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密云司马台那些年爬过的长城 相关景点共 7500 条
钱塘潮
2023-10-20
(摄影:王飞庆)图:2012.10.1王飞庆摄丁桥潮碰头潮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涌潮有三处:山东青州涌潮、广陵涛和钱塘潮。清费饧璜(1664?年)《广陵涛辩》云:春秋时,潮盛于山东,汉及六朝盛于广陵。唐、宋以后,潮盛于浙江,盖地气自北而南,有真知其然者
龙胜红军桥
2023-04-30
原建于清光绪年间,重建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整座桥只有一跨度为30米的弧形拱跨,拱桥根据力学原理用粗圆杉木叠架而成,拱架梁木上横辅木板,瓦盖长廊接通两岸,长廊走道两旁设有长凳,供行人歇息
邹堂郑氏宗祠与牌坊
2023-06-22
邹堂郑氏祖祠俗称始祖祠,位于揭阳空港经济区地都镇乌美社区,于明朝穆宗隆庆二年(1568年)建成,是邹堂郑氏之11世祖郑旻告假回乡修建祖祠时所建的。郑旻是明嘉靖丙辰年(1556年)进士,授官兵部主事,曾任贵州布政司、四川按察等职,为官清廉,刚正不阿,有口皆碑
十九人堆
2023-06-10
渌口一片,殉难者家属不能前来收尸,除亲友出面领走部分尸外,还有张启茂、张华山、易元胜、袁发树、易升翠、张大桂、刘奉年、唐文申等18位烈士和l位外乡遇难者的尸体抛在杨家山
索伦岗遗址群
2023-05-26
索伦岗遗址群位于中部腰屯乡繁华村东南800米的山丘上,年代为汉、魏,类别为古遗址。索伦岗遗址群(28处):(1)繁荣遗址(2)古城东遗址(3)东南遗址(4)古城西北城址(5)兴久北遗址(6)兴久西北遗址(7)兴久北山遗址(8)山河东北城址(9)山河北城址(10
惠吉堂
2023-07-26
惠吉堂位于义乌市佛堂镇寺前街村185号,时代为清道光甲辰年(1844年),类别为古建筑。建筑坐西朝东,南院墙上开门楼,左前方有一堵照壁,清水砖素面。建筑分三进三开间左右厢房各10间,建筑立面外观具有传统婺州建筑的风格,正厅为敞开厅,彻上明造,前廊有天花
沈钧儒家族墓
2023-07-20
沈钧儒家族墓位于嘉兴市南湖区余新镇长秦村8组,东临陆泾港,南200米处为沪杭高铁,坐西朝东,总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是沈钧儒夫妇、沈钧儒父沈澡卿和其他家族人员的坟茔。沈钧儒墓碑上刻有张梦婵夫人沈衡山先生之墓、民国丙子年二月立
水月宫
2023-06-27
水月宫,位于肇庆市星湖中心区石室岩南麓,北靠崧台,面临红莲湖,曾因立有高6米、重7吨的铜铸佛像摩利支天而闻名省港澳和东南亚各国。水月宫原为观音堂,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但频年为风雨所折,后得官民乐于趋事,遂于明万历二年(1574年)冬辟广升高
留庄英雄民兵营纪念馆
2023-09-02
1、地址:济源市坡头镇留庄村内2、简介:留庄英雄民兵营是一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民兵队伍。在八年抗日战争和三年解放战争中,留庄民兵与马住、毛岭、蓼坞、连地、乔沟、杜年庄、杨大庄等八个行政村联防抗敌,先后配合主力部队或单独作战400余次,打死打伤敌人320多人
顺阳王墓
2023-08-30
顺阳王墓位于上蔡县城西南三公里处的金井吴村后西北角,开龚公路东侧约100米,2006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顺阳王名朱有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之孙。《明史》卷一百《表第一》载:顺阳王怀庄王,定庶三子,永定年封。十三年死,无子除
于家垛岚墓群
2023-08-14
年代为宋。2013年,于家垛岚墓群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编号:编号42042014时代:宋地址:烟台市牟平区姜格庄镇西念村保护内容:保护范围内的所有墓园、墓室、墓道、陪葬坑、随葬品、碑刻、石像
陈宝箴、陈三立故居
2023-08-07
陈宝箴、陈三立故居又称陈家大屋,亦称凤竹堂,是陈宝箴、陈三立的出生地。老屋建成于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由陈宝箴祖父陈克绳所建,一进二重,中开大天井。陈宝箴、陈三立故居位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义宁镇竹塅村,又称陈家大屋,亦称凤竹堂
中共富岭支部暨乡苏维埃政府旧址(双门楼)
2023-08-05
中共富岭支部暨乡苏维埃政府旧址(双门楼)位于高陂镇富岭村,年代为1928。富岭双门楼,位于永定区高陂镇富岭村第九村民小组,在北环路北边高坎面上、靠近山脚下。是富岭王氏第14代献玉公和第15代联萼公叔侄合建的大土楼。始建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
仙岩洞摩崖石刻
2023-04-03
仙岩洞摩崖石刻位于三门县浦坝港镇,年代为明至民国。仙岩洞摩崖石刻位于浦坝港镇仙岩村以北石笋山的仙岩洞内。仙岩洞晋时称法云院,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改额为百花清洞,据传说此洞系仙人所凿,故又称仙岩洞,有台州海天胜境之誉
胡氏大院
2023-11-19
胡氏大院系江南少有的大型合院式民居,不仅规模庞大,而且做工精致,具有很高的文物综合价值。胡东伟从道光十二年(1832)起至同治甲戌年(1874)先后建造了胡氏大院、凤垅厝、凤垅头厝等民居,前后历时40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