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山丹乡 相关景点共 7500
辽代武安州城址
辽代武安州城址
2023-07-11
辽代武安州城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丰收南塔村,北临饮马河,南近高台地,饮马河系叫来河的一个支流,东西流向,两岸多冲积的扇面形第一级台地。城址便坐落在河之右岸一级台地上。这处遗址于1996年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全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萨仁诺尔旅游度假区
萨仁诺尔旅游度假区
2023-07-11
萨仁诺尔旅游度假区位于敖汉旗萨力巴境内,萨仁诺尔旅游度假区现有四处景观,分别是:三十二连山、月牙湖、城子山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鸭鸡山。三十二连山是著名的生态示范区,行行条桑迎风摇曳、道道梯田依山展姿、排排鱼鳞坑鳞次栉比,山风飒飒,树影婆娑
常素庙
常素庙
2023-07-10
常素庙位于乌中旗宏丰,建于民国22年(1933年)。常素庙为汉式庙宇,砖木结构,四合头庙院。主殿瓦脊,飞檐、斗拱、藻井,雕梁画栋,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正面是殿,东西两侧为房,是境内规模最大的一座汉佛教寺庙
壁头遗址
壁头遗址
2023-07-09
壁头遗址壁头遗址(第一批省保)时代:新石器地址:长治市西北10公里小常壁头村西漳河东岸遗址地表上散布着大量的陶片,其面积约3万平方米。1956年调查发现,壁头村村西断壁上暴露有灰色泥质夹砂绳纹和蓝纹陶片
上村遗址
上村遗址
2023-07-08
上村遗址上村遗址(第二批省保)时代:商、周地址:洪洞县城西25公里双昌遗址面积为东西1000米,南北800米。1984年考古工作者曾对遗址作了全面的专题调查和试掘。揭露的遗迹有灰坑,出土的遗物有铜器和陶器。1986年又在遗址中采集到一些陶器残片
腰东汉墓群
腰东汉墓群
2023-07-08
腰东汉墓群腰东汉墓群(第三批省保)时代:汉地址:蒲县西坪垣腰东村村北墓区东西约500米,南北约1000米,总面积0.5平方公里。五、六十年代曾先后发现过几十座墓葬。发掘过墓葬一座,清理出石棺1副,石棺为红砂石,经过打磨拼砌而成,做工较粗糙
东许三清庙献殿
东许三清庙献殿
2023-07-08
东许三清庙献殿时代:元地址:山西临汾曲沃县安居东许村级别:第七批国保东许三清庙现存献殿为元代建筑,现为一家超市所占,保存状况令人堪忧,由于屋顶漏雨严重,屋顶上方架起钢瓦遮挡。屋内的梁架,已成石膏吊顶,什么也看不到
静升古镇
静升古镇
2023-07-08
东眺绵山,西望汾河,北与介休接壤,南与本县马和交错。周边沟壑纵横,层层梯田,海拔900余米。其地形有似双乳,高不露风,低不失水。土地肥美,物产富庶。可谓占尽了祥和山色田园之风水宝地
西沟七品院
西沟七品院
2023-07-06
西沟七品院,位于宁武县迭台寺的西沟村中。坐北朝南。东西21米,南北41米,占地面积约880平方米。清代建筑,二进院布局,现存房屋6栋。一院内分为东西两个小院,小院内北房为二层木楼,面宽三间,进深四椽,硬山顶,五檩前廊式结构,檐下有装饰性斗栱,南房三间
射虎川二喇嘛僧舍
射虎川二喇嘛僧舍
2023-07-06
射虎川二喇嘛僧舍,位于五台县石咀射虎川村台麓寺西南角。二喇嘛本名依什棒搓,为黄庙台麓寺主持。在清末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时,曾代表清政府同八国联军德国统帅默什拉进行谈判,并签订了停战合约。僧舍为清代建筑,坐西朝东,占地面积85平方米
国都殿村关帝庙
国都殿村关帝庙
2023-07-06
国都殿村关帝庙,位于五台县陈家庄国都殿村。坐北向南,占地面积325平方米。关帝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前出廊,悬山顶。石砌台基,台阶九步。本雕雀替,大斗左右伸出花牙子,当心间隔扇,两尽间窗。殿内存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绘的三国演义壁画59平方米
东峡文笔塔
东峡文笔塔
2023-07-06
东峡文笔塔,位于五台县蒋坊东峡村东南400米出的土梁上。清代建筑。塔基座呈圆形,用自然石砌筑,高3.5米,径2.7米,占地面积7.3平方米。上部砖筑六边形塔,西北方砖碹洞室,供新塑的文昌爷。六边形之上砖筑圆锥形塔尖,刹用青石雕笔尖状
居士山北堡址
居士山北堡址
2023-07-05
居士山北堡,位于定襄县南王尧头村西约1000米居士山。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主体结构为清代建筑。坐北朝南,东西宽18米,南北长21米,占地面积378平方米。堡平面呈方形,正面建石砌窑洞3孔,上悬观音殿匾额,东西两侧各建石窑洞1孔,分别为关帝殿和雷公殿
山阴三圣寺
山阴三圣寺
2023-07-05
位于山阴县合盛堡杨智庄村中,坐北朝南,东西宽31.5米,南北长35米,占地面积1102.5平方米。始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清代遗构。现存建筑有大殿、乐楼、山门,山门之上建鼓楼,钟楼残毁。大殿面宽五间,进深四椽,前接一椽为廊,单檐硬山顶,筒板瓦覆盖
山阴千佛寺
山阴千佛寺
2023-07-05
千佛寺位于山阴县下喇叭榆树洼村西南3公里处。有佛龛55个,佛龛里有数百个姿态各异、大小不同的佛像,故名千佛寺。创建年代大约在北魏,崖壁上有明嘉靖年间的石刻,题为:耸岌高峰极翠峦,白云洞里最堪观。千佛崖下西方境,别是人间一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