炒米。不待炒米泡化,用汤勺舀起,慢慢品尝。这道鸡汤泡炒米,简单,质朴,却蕴藏着道不尽的家乡味道,让无数身在外地的安庆人为之魂牵梦绕。炒米,是安徽安庆市特有的汉族小吃,属于安徽菜。0鸡汤泡炒
康县龙神茶
2024-01-01
康县龙神茶:早在200多年前,康县太平乡阳坝村麻地沟的溪边就已经生长着茶树。1958年,康县从湖南调进茶籽25公斤,在阳坝上坝苗圃试种成功。1964年,甘肃省农牧厅从安徽、湖南、江西调入茶籽分配到康县后,又在阳坝的上坝、龙神沟,太平、三河等地种植300亩又获成
壶口酥梨
2023-12-29
壶口酥梨:壶口酥梨是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镇的特产。宜川壶口酥梨以其果面洁净清雅,色泽丽黄金亮,皮薄质细味甜,丰满多汁酥脆,润肺清热解毒等特点,在陕西省水果评优中,多次获省优质水果奖,深受消费者喜爱。壶口酥梨,又名砀山梨,是从安徽砀山引进壶口的,由于受壶口特殊
罗田娃娃鱼
2023-10-21
大鲵不是鄂东特有的,它分布在湖北、安徽、四川、陕西等十七个省,栖生山谷的溪流中,大别山腹地经常可见它的足迹。一九八二年八月初,罗田县山洪暴发,有一条身长达六
连城宣纸
2023-09-16
连城宣纸:社会名流、文人雅士,素来对连城宣纸宠爱有加,把它作为馈赠亲友的佳品。相传,宣纸原产于唐代宣州泾县(今安徽),在宋时传人连城。史料记载,明嘉靖年间,连城人就能用董草和榆树皮制作宣纸。连城宣纸从清嘉庆年间开始出口。借当地丰富的竹术资源和独特工艺,连城宣纸
滁州茶叶
2023-09-14
滁州茶叶:据《安徽茶经》介绍。早在宋朝,全椒就盛产南谯茶,明代《南京户部志》载,成化三年(1467年)南京供用滁州茶叶二百斤。民国时期,滁州有云桑名茶。可见滁州的茶叶有较悠久的历史。建国后,在施集乡建立国营施集茶场。施集茶香高、味浓、后劲大,获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