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川甘青大环线自驾游攻略 相关景点共 7500
长沙洋湖垸湿地公园
长沙洋湖垸湿地公园
2023-05-14
长沙洋湖垸湿地公园位于长沙西南部、洋湖国际生态新城内,是两型社会建设范围内的长沙河西先导区中的重点建设地区。北依岳麓山、东临湘江,地处连接长株潭的潇湘大道西侧,位于长沙市二环线和三环线之间,与湖南省人民政府隔江相望
香港文化名人大营救指挥部旧址(老隆福建会馆)
香港文化名人营救指挥部旧址(老隆福建会馆)
2023-06-20
香港文化名人营救指挥部旧址即福建会馆,位于龙川县老隆镇华新居委会华新路39号。建于清代的福建会馆,坐东南向西北。为清代在龙川县的闽籍商人投资兴建的同乡会会址。三进院落式布局,灰沙夯墙,硬山顶,灰瓦屋面,灰沙地面。面宽15米,深38米,建筑面积570平方米
新鹤人民抗日游击队大队部旧址(松山炮楼)
新鹤人民抗日游击队队部旧址(松山炮楼)
2023-05-25
松山炮楼,即新鹤人民抗日游击队部旧址,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司前镇白庙村松山里。炮楼建于中华民国初期,由村民梁世荣等兴建。1944年中共新鹤县委组建的人民武装——新鹤人民抗日游击大队在此成立,1945年在炮楼上抗击日伪军的进攻,安全撤退
小仙坛窑址(小仙坛青瓷窑址)
小仙坛窑址(小仙坛瓷窑址)
2023-07-21
小仙坛窑址位于上浦镇石浦村北200米曹娥江畔。小仙坛瓷窑遗址由小陆岙、小仙坛、大园坪三处窑址组成,是上虞东汉瓷窑分布的密集地,东西相距600米。遗址面积约800平方米,窑炉破坏严重。产品制作规整,质量甚高。器形以碗为主,兼有壶、洗、罐等
陇头寨
陇头寨
2023-09-24
梦里桃源•陇头寨陇头寨位于清溪办事处南部,距花溪中心区7公里,距岩古镇9公里,南桐路从西侧穿过,新建的南环线从东侧穿过,交通较为便利。寨子为南北山峰夹峙间的一块平坦谷地
封川二区峡耸乡农会旧址(景福宫)
二区峡耸乡农会旧址(景福宫)
2023-06-26
1926年8月,在景福宫建立峡耸乡农民协会,开展轰轰烈烈的农动。刘兴贤为委员长,执行委员会有黄汉达、陈拔廷、黄福谦。农会成立后,团结广大群众,充分发挥农民协会的作用,实行减租减息,落实国民政府的政策,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还成立农民自卫军
三华村徐氏大宗祠、默奄徐公祠
三华村徐氏宗祠、默奄徐公祠
2023-04-09
三华村徐氏宗祠、默奄徐公祠位于花都区新华街道三华村中华社,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北、西以相邻建筑的外墙边线为界,南至中华大街现状路北边线。建设控制地带:从文物本体的保护范围外缘外延约20米。
御帘东方军司令部旧址张氏大祖厝
御帘东方军司令部旧址张氏祖厝
2023-08-04
御帘东方军司令部旧址张氏祖厝位于明溪县夏阳乡御帘村,年代为1934年。简介:始建于明朝崇祯元年(1628),数年后因流寇焚毁,清康熙已末年(1679)重建。御帘村是土地革命时期东方战三明的主要集结地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敌后方
殷尚书坊及大司徒坊
殷尚书坊及司徒坊
2023-10-18
殷尚书坊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年),四柱三间三楼,开间12.2米,通高11.5米,额坊上刻尚书二字,落款为户部尚书前奉总督两广军务兼理粮饷盐法巡地方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殷正茂立。地址:歙县桂林乡殷家村
大硝洞古代炼硝遗址
硝洞古代炼硝遗址
2023-09-24
该遗址位于六盘水市钟山区月照乡小屯村,在省级风景区阿勒河景区内。形成于清康熙年间,洞口面临大河(乌江上游主流),高出河面约150米。洞穴为一个巨大的洞厅,全长在900米以上,平均宽约为100米,平均高60米左右。西洞口为进口,宽约150米,高50米左右
莒县聚宾阁人民公社大食堂
莒县聚宾阁人民公社食堂
2023-08-16
本店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饭菜,如:咸糊涂(免费品尝)现场烙面煎饼,地瓜面蒸包,豆腐渣以及现场自作卤水豆腐,味道纯正;六十年代的农家饭,贫下中农的日三餐。五六十年代老物件。既可以到客房休息,又可以到展厅小坐,内设古筝,钢琴,二胡,文房四宝品茗茶
黄河大铁牛(蒲津渡遗址博物馆)
黄河铁牛(蒲津渡遗址博物馆)
2023-03-14
蒲津渡遗址与蒲州故城遗址(第五批国保)时代:唐至明地址:永济市西约13公里处的蒲州古城西门外蒲津渡为黄河一渡口,河桥始建于春秋时期鲁昭公元年(前541年),唐开元十二年(724年),改建为铁索连舟固定式曲浮桥。因黄河改道,渡口废弃,被淤泥埋没
王坝田园风光
王坝田园风光
2023-10-08
王坝田园风光康县地处甘肃省东南部,陕、三省交汇地带。这里山川秀美,风光旖旎,千峰叠翠,万峡溢绿,悬泉飞瀑,百鸟鸣叫。
东莞黎氏大宗祠及古建筑群
东莞黎氏宗祠及古建筑群
2023-06-17
黎氏宗祠在中堂镇潢涌村,始建于南宋,最初是为了经念当时黎氏家族0的一位至孝之人,他因母病深重,于是割股和药,治好母病,传为佳话,并由县里申报朝庭,奉旨荣门,以建宗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