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崛围山看红叶的最佳路线 相关景点共 7500
常熟兴福寺
常熟兴福寺
2023-10-21
兴福寺位于北郊虞山麓。南齐时由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为寺,初名大慈寺,梁大同三年(537年)改名兴福寺,唐咸通九年(868年)懿宗赐破兴福寺额。唐代诗人常建作《题破寺后禅院》诗后,寺名声更盛,历代文人名流题咏甚多。寺屡经兴废,文革中尽毁
三狮洞
三狮洞
2023-06-10
世传仙人王乔炼药于此,因名王仙山,又名王乔。《荆州记》:醴陵县东四十里,有大山,有三石室。室中有石床,石臼。父老相传,昔有道士学仙于此,即合金沙之臼云。傅熊湘曾在洞口题直径一尺余太石室四字
江阴礼敬禅寺
江阴礼敬禅寺
2023-05-20
礼敬禅寺位于江阴城东定北麓,与峰顶红塔庵遥相互应,寺院始建于宋代乾道年间。毁于元朝后期,明洪武元年复建,古属江阴宝池乡,现属观镇朝阳村。古人有诗赞曰:攀崖度峭壁,缘间入幽径,堂绝宽敞,金壁相辉映。古泉酿香雪,松风翳清磬,烦虑庶可袪,聊复此游泳
油草河景区
油草河景区
2023-10-23
油草河景区油草河发源于七曜北麓黄水森林公园大风堡自然保护区摩天坡,在石柱县境内流程42.9公里,经湖北省利川市境后在重庆万州龙驹注入长江。油草河是一条经冬不涸,清亮碧绿小河,河水清亮见石如晶莹透明碧玉,河边长满了绿油油水草,两岸是崇山峻岭、奇异石
独石仔洞穴遗址
独石仔洞穴遗址
2023-06-28
由于独石仔独自屹立于诸环抱中。故名为独石。独石仔洞穴,在东麓,是一个裂隙溶蚀形成高15米、宽28米、深40米山洞
青檀寺(云峰寺)
青檀寺(云峰寺)
2023-08-25
青檀寺位于枣庄市峄城西3.5千米,楚、汉两窄谷中,始建于唐代,为鲁南地区规模较大一座佛教寺院,是枣庄冠世榴园生态文化旅游区一个景点。青檀寺因寺内遍布青檀树、古青檀树数量惊人而闻名,该寺原名云峰寺,坐落在楚、汉两构成青檀峡谷之中,因峡谷中长满青檀树
四祖寺及四祖寺塔
四祖寺及四祖寺塔
2023-02-22
四祖寺位于鄂、赣、皖三省交界黄梅县城西约15公里双峰山腰,又名正觉院或西山寺。原专指佛教禅宗四祖大医禅师道信创建寺院。现泛指包括西山(又名破额、双峰)、毗卢塔、鲁班亭、灵润桥(俗称花桥)、碧玉流、传法洞、夹木石等景点在内禅宗圣迹
大安青龙湖
大安青龙湖
2023-10-13
青龙湖位于大安区胜利镇、团结乡之间,原系1954年修建青龙水库,占地4平方公里,集雨面10多平方公里,库容面积600多亩,库容水量206万立方米。因灌区内有坪塘80多口,石河堰数道,不仅给周围乡村万亩农田提供灌溉之利,而且依就势,造成曲水迤逦,波平浪静
卡若遗址
卡若遗址
2023-09-29
卡若遗址位于昌都地区行政地(昌都镇)以南约12公里处,澜沧江西岸卡若河出口二级阶地上,高出江面约60米,海拔3225米;东北紧邻214国道,西南500米处为今卡若村,南依扎日,北接子隆拉。卡若遗址面积约1万平方米,19781979年两次发掘
顺泸起义遗址
顺泸起义遗址
2023-09-18
顺泸起义遗址位于南充市果公园内。南充市人民政府于1983年3月8日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又于1988年在果公园顺泸起义誓师大会遗址建立起顺庆起义纪念室。1926年,为了打击反动派,牵制四川军阀出川东下危害武汉国民政府,中共四川省委领导了震撼全川顺泸起义
水尾塔
水尾塔
2023-08-13
水尾塔(世名文风塔),始建于明末(16321634)年间,山高约有3000米左右,塔建立于项上,塔有九层,每层高3米,全是山石建筑,塔地环境优美,青山碧水。每年九月九日重阳节,学生、老人们常登水尾山顶,观望塔宏伟建筑,欣赏水尾山景。
东湖石宕遗址
东湖石宕遗址
2023-07-21
东湖石宕遗址位于东湖箬篑北麓,紧邻浙东运河。自汉代起,当地相继至东湖一带凿山取石,至隋朝,越国公杨素为修越城罗城,大举开山取石。经千年鬼斧神凿,箬篑北麓遂成悬崖峭壁,奇潭深渊。​​​​信息来源:绍兴东湖景区
粮台山古城
粮台山古城
2023-07-16
粮台山位于穆棱市兴源镇东南,紧傍穆棱河北岸,是一处陡然突起石山,形似0伸入穆棱河饮水。兴源恰似坐落在龟身上,镇东西南北四座肢如龟之四足。粮台山居东西二中部,在一轴线上,各相距一公里半,呈二龙戏珠之势,乡民谓之风水宝地
鸡鸣寺
鸡鸣寺
2023-07-13
海丰鸡鸣寺,位于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北部莲花山森林管理区,距海丰县城13公里,在莲花与银瓶两环抱鸡心山上。始建于明崇祯六年(1633年),为高僧印真和尚向合邑缙绅商户募款所创建,原址在寺对面5里之莲花山下,因破晓时慈任常闻鸡心有公鸡啼鸣
开河寺石窟
开河寺石窟
2023-07-06
开河寺石窟开河寺石窟(第四批省保)时代:北魏地址:平定县岩会乡乱流村西魁头开河寺石窟位于平定县岩会乡乱流村西魁头洮河北岸山坡南麓断崖上。开凿于东魏至隋初,约在清末遭到破坏,几乎所有头像均被凿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