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巴艾寺遗址 相关信息共 7500
郎巴郎增寺
郎增
2023-09-29
郎增郎增位于芒康县帮达乡然堆村,通往去莽措湖的公路旁,距县城70公里,修建于公元710年的吐蕃时代(唐朝时期),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该寺主佛是大日如来佛,侧前面是老子和庄子的像,是文成公主入藏时,由唐朝工匠雕刻而成的
艾糍粑
糍粑
2023-11-17
糍粑:糍粑也叫清明糍粑,通常于清明节前后采摘刚出芽时的艾草制作,是融水清明节时用来祭祖的食品之一,也是融水一种特有的民间小吃,一个个绿油油的,圆润饱满,散发着艾草特有的清香和糍粑天然的糯香,和着香甜的花生芝麻馅,让人食欲大增。原料:田(清明菜)、豆沙、糯
艾粄
2023-12-12
粄:粄也是广东河源特色传统小吃之一,粄是用艾草煮熟后和糯米粉一起制作,放入蒸锅里蒸熟的一道传统小吃,味道软糯,香味浓郁,香甜可口,且具有一定的养生功效。中文名:粄分类:广东小吃,客家菜口味:软糯可口,甜而不腻主要食材:糯米粉,艾草,粘米粉
错宗工巴寺
错宗工
2023-04-16
错宗工是西藏有名的红教宁玛派寺庙,建于唐代末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错宗为土木结构,上下两层,殿内主供莲花生、千手观音和金童玉女。南有一株桃和松的连理树,春天时,桃花与青松相映,煞是好看
上金舍巴贝丘遗址
上金舍贝丘遗址
2023-04-10
上金舍贝丘遗址位于上金乡联江村委员会舍屯东北面约300米,时代为新石器时代。上金舍贝丘遗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文化堆积层四周30米范围内确定为保护范围。保护范围内各外延2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上金舍贝丘遗址,上金舍贝丘遗址简介,上金舍贝丘遗址崇左
柏尔贡巴寺
柏尔贡
2023-09-30
柏尔贡在安多县境内,位于县驻地以东50公里的丹堆乡,佛法传到藏北草原,牧民们最早把佛法佛像安置在帐篷里,久而久之,草原上便出现了众多的帐篷寺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柏尔贡帐篷寺庙。始建于1654年,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巴尔曲德寺
尔曲德
2023-09-29
尔曲德,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朗县朗镇堆村半山腰,占地2000多平方米,在雅鲁藏布江畔,是林芝地区规模最大的寺庙之一。公元1195年由索朗申格、索朗杰布两位修建,原属葛举派,后由于宗教斗争改属格鲁派。1984年,该寺洛桑多布吉集资重建
艾饼
2023-12-11
饼:饼是斗门区白蕉镇具有几百年历史的一种特色食品,因主要辅料取自艾草而得名。2010年饼被列入斗门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艾饼
2023-11-04
饼:饼,也叫田饼。是用田间采摘回来的艾草(益母草)捣汁,混入糯米粉中揉成团,然后包入花生碎,白芝蔴,白沙糖做的馅,垫上芭蕉叶蒸熟。饼翠绿晶莹,入口幽香隐隐,软糯香滑,热食冷食风韵都各自不同。
艾得来丝绸
得来丝绸
2024-01-05
得来丝绸:新疆的德来斯绸按传统的名目可分为四大类,即黑特来斯、红将来斯、黄特来斯、莎车式特来斯。得来丝绸是新疆极富民族特色的独特产品,是维吾尔族妇女最喜欢做衣裙的绸料。有两大产区:一是喀什、莎车的绸,以色彩绚丽、鲜艳著称。图案细腻严谨,常用翠绿、
艾米果
米果
2023-09-23
米果:米果由草叶和米粉按比例擀和成均匀的粉团,放入蒸笼用猛火蒸,蒸到米果油光发亮,摸不粘手即熟透了,这时的米果看起来绿绿的,油油的,亮亮的,闻起来香气沁脾,令人垂涎欲滴,吃起来更是油而不腻,粘而不湖,脆而不松,口感甚佳,真是色香味形俱全。
客家艾糍
客家
2023-11-15
客家糍:客家糍三月清明,这一期间野艾草比较鲜嫩,客家人就采来做成糍来吃。清明过后,就开始插秧了,所以有俗语说:吃了野糍,肩头磨得损。清明期间有些小店,还有一道叫做野煎蛋的菜式,野具有清凉滋补的功效。春天到,艾草香,摘艾叶,做糍,这是翁源客家人长久以
斗门艾饼
斗门
2023-12-07
斗门饼:斗门饼,是珠海市斗门区的特色小吃,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因用艾草为重要原料制作而得名。斗门饼主要制作原料有艾草、白糖、糯米粉、猪肉、花生、芝麻等。饼的制作主要分为备料、整理艾叶、和粉、制作饼馅、包饼、蒸饼六个步骤。新鲜出炉的饼,吃起来软糯香
香艾糯米果
糯米果
2023-09-26
糯米果:修水商称候国,春秋称邑,汉时称县,现在县西渣津镇龙岗坪尚存古都城遗址。古之域喜生艾草,田埂、地堪、路旁、水边到处艾草青青,据传说,这就是修水古称地的原因。艾草为常年生草木植物,根茎移植可活,种子落土易生,耐虫耐旱,生命力极强。艾草一年中
舍巴贝丘遗址
贝丘遗址
2023-04-11
贝丘遗址,位于龙州县上金乡联江村舍屯东北面约300米左江南岸,为河岸丘地遗址,面积约470平方米,文化堆积厚度为56米,文化遗物主要是螺蛳壳、蚌壳以及石斧、石锛、刮削器、砍砸器等。大部分是磨制,少部分是打制,制造石器的原料主要取材于天然砾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