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寨村泉顺院 相关信息共 7500
连古城自然保护区
连古城自然保护区
2023-10-06
连古城自然保护区地处山镇小西村外围的荒漠区内,是腾格里与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和民勤绿洲之间的天然缓冲带,主要分布在大滩、山两乡镇农田绿洲西线,总面积38.99万公顷
普陀山普济寺
普陀山普济寺
2023-07-22
其前身是有名的不肯去观音。唐大中年间(847-859年),日僧慧锷在五台山请得一尊观音像归国,遇狂风险浪阻隔,且有铁莲花围船,无法航行,只得上岸,与山民张氏在潮阴洞建此供奉观音
沙井胡同15号四合院
沙井胡同15号四合院
2023-03-19
该院是大型四合院的东路的三进四合院,大门内有影壁,倒座房五间,二过厅五间,三过垂花门及抄手游廊连接北房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保存完好.从形制看该院是北京四合院中的典型
一二·一三烈士殉难处遗址
一二·一三烈士殉难处遗址
2024-01-14
1945年12月1日,国民党为镇压爱国学生运动,派军警包围有民主堡垒之称的西南联大校园,其中有一特务向联大东门内掷手,将西南联大学生潘琰、李鲁连、昆华工校学生张华昌炸死,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一二·一惨案
太仓南广教寺
太仓南广教寺
2023-11-01
南广寺位于今太仓南郊新丰,始建于宋绍兴二年,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元至正年间重修,赐额南广寿,明洪武中,定名南广教寺。据有关资料,在明代有东南第一名园之称的弇山园,在王世贞死后不久就荒芜,大部分建筑木料施捐给南广教寺,盖天王殿之用
三戒堂
三戒堂
2023-10-27
三戒堂位于象山县晓塘乡黄埠,该院落南向,三进三石板明堂,占地约2000平方米,系清乾隆年间府按察知政潘必金建。正屋(高)平房,混合构架,用月梁。两侧重檐楼房,南山做成小歇山式,左厢南间辟为院门,门外原有八字影壁。建筑用材粗大,制作规矩
大埔太史第
大埔太史第
2023-06-21
太史第,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百侯镇侯南,坐北向南,始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系一腹三翰之一杨黼时所建。砖木结构,三进院落二横屋,九厅十八井,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抬梁式架构,大门用石门框,门额上书太史第三字,上堂悬挂礼耕堂金色大匾
新厝下林宅
新厝下林宅
2023-07-23
新厝下林宅位于泰顺县筱村镇东垟北部,坐东北朝西南,由中院落与西院落组成。中院落建于明末清初,由门楼、前屋、正屋、厢房等构成典型的浙南山区合式建筑。西院落建于清中期,由门楼、正屋、厢房组成,与中院落相比,只少一前屋建筑,其余结构基本上大致相同
建福寺
建福寺
2023-07-06
建福寺位于盂县城东16公里处白土坡西。始建于金大定四年(公元1164年)。寺内现存金《赐名碑》曰:据太原府盂县白土坡僧智悟状告,本院自来别无名额,已纳,奉敕特造建福。明、清两代多有修葺。寺内正殿5间,居寺院中心,系单檐歇山顶
黄华塔林
黄华塔林
2023-09-01
黄华塔林,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西七公里处的城郊乡黄华,座落在黄华谷觉仁,分上下两处塔林。黄华神苑,即黄华山或黄华谷,位于林虑山主峰中段东侧。清乾隆十七年(1752)《林县志》载:野老云,每岁晚秋黄花(多为野菊花,花与华音谐)满谷,故名
滕州观音阁
滕州观音阁
2023-08-25
观音阁位于滕州市柴胡店镇南部的老君,坐落在一个蜿蜒起伏的老君山西侧,其上原为一座古寺,可惜破坏殆尽,依稀尚可辨出当时的建筑遗迹。许多小佛窟造像已荡然无存,唯余这座石质建筑的观音阁,及阁内残存佛像和壁龛造像若干。观音阁高15米,宽8米,盲窗2孔
南溟黎公祠
南溟黎公祠
2023-04-09
南溟黎公祠位于海珠区官洲街道仑头社区仑头仑头公园内。始建年代不晚于乾隆四十七年,光绪十七年重建。坐北向南,主体建筑左右3路。门前有宽大的院落,北侧为方柱石栏杆。中路前后4进,均为面阔3间,碌筒瓦面,蓝琉璃瓦剪边
中共于北特区委员会旧址
中共于北特区委员会旧址
2023-04-05
中共于北特区委员会旧址中共于北特区委员会旧址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桥头乡朱屋木塘组的谢伟姿祠。旧址原为谢伟姿祠,清乾隆乙巳年(1785年)建。旧址坐北朝南,由泮池、内外、门楼及主体三堂三横屋组成。砖木及土木混合结构,硬山与悬山顶结合
常太漈川军事会议遗址
常太漈川军事会议遗址
2023-04-04
常太漈川军事会议遗址位于莆田市城厢区常太镇马漈川自然村。1933年10月,中共莆田县委派郑金照、翁鸿镗等一批同志到常太的漈川、金竹坑、外坑一带继续开展革命活动,在农民中传播革命思想,培养了陈金藩等革命骨干,组织农民队伍,开展地下活动
探秘长武窑洞世界:昔日古道贸易忙,今朝窑洞迎客来
探秘长武窑洞世界:昔日古道贸易忙,今朝窑洞迎客来
2023-08-13
探秘长武窑洞世界:昔日古道贸易忙,今朝窑洞迎客来:陕西长武县十里铺地处长武县城以西十里,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驿路车碾马踩、风吹雨刷而成深沟,因此也称为十里胡同。明末清初,流民沿胡同两侧挖窑定居,形成窑和村落。由于过往商旅逐步繁荣,地方当局便在此设立驿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