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川西康巴藏区稻城亚丁旅游攻略 相关特产共 2310 条
藏鞋
2023-07-12
藏鞋:牛皮做底,鞋帮用各色丝线或各色皮革、氆氇、金丝缎制成。藏鞋大致分为三种,即松巴鞋、嘎洛鞋和多札鞋。松巴鞋以花纹美丽而著称;嘎洛鞋美观、结实;多札鞋产于昌都。做鞋的手工业者多集中在拉萨、日喀则、昌都、泽当等地。
恩阳巴鱼儿
2023-07-07
恩阳巴鱼儿:恩阳巴鱼儿又名恩阳爬岩鳅,恩阳区特色水产品,因主产于巴中市恩阳区水流湍急、多砾石的山涧溪河中,故名恩阳巴鱼儿。恩阳境内溪流众多,水力资源资源丰富,水质优良。恩阳是典型的山区县,山地面积广,森林覆盖率达49.5%,生态植被保护完好,淡水养殖恩阳巴鱼儿
江孜藏毯
2023-07-12
江孜藏毯:藏毯之乡——江孜县江孜在西藏自治区南部、年楚河上游。该县手工业品以藏毯著名,故有藏毯之乡。
藏腰刀
2023-07-12
藏腰刀:藏腰刀有装饰、防身、生产、生活等用途。拉萨、拉孜、当雄、易贡等地的腰刀最为著名。一般是在铜质的刀鞘上镂刻龙、凤、虎、狮等图案,有的还点缀着宝石、玛瑙等装饰品,玲珑剔透、精巧细致。拉孜藏刀,刀口锋利,样式美观大方,坚固耐用,多年来畅销国内外(阿里)
迪庆藏猪
2023-07-10
迪庆藏猪:迪庆藏猪是云南迪庆的特产。迪庆藏猪,简称藏猪是典型的高原型猪种,是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优良猪种之一,系藏猪的一个重要类型。由于迪庆藏猪肉吃起来非常香,当地人都叫它为藏香猪,关于藏猪形成的历史记载很少,猪、羊、猫、犬、类型骡驴诸山及人家悉有之(南诏史事的
巴 梨
2023-10-10
巴梨:巴梨俗称洋梨,因果实状若丫腰葫芦故又名葫芦梨,是蓬莱传统的水果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巴梨风味独特,品质极佳,单果重200克左右,充分成熟后,果皮呈黄色,阳面有红晕,皮薄,肉乳白色,质细软而易溶,汁极多,无石细胞(不涩口),味浓甜芳香,含糖量高达15%。蓬莱
列巴
2023-08-15
列巴:列巴是俄文译音,是俄语里面的大面包,它是极富特色的欧式食品。在哈尔滨,很多食品的名称都沿用了俄文译名,小的俄式面包叫沙克,面包干叫苏克立等等。大列巴个头很大,直径最大时可达1尺(33厘米),重达三四千克,和半个篮球差不多大小,外壳硬硬的,其味道是甜中有酸
巴鱼
2023-06-18
巴鱼:巴鱼巴鱼体粗壮微扁,呈纺锤形,一般体长20~40厘米、体重150~400克。头大、前端细尖似圆锥形,眼大位高,口大,上下颌等长,各具一行细牙,犁骨和腭骨有牙。体被细小圆鳞,体背呈青黑色或深蓝色,体两侧胸鳍水平线以上有不规则的深蓝色虫蚀纹。腹部白而略带黄色
刚察藏羊
2023-07-28
刚察藏羊:刚察藏羊是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的特产。刚察藏羊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藏羊又称藏系羊,是我国三大原始绵羊品种之一。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青海是主要产区。刚察县位于青海湖北岸,隶属海北藏族自治州,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平均海拔3300.5米
巴州芦苇
2024-01-09
巴州芦苇:巴州是全国四大苇区之一。仅博斯腾湖就有芦苇58万亩,年产苇30万吨。除民用编织、盖房外,已成为造纸工业的重要原料。位于库尔勒新城区的博斯腾湖造纸厂以优质的博斯腾湖芦苇为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设计,年产机制纸1.7万吨。其中50克胶印书刊纸和碱法漂白苇浆
藏帽
2023-07-11
藏帽:藏帽由于西藏日照强,气候多变,还有风沙大的缘故,西藏群众都比较喜欢戴顶帽子。又根据不同的身分、性别和地区,戴不同形式的帽子,所以西藏的帽子种类繁多,式样各异。这里只介绍一种最常见,藏语称之霞冒加赛。霞冒即帽子之意,加是汉、汉地,赛是丝的借音。总的意思是汉
通巴
2023-12-15
通巴:通巴即挎包,以各色手线、棉线织成。包长三十余厘米,宽二十余厘米。包的正面、背面及侧面织有花卉鸟兽或几何图案,包底部缀有彩穗,色泽鲜艳,做工精细,包形小巧,民族特点鲜明,是西双版纳深受游客喜爱的纪念性商品。
肋巴
2023-07-29
肋巴:很多旅游者会对西宁一种独有的叫肋巴(Kebab)的烤肉印象非常深刻。这是一种先把羊排骨煮到半熟,然后再刷上酱,在炭上烧烤的风味肉串,这种做法其实就是土耳其烤肉,甚至Kebab这个词也是源自土耳其语。(西宁)
乡城藏鸡蛋
2023-12-09
乡城藏鸡蛋:藏鸡蛋由长期生长在高寒缺氧的特殊环境下的藏鸡产出,由于藏鸡具备了适应高原生态环境的特性,在特殊的饲养方式下所产藏鸡蛋的营养成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藏鸡蛋中铁、铜、锌等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微量元素以及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均高于普通鸡蛋,也更加容易被人体
樊川小肚
2023-06-25
樊川小肚:樊川小肚是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樊川镇的特色美食。樊川小肚,俗称蒲包肉。小肚的主料是精肉与板膘,配料为豆腐皮与淀粉,调料有姜、葱、酒、糖、盐和香料。得用陈年老卤汤煨,煨时把握火候,才能入味,成为香味扑鼻的蒲包肉。樊川小肚可溯至清代早期,距今约有300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