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山西督军府旧址 相关特产共 674
郭八火烧
郭八火烧
2023-08-02
因他从顺天学艺而来,堂号首取天字,并希望买卖兴隆,又取兴字,故立店铺字号为天兴火烧铺。郭致忠小名叫郭
荞面饸饹
荞面饸饹
2023-12-31
荞面饸饹:荞面饸饹是北方面食三绝之一,与兰州拉面、山西刀削面齐名。饸饹,因多用荞麦面制成,比较固定的叫法是荞面饸饹。饸饹,古称河漏。饸饹主料除荞麦面粉外,还有食用碱和食盐。饸饹,古代称之为河漏。元代农学家王祯《农书,荞麦》:北方山后,诸郡多种,治去皮壳,磨而成
承德荞面河漏
承德荞面河漏
2023-12-10
承德荞面河漏:荞面河漏是北方面食三绝之一,与北京抻面、山西刀削面齐名。荞面是承德地区特别是坝上的传统作物,用它作成的面食有特殊风味,滑润而又耐嚼。锅中把水烧沸,河漏钉子漏放在锅沿上,和好荞面填进钉子漏内,然后加压,荞面从漏底许多小眼0来落在锅中沸水里,熟后捞出
鸡鸭和乐
鸡鸭和乐
2023-10-09
鸡鸭和乐:和乐是潍坊传统名吃,据说起源于山西、陕西,后经北京传至潍坊,由历史上的河漏演变而来。河漏是用荞麦面在密凿细孔的河漏床上压出的面条,本是农家日常食品。潍坊人对此作了改进,用小麦代替荞麦面,并配以鸡鸭肉、憨肉和小调料的卤子,用期谐音取名和乐,因卤子以鸡鸭
繁峙疤饼
繁峙疤饼
2023-08-12
繁峙疤饼:繁峙疤饼,是山西别具一格的特色风味饼食,名闻遐迩。因饼上遍布疤痕而得名,亦名籽饼,始制于明代。其用料有白面、戎油、白糖、鸡蛋及苏打等。制作时将和好的面擀成直径半尺左右的薄饼,烘烤在铁锅内。在铁锅内铺一层碰砂,放一层饼,进行烘烙。熟后的圆饼呈金黄色,面
羊杂
羊杂
2023-08-09
羊杂:羊杂羊杂割,为山西的一种地方小吃。据传,山西人吃杂割始于元朝,杂割一名还是忽必烈之母所赐。元世祖忽必烈由晋地入中原,路经曲沃县时,其母庄圣太后染疾,曲沃名医许国桢为其诊治痊愈,成为忽必烈之母的宠信御医。许母韩氏善主厨,随其子侍奉庄圣太后。韩氏见蒙古人吃羊
三池削面
三池削面
2023-12-28
三池削面与山西削面不同,原料选用荞面而不是麦面;削面的刀用平刀,削出的面条长、薄厚均匀,而不是那种中间大、两头尖的面鱼鱼;盛面不用碗而用平盘。三池削面可按食者的不同要求削出宽窄薄厚各有差异的不同品种。入锅煮熟装盘
沁州檀山皇
沁州檀山皇
2023-08-09
沁州檀山皇:沁州檀山皇小米产于山西沁县檀山村,原名檀山爬坡糙谷米。清朝年间,沁州人吴王典在朝庭做阁老官,他将家乡的糙谷米带到皇宫奉献康熙皇帝时,把糙谷米改叫沁州黄。由此,檀山就成为历代贡品沁州黄小米品种栽培和传播的发源地。传说,很久以前,沁州大地发生了大旱,土
壶关羊汤
壶关羊汤
2023-08-09
它同我省雁北一带的羊杂割汤,晋南一带的羊汤泡馍,称之为山西羊汤三大流派。壶关羊汤为全羊汤:头蹄下水胡椒粉,水饺丸子加炖肉,正是荤素干汤巧调配,一碗汤里有全羊。因其营养丰富,民间有冬天喝羊汤
高平丝绸
高平丝绸
2023-08-08
高平丝绸:中国是丝绸圣地,丝绸的源渊产地就在山西高平。泫水是缫丝的首创地,它便在高平市西北山区的泫谷,具体是发源于西珏山簏的泫水河。新中国早期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说:高平最早叫泫氏县,那里有条河叫泫水,泫水河畔是我国丝绸的发祥地。高平丝绸以晋东南特产优质蚕丝为原
关岭牛
关岭牛
2023-07-08
此牛因体型适度、寿命长和行动便捷,与陕西秦川牛、山西晋南牛等列为全国五大名牛。地域范围关岭牛
糟蛋
糟蛋
2023-12-05
糟蛋:习称叙糟蛋,为清同治中(1860年左右)今市郊菜坝乡张竹君所创制,是将鸭蛋浸泡于配好作料的醪糟甜酒汁中一至三年而成。其传统生产工艺要经过3个阶段和10道工序,主要品类有南糟蛋、大众糟蛋、陈年糟蛋三种。糟蛋的主要特点是蛋质细嫩柔和、蛋黄殷红、蛋白橙黄、醇
保宁醋
保宁醋
2023-12-01
保宁醋:保宁醋厂生产的保宁牌醋是我国传统佐餐、调味品,系中国四大名醋之一,因产地阆中为历史上保宁所在地而得名。1915年保宁醋即获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奖。保宁醋以麸皮、大米、小麦为主要原料,采用古传秘方配置60多钟药材制曲发酵,取松华井泉水精酿而成,酸中
炒三不沾
炒三不沾
2023-10-12
清乾隆皇帝南巡,路经彰德,知府献膳,其中就有炒三不沾。乾隆食后大悦,立即令人记下此菜的制法。从此炒三不沾传至皇宫,成为宫中名菜。后来,不少厨师
高桩馍馍
高桩馍馍
2023-10-03
济南经营高桩馍馍的店家很多,清末、民初时,就有几家馍馍铺,其中较为有名的是辛亥革命时期在城里东大街的同复昌,在西关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