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尧家林文化遗址 相关信息共 7500
文庙遗址
文庙遗址
2023-09-02
文庙遗址黉宫,亦称学宫、孔庙,明正德五年(1510年)建于城东门外,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知州陈世瞻迁入城内东隅。清咸丰六年(1856年)道宪,知州武卫会同团绅迁于今地(现县文工团驻地),有正殿、后殿、泮池、五框、乡贤名宦祠等
扫帚墩烽火台遗址
扫帚墩烽火台遗址
2023-04-18
扫帚墩烽火台遗址位于会宁县平头川镇马路村上咀社东扫帚墩山顶。扫帚墩烽火台遗址为第五批会宁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烽火台中心为基点,四周向外延伸20米。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外四周向外延伸50米,扫帚墩烽火台遗址,扫帚墩烽火台遗址简介,扫帚墩烽火台遗址
荷田寨上遗址
荷田寨上遗址
2023-04-07
寨上遗址位于富里镇荷田村国堂组,年代为?清。2012年1月12日,醴陵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醴陵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四向各至遗址边缘外80米处。建设控制地带:四向各至保护范围外50米处,荷田寨上遗址,荷田寨上遗址简介,荷田寨上遗址株洲市醴陵市荷田寨
青岛傅家埠山水果品观光园
青岛傅埠山水果品观光园
2023-05-02
埠山水果品观光园位于青岛市城阳区惜福镇街道傅埠社区,占地4000亩,其中桃树1200亩,葡萄750亩,杏树650亩,大枣320亩,其它树种680亩。树种较丰,品种优良,如大红袍、城阳大仙桃、寒露蜜桃、中华寿桃、佐世杏、巨峰葡萄、崂山小脆枣等等
吴氏家庙与崇本学校
吴氏庙与崇本学校
2023-03-24
名称:吴氏庙时代:明万历至民国初地址:南昌县岗上镇蚕石村位于南昌县岗上镇蚕石村的吴氏庙,是岗上镇蚕石村吴姓村民的祖庙。该建筑为明万历年间始建,其中第三进为民国五年(1916年)重修
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简介
2023-12-29
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简介:景点简介:在景区的观景台可眺望海棠湾、蜈支洲岛、南湾猴岛。呀诺达雨林谷以美国电瓶车、生态栈道、飞瀑索道、高品质旅游巴士环绕成18公里长的园区通道,由蓝月谷和梦幻谷两个区域组成。雨林谷内生长着大量的原始森林和次森林,包容了绞杀现象、空中
高山古城遗址
高山古城遗址
2023-05-08
高山古城遗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原三岔镇赵庵村古城埂。中文名:高山古城遗址地理位置:四川省大邑县所处时代:新石器时代至商周编号:801291129保护级别: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下毕遗址
下毕遗址
2023-04-01
下毕遗址:位于含山县清溪镇巨兴社区下毕村自然村东南约150米处。时代为商周时期。2015年6月5日,下毕遗址被公布为马鞍山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本体外10米
杜鹃城遗址
杜鹃城遗址
2023-10-29
杜鹃城遗址位于县城北外崇兴乡境内,距县城约1里。为全国名胜古迹之一,已载入《中国名胜词典》。1985年被列为成都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北面尚存城垣遗迹,状似浅岗,长数百米,高低起伏,断续可见,最高处距平地约5米
徐家场遗址
徐家场遗址
2023-10-15
徐家场遗址位于天门市石河镇徐家场村东50米,西周遗址。面积约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5米左右。暴露出红烧土。采集陶片以泥质灰陶为主,夹砂红陶次之,纹饰有绳纹,器形有罐、鬲等。(第一批)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嫩江水师营遗址
嫩江水师营遗址
2023-05-17
清代水师营遗址位于嫩江左岸、墨尔根乡北大营村北,与村屯相连。该址建于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有营盘遗址4个,其形状、面积相同:每个营盘南北长40丈、东西宽35丈,呈长方形,均设南北2门。各营盘间距300米,成双行平行交错排列
陈桥村遗址
陈桥村遗址
2023-06-23
陈桥村遗址位于潮州市湘桥区陈桥村沟北。年代为新石器时代中期。遗址面积300平方米。1957年发现。堆积中含大量的牡蛎、蛤的壳体。有10个个体的人骨,多染红色,应属墓葬遗存,还有相当数量的牛、鹿、猪等动物骨骼,似为家养
向南村遗址
向南村遗址
2023-06-02
向南村遗址位于深圳市南山区蛇口半岛的连岛沙堤上,现已辟为街区。年代为商时期。遗址面积约1万平方米。1996年发掘1030平方米。文化层最厚1.6米。部分堆积含蚌壳。遗迹有红烧土及一堆石块,大致成圆形。遗物有陶器、石器和骨、角器
湖南银矿遗址
湖南银矿遗址
2023-07-26
湖南银矿遗址位于衢江区湖南镇湖南村项家村对面山前峦中。据《嘉庆一统志》载:南山银矿,所出银矿,唐元和四年(809年)废,五代吴越钱氏复开仍闭。南山即今衢州市衢江区湖南镇,该遗址2011年1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黑山遗址
东黑山遗址
2023-07-02
时代:战国、汉东黑山遗址位于河北省徐水县大王店乡东黑山村村南,南北长约800米,东西宽1200米,处于丘陵山地向平原的过渡地带。南水北调天津干渠的渠线从遗址中、北部贯穿而过,发掘面积5200平方米。时代有战国、两汉、唐、宋、金、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