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安源工农兵政府旧址 相关信息共 6243 条
鄞县民主政府成立大会旧址
2023-05-17
鄞县民主政府成立大会旧址原为蜜岩小学(经二小学),由村民应文生与其儿子应桂馨在晚期独资创办,为一座中西合璧的学堂。1941年,宁波沦陷,日寇占领蜜岩,以这所小学为驻地,学校的设施和教具被严重损毁。1942年春夏之交,日寇撤离蜜岩,学校再次复课
毛泽东、李立三1921年冬来安源旧居
2023-08-12
位于安源镇老后街的安源刘和盛饭店,是毛泽东、李立三等1921年冬来安源考察时住过的地方,始建于民国五六年间,系一栋砖木结构的平房,坐西朝东,建筑面积85平方米。安源镇老后街是当时安源比较繁华的街道,这一带有好几家大饭店,而刘和盛饭店设备简陋、价格便宜
三民乡苏维埃政府旧址暨红军标语房
2023-04-04
三民乡苏维埃政府旧址暨红军标语房位于大田县建设镇建设村45号。1934年5月,三民乡在红9军团帮助下,成立了苏维埃政府,林英火任苏维埃政府主席。当时的乡苏维埃政府就设于此
鳌龙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2023-08-03
鳌龙区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明溪县夏坊乡鳌坑村。1931年7月,红军就从建宁均口、蕉坑一带来到鳌龙。1932年3月7日,红3军团部分主力红军再次进入鳌龙开辟工作区,分兵驻夏坊、鳌坑、龙坑、苎畲、新地(新建)等地,红军进驻后,召开群众大会,宣传十大政纲
尤溪闽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
2023-08-04
尤溪闽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尤溪县坂面镇京口村后溪自然村,年代为1935年。简介:原为张氏祖厝,始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民国初建成,占地面积约1665.3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708.2平方米,两进院落
清太徐抗日民主政府旧址
2023-05-12
清太徐抗日民主政府旧址位于清徐县东于镇洛池渠村,占地面积822平方米。1937年11月8日,太原城及清源、太原、徐沟三县同时沦陷,阎锡山政权的清源、太原、徐沟3个县政府退守洛池渠村
中共泰宁县委、泰宁县苏维埃政府大布旧址
2023-04-04
中共泰宁县委、泰宁县苏维埃政府大布旧址李氏民宅位于泰宁县大龙乡(原大布乡)双坪村下坊自然村。中共泰宁县委、泰宁县苏维埃政府大布旧址原为双坪村下坊自然村李氏民宅,属于硬山式木构架砖瓦建筑,面宽约12米,进深10米,为二进式厅堂。旧址已经无人居住
中共归化县东南(区委)办事处暨岩前乡苏维埃政府(支部)旧址
2023-04-05
中共归化县东南(区委)办事处暨岩前乡苏维埃政府(支部)旧址位于三明市三元区岩前镇岩前村郎官第。1931年11月,全国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结束后,在汀州召开闽西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指出今后的工作任务是巩固和恢复各级工农民主政府,积极开展闽西北地区的革命斗争
中共竹溪区委、竹溪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2023-07-24
中共竹溪区委、竹溪区苏维埃政府旧址(清中期):位于大东坝镇燕田村吴氏宗祠。建筑占地面积258平方米,坐东朝西,八字门墙,二进三开间两厢房。1935年5月,在此成立中共竹溪区委、竹溪区苏维埃政府。保护范围:整幢建筑四周向外延伸2米为保护范围
民国政府第十一兵工厂烟溪旧址
2023-09-09
民国政府第十一兵工厂烟溪旧址位于安化县烟溪镇双烟村。烟溪镇十一兵工厂的前身是位于河南巩县孝义镇的军政部兵工署孝义兵工厂。河南巩县孝义兵工厂与辽宁沈阳奉天兵工厂、浙江杭州上海兵工厂、湖北汉阳兵工厂并称为民国时期四大兵工厂
红军驻地暨水南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2023-04-04
红军驻地暨水南区苏维埃政府旧址谢氏宗祠位于将乐县水南镇溪南路124号。1931年至1934年,红军曾三次进驻水南,成立了水南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先后由邱文周、邱继贤担任。办公地点设在溪南书院
赤南县一区六乡四村苏维埃政府旧址
2023-07-28
赤南县一区六乡四村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汤家汇镇瓦屋基村下塘李氏祠,时代为近现代,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9年6月21日,赤南县一区六乡四村苏维埃政府旧址被列为金寨县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文物本体及墙基以外西8米,东、南、北各1米
川陕省赤北县第五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2023-10-04
川陕省赤北县第五区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大河镇楼房坪村,为第七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中文名:川陕省赤北县第五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地理位置: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大河镇保护级别: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岚安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十大政纲
2023-06-01
岚安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十大政纲(泸定县)保护范围:以外墙为基线向东外延1米,向南外延至肖福刚民房,向西外延1.5米,向北外延2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米。
旧县区苏维埃政府旧址(敦和堂)
2023-08-05
旧县区苏维埃政府旧址(敦和堂)位于旧县镇河西村,俗称为桅杆屋,清朝雍正二年(1724)动工始建,耗时20多年。清同治三年(1864),遭太平军烧毁后重建,保存直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