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找到 帽儿墩汉墓 相关特产共 480
济南油旋儿
济南油旋
2023-10-02
济南油旋:油旋,在济南已有百多年的历史。济南较早经营油旋的店家是清朝道光年间的凤集楼。到了光绪二十年开业的文升园饭庄,以经营众多地方小吃而闻名泉城。此家饭庄生产的油旋用章丘大葱和面,熟后葱香味浓郁,层次分明,外酥内嫩,久为食者称道,后为饮食同业人广为仿
晒洋芋饼儿
晒洋芋饼
2023-07-17
晒洋芋饼:一说起黄梅的洋芋饼,很多人会情不自禁地流起了口水。这晒干了的洋芋饼炒起肉来,味美肉香。让人嚼了那么一口,会回味好几天。洋芋饼是黄梅上乡农村特有的食品,由于柳林、停前、五祖、杉木、独山、大河、濯港等地特殊的土壤自然条件,各乡镇农户大都种植洋芋(
摊黄儿
摊黄
2023-07-26
摊黄:绥德小吃摊黄,是陕北的一种独特的食品,它的原料是硬黄米面或玉米面,再兑上些白面就能制作而成。因为是用鏊子摊的,于是就叫成摊黄。有的地方也直接就叫黄,可能是因为从它的颜色叫起的吧,因为不论是米面还是玉米面,可都是黄色的。摊黄时要先将面粉用酵子发起,加碱
汾西抿节儿
汾西抿节
2023-08-09
汾西抿节:汾西抿节抿节在方言中读抿节,所以也写作抿尖。所用杂面系由豌豆和麦子磨合而成,调水和成软面团,放在密布筛孔的抿节床上,用手掌抿压而下,只有寸长。抿节营养丰富,清淡可口,易于消化吸收。
阴米泡儿
阴米泡
2023-10-31
阴米泡:阴米泡书面语应为:阴米米花,在临澧以阴米泡相称。阴米泡与传统的米花做法大致相似,主要区别在后面的爆炒火侯功夫。首先要选出上乘糯米,洗净后用冷水浸泡,再以旺火蒸之,至八成熟时,捞出阴干备用,之后再晒,并促使其回复成单粒的米状,此为阴米。再后架旺火
新都叶儿粑
新都叶
2023-12-07
新都叶粑:叶粑又叫艾馍,是川西农家清明节的传统食品,特色是清香滋润,醇甜爽口,荷香味浓,菜分两味,咸鲜味美。简介叶粑又叫艾馍,原是川西农家清明节的传统食品。1940年新都天全斋小食店将艾馍精心制作,更名为叶粑。因有其独特风味,盛名远播。新都解放后,制作
高县鸭儿粑
高县鸭
2023-12-05
高县鸭粑:高县鸭粑,是四川省宜宾市高县的著名特色小吃,该品色泽洁白晶亮,皮薄鲜嫩,咬一口浓香扑鼻,油而不腻,芳香爽口,具有不粘叶、不粘筷、不粘牙等三不粘的特点。宜宾市高县的鸭粑是川南闻名的风味小吃之一,因其口味鲜嫩如雏鸭而得名。传说高县鸭粑是1900年
富平合儿饼
富平合
2023-09-12
富平合饼:以富平庄里产的柿子经12道工序精制而成。因以两个柿脐相对,合在一起馐,故意知名人士合饼。合饼具有霜白质优,肉质丰润盘软,味醇而易消化,久储不霉的特点。
璧山儿菜
璧山
2023-07-06
璧山菜:鉴于璧山县菜生产规模大,生产水平高,生产效益好,被中国园艺学会长江蔬菜协会授予中国菜之乡称号。为此县农委抓住时机快速出击,目前正积极向重庆市农产质量安全中心申报,经重庆市有关部门审核后,再向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申报。据重庆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分析,
瓦儿糕
2023-10-13
糕:瓦糕的诗一首:担凳炊糕亦怪哉,手和糖面口吹灰。一声吆喝沿街过,博得儿童叫买来。并注说:售者担高凳,一端置小火炉,一端置木柜,中实米制面及糖等,木甑中空,活底,以面及糖置甑中蒸之,顷刻即得,推其底,则糕自甑上出,儿童颇喜之,盖以其现做现炊,甚有趣也。从
庄里合儿饼
庄里合
2023-12-28
庄里合饼:合饼产于陕西富平县庄里镇。它以当地所产的优质尖柿为原料加工而成。因其将两个柿饼并蒂相对合在一起包装,故而得名。合饼的历史悠久,明代就已成为宫廷食品,现为陕西畅销国内外的传统土特名产之一。庄里柿饼的加工方法十分考究。按照柿农的习惯,制作时分刮皮(
杭州油冬儿
杭州油冬
2023-12-07
杭州油冬:杭州的油冬是杭州传统小吃,很受当地人以及游客的欢迎。对于老杭州人来说,在过去杭州街头巷尾的早点摊中非常常见。油冬是由萝卜丝和面粉调和成面糊糊制作而成的。它有一个专用的模具——是一个两,三厘米高,直径五厘米左右的圆柱漏勺。捞一扫面糊,用筷子抹掉多
葱包桧儿
葱包桧
2023-09-07
葱包桧:葱包桧这个是杭州人都知道的一个故事,把面粉做成人形炸成金黄色,就是油条。油条夹在春卷皮里压扁,喷喷香的,不过现在看到的越来越少了。
永登软儿梨
永登软
2024-01-04
永登软梨:隆冬腊月天,正是凉州的软梨应市的时候。沿街的干鲜果摊上,软梨和红艳艳的苹果、黄澄澄的冬果梨为伴,显得最没姿色,看上去灰褐鼓皱,太阳一晒软糟糟一包,跟腐坏了似的。不识货的人,谁会花钱买这坏梨吃呢凉州人对它可是情有独锤,越是大雪纷飞,哈气成霜的三九
泡儿油糕
油糕
2024-01-03
油糕:泡油糕是敦煌宾馆根据民间传统方法创出的一种风味食品,因其色泽黄亮,表面膨松如轻纱,结有密密麻麻的珍珠小泡,故而得名,泡油糕是从唐代见风俏演变而来,最初流行在宫廷、宫邸的宴席上,由于制作厨师寥寥无几,街市上很难见到。制作时用大油和水烫面。在整个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