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宿鸭湖畔亦真亦幻的怪柳林 相关景点共 7500
漾濞江
漾濞江
2023-05-03
漾濞江与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为祖国滇西高原四姐妹江。代宗大历十四年,曾被南诏主牟封为四渎(以黑惠江代漾江之名。)干冬季漾濞江虽不像另三渎深沉狂暴,而每逢七八月雨季,不逊高原大江之色
四十里跑马墕
四十里跑马墕
2023-07-07
一、渊源概述四十里跑马岩位于会立乡柏峪沟川西部,主峰孤言山,名狐爷山、宽坪沿,海拔2261.9米。山全长直距20公里,海拔均在2000米以上。北连云顶山,东通四道川,南连寺沟崖,为本县与离石县界山。山体保持了燕山运动宽缓背斜构造特征,属石灰岩穹窿高中山
平乐印山亭
平乐印山亭
2023-05-01
平乐印山亭位于广西平乐县平乐镇西面马河三江回合处江中小岛上,印山亭就是三条龙要抢龙珠。为平乐古景之一,因其特别位置,为桂江首景。山于水中方正如印,山上修竹苍翠,顶端有米见方,明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在山巅建亭,名日:点翠亭,昭山点翠由此而来
重门城遗址
重门城遗址
2023-08-27
名方城遗址,是曹魏少帝曹芳早年王宫(齐王宫)和嘉平六年(公元254年)被司马师废黜之后齐王幽宫遗存。据勘察,遗址南城墙上原设有城门,其他三面的城门设置情况不详,北城墙保存基本完好,西城墙南段残失
阿克斯色伯勒古城
阿克斯色伯勒古城
2023-10-11
作阿克斯比尔,意为白城。在洛浦县城西北40公里处,传说为唐至宋代(710世纪)古于阗国遗址。大部分遗址尚埋在流沙滩中,只有一段约100余米长,3米多高上残墙露出沙外,在此曾发现五铣、开元、乾元和宋代各种钱币以及喀拉汗王朝时期铸造无孔铜钱等
来鹤亭
来鹤亭
2023-04-16
来鹤亭由石屏东正街出城,直往东去约2公里,可见一个小村,层屋依山而建,层层环绕,名叫小瑞城,村子最高处雄踞着两幢檐翘角,显古旧房屋,最高一幢东面依偎着一个檐角高翘,琉璃金黄、造型别致亭子,这就是被前人誉为一海共三山,风光聚一亭来鹤亭
天津市总工会第二工人疗养院旧址
天津市总工会第二工人疗养院旧址
2023-03-19
天津市总工会第二工人疗养院旧址位于天津市河西区柳林路3号,年代为1956年。2013年1月5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
长洲关公忠义亭
长洲关公忠义亭
2023-04-22
长洲关公忠义亭是香港一所关帝庙,位于新界长洲南部山上,因为建筑外观像亭,故不称庙而改称亭。该处以香港唯一樱花林著名。关公忠义亭为一亭形建筑,全亭漆上红色,并以青色琉璃瓦为上盖。亭前有一个香炉,并有一副志在春秋功在汉,忠同日月义同天对联
北九水风景区
北九水风景区
2023-11-08
北九水风景区位于白沙河源出山顶北麓,河水经山脚而折流,有九折;人行河畔小路,转折处须涉水而过,九涉;每涉一次为一水,故称九水。九水又分内九水、外九水(即北九水)和南九水三路,其中以北九水景观最为著名。一水至九水是从水下游上数
五峰旗风景区
五峰旗风景区
2023-10-28
五峰旗风景区最著名就属五峰旗瀑布。其瀑布分三层全长约有100公尺,第一层瀑布长约20公尺隐身在小山谷树丛后,顺流而下有数处潭水可供游客嬉戏;第二层瀑布长约30公尺,也是大家所熟知瀑布,泉水由山腰直泻而下,在崖角设有观瀑亭可眺望层峦迭翠,是最佳观瀑地点
铁岭驻跸塔
铁岭驻跸塔
2023-03-27
驻跸塔位于铁岭龙尾山,因龙尾山清时被称为驻跸山,该塔名驻跸塔。该塔与龙首山上秀峰塔属同一类型,为八角八面九级密檐式,塔身为青砖垒造,只是塔规模较小。此塔与秀峰塔分别坐落在龙首和龙尾,遥遥相望,加之山腰处有星桥飞架,漫山曲径,连接典雅亭台
新县彭家寨
新县彭家寨
2023-08-31
彭家寨淹没了红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眼前闪现出一道熟悉风景……小寨,清代时名彭家寨。是熊河塆南偏东方面山。小寨东眺杨毛寨,东南为白云山北下延山脉马岗岭,南偏西下为悬崖,崖下便是白露河流与风景秀丽山水关。正南山下为曹康坳,河西便是金泉山
桓魋石墓室
桓魋石墓室
2023-07-16
桓魋石墓位于铜山茅村镇洞山村桓山西麓,桓魋石墓室是春秋时期宋国司马桓魋之墓,该墓依山凿成斜坡式墓道,墓道两壁有较多石刻,且多为元明之际凿刻而成。因年久风化,字迹多模糊。墓道壁面上有桓魋石室四个正楷大字,为明朝钦差曹运总兵官杨茂手书
侍郎城
侍郎城
2023-07-11
介绍在正蓝旗境内,有一座建筑于金代古城遗址——侍郎城。这座古城遗址呈方形,分外城和内城,四面城墙多为土建,周长达4公里多。据考证,侍郎城为金人桓洲所造,是金朝皇帝赐于官僚封地。目前,这座古城仅存城墙遗址,可看出外城和内城均有城门和护城洞,城墙上有护台
“万寿山”石刻
“万寿山”石刻
2023-07-17
万寿山石刻(民国)万寿山刻石位于宿城街道万寿山顶,南瞰宿城水库,北望悟道庵涧,西连宿城西山,东临宿城山间盆地。字径约50厘米,楷书,无款。传为振亚和尚题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