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小九寨沟、超级盆景不能错过的目的地荔波樟江全攻略 相关景点共 7500 条
海山仙馆
2023-11-07
岭南园林的芳踪倩影裹挟着悠远幽长的古韵古风,几可溯源到南越国与南汉小王朝。而历史上构筑于荔枝湾内的园林建筑,规模就更为大观了。如南汉王朝花园,十里红云、八桥画舫的昌华苑,明代兵部右侍郎黄衷的晚景园等……到了清代,又相继出现了广州绅士丘熙的唐荔园(虬珠园)
神泉景观
2023-09-05
神泉景观罗城境内有各种奇特的泉水十几处,如潮泉、油鱼泉、虾泉、乌龟泉等,其中数潮泉的旅游价值最大。潮泉在小长安镇门豆村后山下,泉水自罅中潺潺流出,碧澄透底,每日潮涌三次。每当潮涌时,气浪翻滚,隆隆作响,水花越喷泉越高,宛如一条白龙升出水面,煞是壮观
麦斜岩
2023-08-02
麦斜岩位于仙游县城北约35公里的钟山镇麦斜村,海拔1006米。麦斜岩景区面积约4平方公里。这里地势险峻、悬崖陡峭,石奇洞幽,被宋代理学家林光朝誉之为小武夷。在麦斜村石所山下,沿着一条石径拾级而上,右边是巍然耸立的铁衣峰,左边是百仞巨石刻有樵谷山三字
仙岛湖观音洞
2023-06-29
观音洞系水渍乳石结构,成洞约一万五千年以前,此洞洞小而浅,洞内曾有观世音天然石像一尊,可惜文革被毁。后经世人模仿,雕塑了观世音佛像一尊,洞外右侧并排塑有如来佛像一尊,似在推算世人的反复与无常。玄乎的是间有乳汁滴下
堰城城址
2023-06-11
位于大浦镇堰桥村遗存的堰城城址,其完整的夯土城墙、护城壕沟、地下文化堆积等,在我省汉代城址仅此一处。堰城城址地处衡阳盆地东北边沿,位于大浦镇堰桥村中部,当地小地名城里院,其坐落处地理环境属山间平地,地域宽广,地势由南向北微微倾斜,缓缓延伸至湘江之濒
镇江白龙洞
2023-05-20
白龙洞位于金山北麓,洞中有白娘子和小青的石像。相传此洞可直通杭州,当年许仙被法海带上金山后便是从这里潜行杭州与白娘子断桥相会的。《金山志》有记载说:蟒洞,右峰之侧,幽峻奇险,入深四五丈许。昔出白蟒噬人,适裴头陀驱伏获金,重建精蓝
聂当度母殿
2023-05-07
从贡嘎机场乘车进入拉萨,在离这座圣城大约20公里左右的聂当平野,公路北面有一座朴素整洁的寺庙,这就是聂当卓玛拉康度母神庙。别看庙小,可是很有来历。公元1046年,藏传佛教后宏期著名祖师阿底峡,由弟子仲敦巴等迎请到聂当,在这里收徒传法整整九年
番禺蒋氏宗祠
2023-10-30
蒋氏宗祠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市头南约大街,是市头村当地大族蒋氏宗族规模最大的祖祠,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到清康熙五十年重修扩建后座,嘉庆三十八年再重修,加高前座。蒋氏第20代传人蒋炽祥介绍,这座大宗祠背后有着许多小故事,并见证了番禺人民与外国侵略者抗争的历史
郭柏苍家族
2023-10-25
郭柏苍家族墓系郭柏苍历时40年营造的家族墓,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坐东向西,由四座大墓和若干小坟组成。葬郭柏苍祖孙五代人及其岳父母,计50多人。四座大墓面阔70米,进深28米。其中北侧的三座大墓连为一体,三合土夯筑,五级墓坪,墓前立石人、石虎、石马、石羊
鳌鱼峰
2023-11-17
因其形似张嘴待食的鳌鱼,故名。为黄山三十六小峰之首。从莲花峰下山,过龟蛇二石、百步云梯,穿过莲花洞,便来到鳌鱼峰。此峰海拔1780米,峰以形名,那巨大高昂的鲸首,大有鲸吞天地之势。从莲花峰下山,过龟蛇二石、百步云梯,穿过莲花洞,便是鳌鱼峰
棒槌峰
2023-05-22
由两座巨大的石峰组成,一座奇峰雄壮伟岸,另一座纤细苗条,且小鸟依人,像一对夫妻,相互厮守。较大的峰高100多米,险峻无比;峰边有一小路可直攀峰顶,登峰远眺,心旷神怡,给人以一揽众山小之意境;下端有洞,长约40米
赵公明财神庙
2023-05-05
赵公明财神庙以华夏正财神赵公明故里和财神历史传承为核心,坐落于财神赵公明故里——陕西周至县集贤镇,它以三进财神殿为核心建筑院落,以偏殿和小庙构成众神体系,是民俗吉祥福神的综合展示园区,打造以财神故里、众神传说、集贤鼓乐为代表的民俗旅游
晋都陶侃故居
2023-06-12
茅屋的前左侧有块洼地,积雨水而成池,是陶侃饮用吸水的地方。因常有猫儿在池边捕捉小鱼,故名猫儿池。茅房后面的小山沟上有石砌小桥,后人称为陶公桥,后被毁
沙冢遗址
2023-08-31
沙冢遗址位于淮滨县城西北30公里处的麻里乡肖营村肖南村民组,一条小河沟自西向东环绕遗址北端,遗址座落在一个宽阔的冲积平原上,隔淮河支流洪河与驻马店地区蔡县境相望。遗址为台地呈扁长莆,北宽南窄,南北长80米,东西平均宽20米,高出周围地面约5米,文化层厚约5米
双井映月
2023-08-09
晓起村中的古井,建于唐代末年,井壁开凿和井台,建筑设计得十分科学,井有大小两口,一深一浅,小井水浅,用以洗物和洗打水桶;大井水深,用以饮用。小井洗涤之用,大井清澈凉冽,甘醇可口,历经千年,仍哺唷六百多口村民,井名源于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