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平兴寺 相关景点共 7500
杭州香积寺
杭州香积
2023-11-17
香积位于杭州湖墅香积巷,始建于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距今已有一千余年历史,原名,大中祥符年间,宋真宗赐名香积至今,是杭州湖墅地区的著名寺庙,曾是灵隐、天竺朝山香客的集散地,素有运河第一香之美誉.每天运河上千余船只往来,运输繁忙,夜间灯火通明
阊江双桥(平政、仁济)
阊江双桥(政、仁济)
2023-07-31
阊江双桥(政、仁济)位于祁门县祁山镇,时代为明清。阊江双桥为祁门县政桥和仁济桥的合称。位于祁门县城东阊江之上,上桥名政,长78米;下桥称仁济,长79.4米。两桥各宽7米,均为五孔,全用紫砂石砌成,两端各有石阶上下
中共湖南省委旧址(湘阴“徐正兴宝号”)
中共湖南省委旧址(湘阴“徐正宝号”)
2023-05-14
中共湖南省委旧址(湘阴徐正宝号)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旧址——湘阴徐正宝号位于岳阳市湘阴县文星镇,年代为1929年。2019年,中共湖南省委旧址——湘阴徐正宝号被批准为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兴望农业文化观光园
望农业文化观光园
2023-03-05
望农业文化观光园位于宜兴西渚镇白塔村,距天目湖12公里,善卷洞15公里,云湖景区和大觉寺4公里;从宁杭高速徐舍出口12分钟车程直达园区。园内有猪文化馆、农耕文化、筱里八景、白塔钟声(大觉寺)、大型沼气发电工程,樱桃园,板栗园,梨园,草莓园,桃园,杨梅园
南大寺
南大
2023-04-21
南大,是一座清真寺,原在乌鲁木齐市南山的南台子,1919年迁至此处重建。南大的主要建筑礼拜殿,面呈凸字形。屋顶前部作重檐歇山式,盖琉璃瓦。檐脊上安置了二龙戏珠等瓦饰,檐下五五层层画板绘有卷草花卉花纹精等五彩图案,脊檩雕有22个飞龙
方山云峰寺
方山云峰
2023-09-15
泸州方山,佛因山,山因佛名。方山上云峰由老云峰、中云峰、新云峰,宝峰四部分组成,发丝临济正宗,是蜀南黔北最大的佛教丛林。其中黑脸观音盛名最旺,香火最盛。民间早有上朝峨眉,下朝云峰之说。景点位置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方山镇
晋中回銮寺
晋中回銮
2023-07-08
回銮(第六批国保)时代:元至清地址:介休市绵山镇地村据金大定二十五年(1185年)碑记:原为空王灵溪,建于唐中年间(881885年),唐太宗欲登山礼佛至此回銮,唐僖宗时(873——887年)改名为回銮。五代末,毁于兵火,宋初重建,北宋末又毁
宋村永兴寺
宋村永兴
2023-07-10
宋村永兴位于垣曲县华峰乡宋村村东南。又名重。时代:金、清现存建筑为金代至清代,明万历朝曾重修。坐北向南,南北长121米,东西宽40米,占地面积4840平方米。布局为中轴线对称,现存有北殿、东耳房、东西厢房、永兴砖塔
盘古仙寺
盘古仙
2023-11-13
盘古仙位于五指峰乡双霄村,占地约600平方米,从山下往上依次为三圣殿(原名极乐寺)、三母宫和盘古岩。三圣殿(经堂):在重修第四次改名,原名极乐寺。对联:极善驾慈航袛愿众生昭正道,乐于佛教堪显盛世享清平
八大处香界寺
八大处香界
2023-11-24
位于北京西山馀脉坡山龙王堂西北,是八大处中面积最大的一座寺院,因这里山势平缓,又名。该寺创建于唐乾元初年(758年),明洪熙元年(1425年)重建,改称大圆通寺。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再次重建,改称圣感
双龙寺风景区
双龙风景区
2023-03-26
双龙风景区位于北镇广宁乡西南,医巫闾山中部支脉旗架山由鹅头峰至望城岗一段中,与医巫闾山大观音阁、玉泉、大朝阳等风景区相邻。四面环山,地势险要,风景秀丽,是大型佛教活动场所之一。据历代碑文记载,双龙的观音洞寺庙始建于唐初,于武后年间
南楼寺
南楼
2023-06-21
南楼与延祥、华首、明月、延庆、龙华寺、宝积、资福、香积、大慈、华岩、花手、东林寺、护圆、法云、太平、拨云、佛迹并称罗浮历代十八。中文名:南楼建立时间:梁武帝大同年间(535546)文献:《罗浮山志汇编》说明:历代十八之一
千阳毘卢寺
千阳毘卢
2023-10-03
千阳毘卢古刹位于千阳县城西的冯家河口毗卢村,建于宋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78年),距今已有一千年的历史。后经宋、元、明、清,期间修复不断。其东接灵山,南眺吴越,西控陇郡,北依丰原,被誉为千阳八景之一
童子寺燃灯塔
童子燃灯塔
2023-11-23
看点:前有一座燃灯石塔,高4米有余,面呈六角形。塔身中空,内置灯室。该塔造于北齐年间,比例协调,造型优美,是我国迄今所知最古老的燃灯石塔,是省级重点文物。在童子东北山崖上有石门遗址,内有一石窟,窟顶雕有美丽的莲花图案
《大田洞摩崖石刻平瑶记》石刻
《大田洞摩崖石刻瑶记》石刻
2023-06-27
恩平大田峒摩崖瑶记位于恩平市大田镇石山。石刻刻面呈正方形,高1.6米、宽1.55米,总面积为2.56平方米。周界刻有云纹。刻文记载元代大田峒峒民与瑶民相聚为盗,官兵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