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宿云檐城关 相关景点共 3469
卧云亭
2023-09-09
亭位于涟源市斗笠山镇天井村大坳岭,始建于1905年,由娄星区万宝镇晚清先贤邓起玉捐资修建。相传,邓起玉自幼家境贫寒,16岁去安化县东坪谋生,从老家娄底万宝洞冲湾出发,4天400多里路,身无分文,和他一起出发上路的只有随身的三个桐叶皱粑
枣阳云峰寺
枣阳峰寺
2023-04-26
峰寺位于湖北襄阳枣阳市,距市区7公里,位于枣琚路靠沙河西岸,乘市区5路公交到十里铺便可至。2规模编辑寺院内建有大雄宝殿、观音殿、念佛堂、禅堂、戒堂、佛塔等佛教建筑。峰寺原名华严寺,位于鄂西北刘秀的故乡--枣阳市
饶平云峯寺
饶平峯寺
2023-06-23
南粤边陲的饶平县所城镇高埕村北面,有座高峰,名叫峯寺。山腰有座古刹,因山而名,称峯寺。这里山高石奇,雄伟壮观,远望寺后主峰,峰顶端有几块巨石,巧合在一起,如同一朵含苞待放的冲天莲花,真是天造地设,人间奇景
惠安云盖寺
惠安盖寺
2023-06-06
盖寺位于泉州市惠安县洛阳镇堂头村的安峰山巅,依山形水势而建,东衔山乍海,西控玳瑁,南襟洛江,北枕笔架。中文名:惠安盖寺地理位置:位于泉州市惠安县洛阳镇堂头村占地面积:三十亩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六四一年)
宿北大战前沿指挥所旧址
宿北大战前沿指挥所旧址
2023-07-16
宿北大战前沿指挥所旧址位于新沂县马陵山。马陵山,古人也称为陵山、马岭山,地处苏北鲁南,经郯城县、东海县、新沂市,南止于宿迁境内的骆马湖边,整个山体连绵起伏,长达百余公里,马陵山总的地势北高南低,主要隆突的山体位于山东省郯城县境内,最高山峰海拔184.2米
江油云岩寺
江油岩寺
2023-09-16
岩寺座落在江油市北25公里的窦圌山上。寺庙始建于唐乾符年间(公元874年——879年),兴盛于宋代,明末毁于兵火。现存建筑除飞天藏外,全系清康熙至道光年间重建。岩寺建筑坐北朝南,层层递高。在中轴线上依次建有山门、文武殿、殿、大雄殿、振经楼五重主体建筑
池州慈云洞
池州慈
2023-07-30
介绍省级风景名胜区慈洞位于石台县七里镇缘溪村境内,与黄岩瀑布群毗邻,距石台县城5.5公里,因慈云山、慈云寺而得名。慈洞全长3500多米,已开发1500余米。有地下河从洞内蜿蜒而出,水声潺潺,波光滟潋。洞内景观集中,钟乳累累,景水相连,步步有景,清秀俊美
陈晓云烈士墓
陈晓烈士墓
2023-05-17
陈晓烈士墓位于海曙区鄞江镇沿山村边家自然村西面,坐落在岙大里山的山麓,整体坐西南朝东北,占地面积64m2。该墓墓室成圆形,直径达3.06米,底部用石块砌成,上部用水泥浇筑而成。墓碑分上下两部分,上端刻着陈晓烈士之墓,上款:1975年5月,下款:毛君谨君
云蒙峡风景区
蒙峡风景区
2023-11-02
蒙峡风景区位于密云县石城乡水堡子村西,在密云水库西侧,云蒙山东南坡。距密云县城约22公里,距北京东直门90公里。沿京承和密石(城)公路可直达蒙峡口,然后沿通往对家河村的沙石公路行程1.5公里即可进入景区,交通甚为便捷
秦皇岛法云寺
秦皇岛法
2023-04-29
寺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历经明、清、民国,曾受十方共赞,佛事昌隆,数百年间法寺晨钟暮鼓,鸣响于渤海之滨,香烟慈雾环绕于长城南麓,其历史悠久,建筑雄伟、规模宏大,是远近闻名的一座古刹。因久经历史风雨,饱受苍桑,旧址己不复存在
平遥冠云牛肉
平遥冠牛肉
2023-07-07
平遥冠牛肉既是山西特产,也是文明全国的特色商品。牛肉色泽鲜红,肉质鲜嫩,口感肥而不腻,瘦而不柴。购买袋装牛肉时不要过于贪新,距离生产日期三月有余的牛肉最为入味,适合品尝、购买。古城内冠牛肉售价过高。地址平遥县古城明清一条街
桂坂卧云草堂
桂坂卧草堂
2023-05-25
桂坂卧草堂(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第四支队成立大会旧址)位于潮安区凤凰镇东兴桂坂村,年代为1949,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20年4月16日,桂坂卧草堂被公布为第四批潮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桂坂卧草堂,桂坂卧草堂简介,桂坂卧草堂潮州市潮
云腾飚驭祠
腾飚驭祠
2023-08-12
腾飚驭祠坐落玉笥山元阳峰南,距县城五公里,初名储寺,又名南祠,始建于唐天宝六年(747)。宋真宗时赐额腾飚驭,祠后加建先觉楼(梦楼)奉祀华山道人陈(希夷)卧像。1987年于原址重修腾飚驭祠和先觉楼,仿古规制
巴音云都尔敖包
巴音都尔敖包
2023-10-10
巴音都尔敖包巴音都尔敖包位于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县城以西,与县城直线距为41km。巴音都尔敖包又名独山敖包,它得名于此地突兀耸立的孤独山峰—巴音都尔山,它四周为广阔的戈壁草原,除此之外再无他山,因此又名独山,它是这里最明显的标志
云祥寺
祥寺
2023-11-18
祥寺距顺溪1.5公里,又名百客堂、百僧堂。寺分旧寺新寺两座,相距5O米,共有建筑面积5O0平方米。旧寺创建于元代,清康熙时重建,光绪七年(1881)再建。有7间平房,寺内保存摹像题记碑刻多块,其中有清宣统年间所镌之青石碑记一块,记述该寺之兴衰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