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山西督军府旧址 相关特产共 674
景德镇影青刻花瓷
景德镇影青刻花瓷
2023-09-27
据《江西通志》记载:宋景德中置镇,始遣官制贡京师,应宫之需,命陶工书建年‘景德’于器。景德镇遂由此得名,瓷器业也随之而兴盛起来,晶莹夺目的影青刻花瓷,就是在这时
虎贝黄家蒸笼
虎贝黄家蒸笼
2023-09-18
虎贝黄家蒸笼:黄家蒸笼是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虎贝乡黄家村祖传的传统工艺艺术产品,由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熟洋村人黄一发明始创,至今有900多年悠久历史,黄家蒸笼的制作工艺是柳杉片手缚技艺的典型遗存,在全国民间手工艺中独树一帜,仍一脉相承,堪称民间传统手工艺
白城紫皮大蒜
白城紫皮大蒜
2023-08-22
它的主要产地是金代上京会宁城池遗址内外,阿什河乡的白城、南城、双城、新城四个村。蒜质尤以白城城内产的为最佳。阿城白城地区种蒜已有800年历史,阿城蒜因蒜瓣整齐、蒜汁黏稠、辣中带
二毛皮
二毛皮
2023-07-31
清朝乾隆年间,二毛皮裘皮闻名,《宁夏
黄陵搅团
黄陵搅团
2023-07-26
黄陵搅团:搅团是西地区的农家饭。搅团要好,72搅。做搅团不难,只是很费劲,一手端面粉,一手拿擀面杖,把面粉均匀地倒入开水锅里,同时不停地搅拌,搅至没有干面粉为至,然后注入一定量的开水,用擀面杖划成一团一团的,待烧开冒泡时,用力搅拌,直至均匀无小颗粒。第二次注
关中搅团
关中搅团
2023-07-25
关中搅团:搅团是西地区的农家饭。因通过搅打使面粉成熟凝固为团而得名。又因其易消化、不耐饥,被人们戏称为哄上坡。制作搅团原用荞麦面粉,后因荞麦产量低,种植少,加上20世纪60年代初三年自然灾害造成的细粮短缺,农村多食用玉米面,农妇们就在粗粮细作上动脑筋,用苞谷
理塘银器
理塘银器
2023-07-07
康熙二十一年(1662年)云南鹤庆一位段氏的银匠来到理塘,开办了一家银铺专门打制银器,由于段氏聪明好
木耳圪贝
木耳圪贝
2023-12-12
木耳圪贝:木耳圪贝是山西晋城有上百年历史的汉族名吃,是十大碗宴席中的头道菜,因制法特殊在当地广为流传。烧上一锅水,把准备好的食材都放进去,锅开了掉点香油散点芝麻就可以出锅了,用筷子捞上一些半透明的、类似凉粉一类的淀粉类制品,其色泽洁白清亮,柔软利口,汤味清香。
象形拼盘
象形拼盘
2023-11-17
据说是山西河东的一个尼姑创制,清代末年由湖南一位姓邓的厨师传入广州。像形拼盘,经不断发展创新,形成了冷拼、热拼、炸拼、烧拼、扒拼、酿拼等花式。近年来有以羊城八景命名的八景席,如双桥飞鸽、鹅潭月影、红菱四脯、珠江酥蚝等,情景交融,
张官南果梨
张官南果梨
2023-08-16
该梨以其色泽鲜艳、果肉细腻、爽口多汁、风味香浓而深受国内外友人赞誉,素有梨中之王美称,是不可多得的能与新疆库尔勒香梨、山西以及原产于日本的水晶梨等诸多梨中珍品相媲美的稀有梨种。南果梨果实呈圆形或扁圆形,外形美观,平均单果重58克。
塔城精制陈醋
塔城精制陈醋
2023-08-16
据传,塔陈精制陈醋始行于清康熙年间,后由移民喀左的山西移民传入制醋技术后发展而成,迄今为止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塔城精制陈醋以颗粒饱满的
晋祠大米
晋祠大米
2023-08-13
晋祠大米:晋祠大米产于太原晋祠乡一带,是山西大米中的优质品种。这种大米晶莹饱满,呈半透明状,米色微褐。做出饭来颗粒分明,香气四溢。生产晋祠大米的稻田,是晋祠难老泉水浇地,含有多种矿物质。产于太原晋祠镇一带,这种大米,颗粒长,个头大,外形晶莹饱满,呈半透明状,米
肉罐肉
肉罐肉
2023-08-12
宋、元时期,有个陶瓷世家的乔氏,从陕西西安龙桥迁到山西高平的桥沟,发展陶瓷业。经多年选择,乔氏发现阳城县东五华里的猴子腰村陶瓷资源十分丰富,便建
保德红枣
保德红枣
2023-08-11
保德红枣:保德红枣的主要品种是油枣,是山西省名枣之一,栽培历史悠久。1963年,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太谷果树研究所,根据冯玉和家谱考究保德枣树栽培史约有1100余年。保德县产枣区,集中在沿黄河的冯家川、神山、杨家湾、韩家川等村一带。以冯家川所产者为最佳。故流传着口
保德羊杂碎
保德羊杂碎
2023-08-11
保德羊杂碎:山西特产—保德羊杂碎,保德羊杂碎首先在选羊上很讲究,要选上等的山羊。在配料上也很有一套,据说烧羊杂碎都是在夜间,老板要偷偷的放十几味中药和数种调料,至于加的什么,那绝对是秘密。在煮的火候上也要掌握的非常好,过了有些腻,欠了不适口,要不温不火,恰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