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小巫峡景美又好玩到南江旅游一定不能错过 相关特产共 7500 条
南江银耳
2023-07-07
南江银耳:南江县食用菌生产历史悠久,生产技术成熟,产品质量上乘,2012年生产规模已达30万袋,年产鲜品6500吨。尤其是南江银耳,因其优良生态环境,原生态椴木栽培方式,其产品可溶性胶原蛋白显著高于其他地方的袋栽培银耳,且已列入中华药典,是药食两用的珍品。由南
南江甘蓝
2023-07-06
南江甘蓝:南江县蔬菜种植由来已久,尤以甘蓝最负盛名,当地俗称包心菜,为南江蔬菜作物中的佼佼者。据记载,民国时期,南江县便划定沙河等3个生产队为蔬菜专业队,商品菜面积550亩,以甘蓝为主,随后品种逐渐增多。1982年,全县栽植蔬菜面积3000亩,其中甘蓝2000
南江黄鳝面
2023-11-02
南江黄鳝面:凡是吃过南江桥的黄鳝面的人,都惊讶这种吃法真够味。南江黄鳝面的大体做法是,把干净的小黄鳝,趁活拍打,使骨粉碎,再剁成肉末,制成汤羹,佐以芹菜、姜、葱、椒、小茴香等多种香料。然后把煮熟的面条掺和一起,既可作菜肴又可作主食。吃起来鲜美异常,风味独特。
南江翡翠米
2023-11-29
南江翡翠米:南江翡翠米南江翡翠米的特点是无污染、营养丰富,饭粒光亮油润、口感柔韧、略带糯性。南江翡翠米曾出口法国、古巴,并长期畅销于成都、攀枝花、甘南等地区,在周边市场更已成为人们的首选大米。翡翠米仅产于四川省南江县长赤区。该区位于大巴山脉米仓山南麓。这里山清
南江牛肝菌
2023-07-07
南江牛肝菌:南江牛肝菌学名美味牛肝菌。主要有白、黄、黑,三种颜色,菌盖扁半球形,光滑、不粘、淡裸色,菌肉白色,有酱香味,肉肥厚,可入药。生于柞、栎等阔叶林及针阔混交林地上,单生或群生。牛肝菌类是牛肝菌科和松塔牛肝菌科等真菌的统称,生长于海拔九百米至二千二百米之
南江黄羊汤
2023-07-06
南江黄羊汤:菜品简介:选用南江本地黄羊为主食材,用料考究,汤呈乳白色,色泽光亮,汤鲜而不膻、肉嫩而不绵,风味独特,是南江人引以为傲的拿手菜品。
南江核桃
2023-11-29
南江核桃:地域范围南江县位于米仓山南麓,东与通江、南与巴中、西南与旺苍、北与陕西南郑相领,北纬31°50—32°45,东经106°27——107°10之间,地域南北长,东西窄,幅员面积341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47%,海拔370——2508米,山脊陡峭狭长,
南江黑木耳
2023-11-29
南江黑木耳:黑木耳属于腐生性中温型真菌。菌丝在6~36℃之间均可生长,但以22~32℃最适宜;15~27℃都可分化出于实体,但以20~24℃最适宜,河南省卢氏县就是因为良好的天然环境造就了卢氏黑木耳为其地理保护产品。菌丝在含水量60%~70%的栽培料及段木中均
南江青花椒
2023-07-06
南江青花椒:南花椒是巴中市南江县传统特产,多栽植于境内高海拔山区,无污染、粒大、饱满、含油量高,精练出的花椒油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南江位于川东北边缘,生态良好,全境皆山,全县森林覆盖率65.6%,绿化率98.5%,被誉为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山区重要的生物基因库。境内
南江大叶茶
2023-11-29
南江大叶茶:南江大叶茶南江大叶茶产于四川省南江县汇滩、流溪、元顶子山等高山茶区,产地森林环抱,云雾缭绕,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无公害,茶叶含富硒和30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及微量元素。1965年中国茶叶学会将南江大叶茶定为全国21个地方良种之一,95年四川省作物品
小杂豆
2023-12-19
小杂豆:西畴县具有悠久的小杂豆栽培史。优质小杂豆由于食味好、食用方便、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脂肪、淀粉、多种矿物质、维生素和氨基酸,是加工粉丝和休闲食品的好料,因而倍受当地群众及外地客商青睐。县内区域自然资源条件十分有利于优质小杂豆生长。优质小杂豆与玉米间、套
小江河鱼
2023-10-28
小江河鱼:小江河鱼是一道地方名菜,以溆水河鱼为主料,肉细质纯,烹制独特,味道鲜美,闻名湘、黔、滇、川。曾有外地游客品尝小江河鱼。即兴赋诗:远来小江赏知音,旅游美景看不尽,溆水沅水活鱼好,一路春风香满唇。现正在兴建的小江桥东鲜鱼一条街,已有十余家餐厅烹饪小江河鱼
小石螺
2023-11-06
小石螺:小石螺,又名山坑螺、穿笃(新兴土语,意为底部、尾部)螺。这种螺生命力极强,而且都没有尾部。据《卢溪通志》载:小石螺,生于国恩寺后溪涧中,去壳用酒浸食,味甘,利小暑及热病。他产或有相似的,味之始知其别异。今天,以小石螺为原料做成的白饭仔老鸡煲山坑螺、黄儿
羊肉小饭
2024-01-03
羊肉小饭:羊肉小饭将面擀好切成面丁,下入用牛羊肉煮好的汤里,加入薄肉片、粉皮、各种调味品,再配以香菜、葱丝,是张掖人早点中的风味食品。
桐城小花茶
2024-01-08
桐城小花茶:大关乡:桐城小兰花茶主产地。桐城种茶历史悠久,史载明朝大司马鲁山公(孙晋)宦游时得异茶籽,植之龙眠山之椒园。于是,椒园茶与顾渚、蒙顶并称,跻身贡品之列,时称椒园茶,又因其冲泡后形似初展花朵,又桐城小花泡制名桐城小花。桐城小花又有小兰花茶之称,属皖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