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山西冷门旅游文化古交仙人坪前斧柯悬泉寺天柱山饮马池 相关信息共 7500 条
兴国金斗山寺
2023-08-14
金斗山寺位于兴国县长冈乡石燕村东南1.2公里处,东经度25,北纬26度18,经县城红军大桥8公里.古寺名为金斗山寺,传说三面环水,在汉魏时就有卢禅师云游至此,谓其为佛家风水宝地,于是上山坐禅,悟成佛道,九年后不知所综.后人于卢禅师学佛处名为卢禅岩,至今卢禅师学
九华山化城寺
2023-07-29
化城寺建于高山盆地,南对芙蓉峰,北倚白云山,东邻东崖,西接神光领岭,四面环绕如城,古人有内外峰围涌玉莲)之称。每当红日西沉,白云归岫,蒲牢一击,鲸铿徐应。这就是九华山十景之一的化城晚钟。化城寺原有大钟一口,重约万余斤,但已毁于兵燹
遂溪毗卢寺
2023-06-29
毗卢寺建于民国24年,座落在河头圩西南。寺上三间是宝殿,下三间是伽蓝殿,两边有三间伙房。1949年机慧如师在此降机,建起一座经堂。1951年区政府在该寺办河头小学至今。此外还有建于清代道光年间的城月圩天华庵,建于民国初期的附城乡东圩玉泉庵等
四女寺水利枢纽风景区
2023-03-08
四女寺水利枢纽风景区.位于武城县东北滕庄镇四女寺村北卫运河上,西接德城,北连故城,可谓两县一区交界处.该工程竣工于1958年,设计流量为每秒1250立方米,校核流量为1680立方米.由南进洪闸(原称减河进洪闸),北进洪闸(岔河进洪闸),节制闸,船闸等建筑物组成
磁县塔院寺
2023-12-04
磁州塔院寺又称白塔寺,位于河北省磁县城东北十公里白塔村,东连山东,南与河南接壤,四方风水甚佳,八方景致奇特。据史料记载,塔院寺始建于东汉,是我国平原地区最早、最大、最宏伟的古寺院之一。东汉永平十一年,汉明帝从西域请来高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在京都洛阳建白马寺
南京毗卢寺
2023-11-03
南京毗卢寺如我督两江,为你造庵,清同治年间,湘军首领曾国荃在南岳衡山游览时,与海峰法师的这句戏约竟成就了一代金陵名刹毗卢寺。光绪十年(1884年)升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荃,不忘履行自己的诺言,他号令手下湘军诸将捐献巨资,从南岳衡山运来香木
苏杭旅游攻略五日游
2025-02-24
自古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的真谛相信每个人心里都非常清楚,作为一个喜欢江南文化的人来说,这种与生俱来的感悟和体验都是不错的,下面给大家分享苏杭旅游攻略五日游。
苍溪临江寺
2023-09-19
临江寺位于县城西1公里处的嘉陵江西岸,因紧靠临江渡故名。唐广德元年(763)杜少陵送客至此渡并题《送客至苍溪放船归阆》一首。苍人为纪念诗圣此行为之建亭,并在亭东刻放船台三字。南宋诗人陆游北上南郑游此亭,题留最忆苍溪县,送客一亭绿句
源浦寺
2023-08-02
源浦寺,也称源浦禅寺,原属于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五横乡五横村庵涯,2005年5月13日,国务院(国函200538号)批准调整安庆市部分行政区划:安庆市郊区更名为安庆市宜秀区,将怀宁县的大龙山镇、五横乡和桐城市的罗岭镇划归宜秀区管辖。自此重新划归为安庆市宜秀区
绥宁普照寺
2023-06-15
普照寺初建于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系青坡里(今析为联民、麻塘、枫木团、河口、竹舟江5个乡)黄皈依师募化创建。嘉庆二十二年(1817),青坡里劝首杨通鉴、李元芳约请绥宁人蓝绍裘、莫中立、杨通义总理其事,在周围诸县募捐,得银3000两,进行大规模改建
铁女寺
2023-06-08
铁女寺位于古城内江陵中学西侧一小巷深处,始建于唐贞观年间。据传该寺的修建与一段辛酸感人的传说有关.相传唐代荆州有位分管冶铁的官史孙坤,家有两个如花似玉的妙龄女儿,其上司垂涎甚久,欲霸为妾。孙铁官及二女不从,于是其上司恼羞成怒,借故加罪于孙铁官,使其锒铛入狱
胜光寺
2023-05-05
胜光寺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户县苍游镇什王村北的眉坞岭上。南眺巍峨起伏的终南群山,北望渭水之滨的活土良田,寺院气势恢宏,庄严肃穆。院外松柏葱笼青翠,院内花草繁茂相葳,空气水土不服清新,寺院而不失交通便捷,距西安市中心仅30公里,在什王村下公交车步行片刻即到
►山西民俗博物馆来了一堆新宝贝,一个“陈小醋”惊艳了所有人!
2023-11-14
►山西民俗博物馆来了一堆新宝贝,一个陈小醋惊艳了所有人!:昨天是国际博物馆日太原人知道吗?这次山西民俗博物馆趁着国际博物馆日举办了首届彩虹种子文创集市为全省的文创企业和个人搭建了平台也给了太原人一个近距离接触文创产品的机会太原人快看!咱太原人最熟悉的陈小醋和一
莲溪寺
2023-11-08
莲溪寺是武汉市目前唯一的一座佛教女众丛林。它创建于元末明初,原址位于武昌中和门(今起义门)外绿瓦窑地方。当时传戒挂单,香火旺盛,为十方之丛林,明末全部被毁。清康熙年间由法融长老在现址重建,1856年(咸丰六年)又毁于战火,仅存碑记于荒基山场
伏龙寺
2023-05-18
伏龙寺始建于唐咸通三年(862年)。当时伏龙山四周皆海,鉴诸禅师发现此山状如蛟龙,云浮雾缭,并离南边的大陆和达蓬山不远,便看上了这块能兴旺佛业的风水宝地。于是系缆攀缘,凭着一个佛门弟子对信仰的执著,风餐露宿,披荆斩棘,终使一座宝刹耸立于山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