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山西绛县绛北大峡谷游记 相关景点共 1840
临山风光
临山风光
2023-08-25
在此诗的小注中对临城还作了解释:临城,周四里,在临山西
泰山竹林寺
泰山竹林寺
2023-08-22
在泰山西溪谷中,黑龙潭的上边,今长寿桥东北,原来有一座寺,叫竹林寺,又名悬云寺。这里风景宜人,寺的周围翠竹青青,松柏苍郁,溪水潺潺,曲径通幽,风景十分秀美。向有小径沿山,清流夹道,蟠曲羊肠,景随步换之誉。据说竹林寺是泰山古刹,建修年代无考,自唐以后屡兴屡废
泰山白龙池
泰山白龙池
2023-08-22
白龙池在泰山西溪,从黑龙潭瀑布下来的溪水哗哗而流,经玄圭石时,河水突然来了一个直角拐弯,拐得那么急迫,两座大石夹岸,河道促狭之际迫然变窄,平缓的水流不甘缚于狭窄的河床,便喷云吐沫,溅起白花花的水浪,顺自然倾斜的大石板飞流直下,直奔铜锣湾
龙母山风景名胜区
龙母山风景名胜区
2023-07-23
龙母山风景名胜区龙母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海游镇叶家村,在湫水山东北麓,距县城18千米,面积约3平方千米,南到龙头岗,北到叶家村西面的园里溪旁,东到仙人山山脚,西到山西殿遗址。主要包括园里溪上游、鬼叫坑、火仙岩、石笋峰、龙头岗、积翠谷等景区,大小景点30个左右
柳氏民居
柳氏民居
2023-03-01
柳氏民居,位于山西晋城市沁水县西文兴村,是为唐代大诗人柳宗元的后人祖籍沁水的陕西华昌府通判柳遇春修建的故居。创建于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院中一石牌坊迎风板上尚存有楷书题迹:明嘉靖二十九年庚戌冬十月立。从现存民居建筑形制、风格上看,清代屡有修葺、增建
长清莲花洞石窟
长清莲花洞石窟
2023-11-10
长清莲花洞石窟,泰山西北麓五峰山西聚仙峰西侧峭壁上莲花洞石窟窟高3米,外砌券拱门,额置天启六年五月圣佛莲花洞题刻。窟内正壁雕一佛二僧二菩萨,四壁及拱门两侧雕小佛242尊,窟顶藻井雕莲花。洞外东石壁雕小佛10余尊
紫金庵
紫金庵
2023-11-04
坐落在洞庭东山西卯坞内,始创于唐代,清代重修。主要建筑虽仅为一殿一堂,但它因有南宋民间雕塑名手雷潮夫妇塑的精神超忽,呼之欲活的罗汉像而声名远扬。中文名:紫金庵地理位置: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碧螺村西坞紫金庵内开放时间:8:0017:00景点级别:AAAA级门票价格
昌荣木塔
昌荣木塔
2023-07-19
一提起木塔,人们往往想到山西的应县木塔或者是甘肃的张液木塔。其实我的故乡昌荣木塔也算是深藏深闺人不识了。据史册记载,唐朝长庆年间(821年——824年),德道高僧德信禅师云游到被唐王李世民敕封为大民李姓聚居的东海海防重地镇(古称唐营),看到这地方不但物产丰饶
普净寺
普净寺
2023-07-08
介绍:普净寺在山西襄汾县城西南30公里史壁村。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元、明遗物。山门三间,天王殿五间,悬山式。菩萨殿五间内柱设在前槽,依柱筑扇面墙一道,墙前为观音菩萨和善财童子,丰润娴雅,两隅十八罗汉各具神态。墙后地藏、道敏、冥化端庄肃穆,十殿阎凝神对坐两侧
普慈寺白塔
普慈寺白塔
2023-07-07
白塔在山西太谷县城内西南隅普慈寺内。寺址原为白塔村,北齐时徙县址于此。寺创于晋泰始八年(公元272年),原名无边寺,北宋治平年间重修,改额普慈寺。北宋元佑五年(1090年)续修,寺中并建塔,高耸凌空,顶有尊胜石幢,垩久而白色不减,俗称白塔
浦城县金梅溪水利风景区
浦城县金梅溪水利风景区
2023-11-16
景区位置: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水北街镇东北部景区介绍:景区规划范围依托南浦溪支流岩鼻溪的部分干流和岩鼻溪支流际溪水域,含际岭行政村大部及东路行政村部分,该景区由际岭村已实施的美丽乡村景观和人文自然景观与东路村正规划实施的水帘洞峡谷漂流项目构成
云蒙峡拓展基地
云蒙峡拓展基地
2023-11-02
整个景区是以雄险而曲折的西北东南向峡谷为主轴,可观赏坠石劈成的水门清溪和含碧潭、骆驼峰奇景
三清山三洞口
三清山三洞口
2023-10-30
三洞口景区位于西海岸景区的山脚下,是三清山和怀玉山之间的峡谷地带。主要包括八际村、上黄旦村、下黄旦村三个自然村。其中上黄旦村有古山道直插梯云岭景区。该景区水资源景观出色,最大看点是八际村的十八龙潭瀑布群,这里潭瀑众多,水质非常清冽
石淙会饮
石淙会饮
2023-10-19
嵩山东南部的西刘碑村外,有一条转向西流的小河,流过狭窄的溪涧以后,豁然开朗,展现出百米左右宽,l000多米长的东西长峡谷。因两岸石壁高耸,险峻如削,怪石嶙峋,涧中有巨石,两岸多洞穴,水击石响,淙淙有声,故名石淙河。涧中有一碧潭,因形如车厢,被称为车厢潭
宝山石头城
宝山石头城
2023-04-27
宝山石头城位于丽江城北110公里的金沙江峡谷中,因百余户人家聚居在一座独立的蘑菇状巨石之上而得名。丽江宝山石头城纳西语称为拉伯鲁盘坞,意为宝山白石寨,城内瓦屋鳞鳞,巷道纵横,丽江纳西族居民辟岩建屋,房屋柱石和房沿石均随势打成,古朴自然,奇绝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