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岩寺通济桥 相关景点共 7500
五竹寺
五竹
2023-10-07
五竹在县城西南15公里处,是明朝建文皇帝西逃之遗臣郭节隐居修禅的地方。旧传郭节移五彩竹于禅院,自号五竹僧,故山以得名。山上红岩绿筱,万松大观,石窟寺庙,傍崖而建,松林深处,六月积雪不化,故有五竹积雪一景
泸县龙岩寺
泸县龙岩
2023-09-15
龙岩坐东向西,建于明代。原寺庙因文革期间毁坏,现存木结构戏楼1幢,主体基本完整;明万历十四年(1586)的叙三教堂丹择记石碑1通,碑保存基本完整;另两通石碑分别是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的武官禁示碑和清光绪年间的州正堂示碑,两碑均残
牛仙寺
牛仙
2023-09-12
牛仙摩崖造像集中在白龙村四组的山岭间,范围南北长约150米,宽约100米,山崖高约20米。据夹江县八十年代文物古迹普查时统计,整个摩崖造像的佛像群落共计有254龛,刻像达3400余尊,其数量现在成为了夹江县境内造像龛数最多、佛像尊数最多的石雕刻佛像艺术群落
灵谷寺无梁殿
灵谷无梁殿
2023-11-03
灵谷在钟山东南麓,中山陵以东,相距约1.5公里。其前身名开善,建于独龙阜上,是南朝梁武帝萧衍为安葬名僧宝志的遗骨所建,内不有宝公塔。至明代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为在独龙阜上建造明孝陵,遂将和塔迁移至此,并改名灵谷禅寺
南京高座寺
南京高座
2023-10-27
高座位于南京城南中华门外的雨花台。始建于东晋初年,原名为甘露寺。据《金陵梵刹志》记载,东晋初年,西域沙门尸梨密多罗南渡来游建康,为丞相王导所敬重,于是在该寺讲经说法。由于他讲经时坐在高处,被人尊称为高座道人,时人于是也以高座为
庄河双泉寺
庄河双泉
2023-05-21
距庄河冰峪沟国家级风景区约有10公里的庄河市大营镇德胜村,村东南横卧着翠绿的青龙山,清澈的英那河在山边缓缓流过,一座历史悠久的双泉就坐落在青龙山下的两道清泉旁。这座双泉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1516年),尚存的一块刻有年号的残碑上可以见证
悟真西寺
悟真西
2023-05-05
悟真西院内大雄宝殿飞梁画栋,殿内18米长的泥胎大卧佛雕塑,神态安然、佛光辉映,两边山墙上的雕塑精巧细致,色泽鲜艳,再现了佛教文化的恢宏与博大。悟真西乘车路线:(1)西安火车站乘西安→蓝田高速,换车至景区;(2)西安体育场乘926路公交,换车至景区
湘潭关圣寺
湘潭关圣
2023-06-12
湘潭关圣时代为清。位于湖南省湘潭市平政路,关圣殿石构件的雕刻技巧具有很高的造诣。坐西朝东,由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等五省商民集资筹建,为一商民会馆。据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重修春秋阁碑记》载:创自国初,越年以来,略加修葺
温岭流庆寺
温岭流庆
2023-07-23
流庆位于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大溪镇潘郎流庆村五峰山南麓,始建于后晋天福三年(938),几经兴衰,民国时成为台州净土宗大寺院。坐北朝南,全面积约为20亩。中轴线上建筑均为1985年新建,现存民国重建的一个偏院,其台门为七开间单檐硬山楼屋,明间辟门
涞水庆华寺
涞水庆华
2023-07-02
涞水县龙宫山庆华座落在涞水县永阳镇北洛平村北的龙宫山山腰,据现存碑文记载,该寺始建于汉代,原寺院占山地数百亩,有树万余棵。其极盛时分上、中、下三院。(现只存上中两院),原寺院数十间,僧众百余人。是华北一带有名的古刹之一
平和三平寺
平和三平
2024-01-01
三平,是闽南著名的千年古刹,地处福建省漳州市属的平和县文峰镇境内,距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漳州市近五十公里,沈海复线高速公路在文峰镇文美村有个三平出入口。中文名:平和三平地址:福建省漳州市属的平和县文峰镇境作用:沟通我国和世界各国人民风景:山川绮丽多姿
北川广莲寺
北川广莲
2023-09-17
广莲位于北川羌族自治县禹里镇境内,前身是唐代就已修建的东岳宫。禹里镇是华夏人文始祖大禹的出生地,广莲是禹里镇著名的古迹之一,同时也是禹里镇关内12个村唯一的寺院它蕴积着丰富的大禹文化和佛教文化,具有独特的羌族地域文化特色
绵竹三溪寺
绵竹三溪
2023-09-16
绵竹三溪始建于北宋祥符年间,当年的开山祖师玉川长老眼光不凡,将寺庙建在这个环山面湖、清流翠帐之间,庙后背光山系大鹏山一脉跌顿而下,龙曲水绕沙聚球檐,虎转琴案。周八景奇绝可爱,参天楠木、银杏浓荫蔽日,将古寺笼罩于青幽之中
资中德纯寺
资中德纯
2023-09-15
德纯又名宁国,位于资中城北十里的栖神山下,始建于汉献帝建安五年(200)。武则天当政时期,禅宗高僧智诜法师住持于此,著有《虚融观》、《缘起》、《般若心经疏》等多本佛教著作,首尾三十余年,化道众生,成为既不是禅宗南派,也不是禅宗北派的剑南禅派的开山之祖
开善寺正殿
开善正殿
2023-09-12
开善正殿位于四川省荥经县城;开善现仅存的正殿建于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正殿平面呈正方形,面阔、进深各三间,均约14.5米,是典型的明代大木结构建筑。单檐歇山顶抬梁式木结构,八架椽屋用四柱,前后檐和山墙面均施斗拱,式样复杂,做工精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