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中山书院旧址 相关信息共 7500
正谊书院
正谊书院
2023-11-14
正谊书院,创建于清同治六年(1867),是清代福建省城四大书院之一,其前身为闽浙总督左宗棠创立的正谊书局。中文名:正谊书院创立时间:1867年类型:书院地址:福州市东街口少年儿童图书馆旁
金鹗书院
金鹗书院
2023-05-15
金鹗书院位于湖南岳阳。书院所处金鹗山面洞庭湖而襟带邕湖及近郭诸山,湖光山色互相掩映,为灵秀之区。清道光间邑人吴敏树谋建书院于此,未果。据清光绪《湖南通志》载:清金鹗书院仿照白鹿洞书院规模建造,光绪十年(1884)知县刘邦华捐资倡建,光绪十一年(1885)竣工
陕甘宁边区第三师范(三边公学)
陕甘宁边区第三师范(三边公学)
2023-09-30
陕甘宁边区第三师范(三边公学)位于榆林市定边县定边镇定边四中院内。1939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在三边分区驻地定边建立第三师范学校(后称三边师范),派卢勤良、文普华负责筹建工作。1940年5月4日,第三师范正式开学,当时设1个班,学生40余人
石家庄人民广场
石家庄人民广场
2023-05-11
人民广场位于石家庄市中心,南临中山路,北依长安公园,是以原一宫广场和长安公园为基础,进行整体设计和改造的一座大型城市中心园林式广场,广场占地12.22公顷,2001年11月1日建成开放
鉴湖书院
鉴湖书院
2023-06-11
鉴湖书院位于湖南余田乡下冲村后的石山中,系清咸丰十年(1860)兴建,同治十一年(1872)落成。
广州中山公园(中山公园前路)
广州中山公园(中山公园前路)
2023-11-07
广州市中山公园位于革命胜地,长洲岛。公园内树林茂盛,卫生环境整理的很好,夏天有很多人跑到树荫下乘凉。公园内沿江有一条自行车道,供游客骑着自行车绕公园观光用的,适宜周末和朋友一起去闲逛
广州豫章书院
广州豫章书院
2023-04-09
广州豫章书院,又名罗家祠,建于1893年,由于罗氏族人的祖先源自江西省旧郡豫章,书院由此得名。1924年7月,中国共产党领导沙面租界3000多洋务工人,当时的总指挥部便设在豫章书院。现书院作为广州市长堤真光中学图书馆,仍旧保留着古建筑的传统特色
东山书院简介
东山书院简介
2023-10-11
东山书院简介:书院简介COLLEGEPROFILE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史、学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学习形式,大体由民间设立,供师友相聚,为讲学论道、砥砺德业、培养人才之所在。如今,全社会兴起学习国学、传统文化的热潮,为现代书院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沃土。苏州乃江南文化
寿光市人民广场
寿光市人民广场
2023-10-28
寿光市人民广场西临迎宾街,东到古槐街,南接新兴街,北靠广场街,规划占地面积17公顷。1998年5月28日至10月1日建成一期工程4公顷;2003年9月至11月进行了广场北扩,建设面积1.5公顷,总投资2936万元
闽浙边抗日游击总队教导队旧址
闽浙边抗日游击总队教导队旧址
2023-11-19
闽浙边抗日游击总队教导队是一支由挺进师红军骨干组成的干部队伍,总数四五十人,分6个班,队长杨发旺,政委刘亨云。教导队的主要任务是:培训军政干部,保卫省委机关。1938年1月,教导队随临时省委进驻大屯村
灵山中山公园
灵山中山公园
2023-04-11
灵山中山公园位于灵山县灵城镇,年代为1929年,类别为非文物建筑。1988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沈阳中山广场建筑群
沈阳中山广场建筑群
2023-03-19
沈阳中山广场建筑群包括中山广场和周边尚存的六大建筑。其中,中山广场的前身叫中央广场,始建于1913年,到1919年时,改名浪速广场,原广场中央有日本人建的纪念日俄奉天大会战纪念碑。国民党统治时期将原纪念碑拆除,改名为中山广场
中山公园水蜜桃
中山公园水蜜桃
2023-10-11
中山公园水蜜桃:■聂惠哲提起中山公园的水蜜桃,恐怕很多老青岛都会溢口水。这也难怪,要知道早在半个世纪前,这可是青岛鼎鼎有名的优质水果,曾一度行销京津。不过,当年青岛的市区小,所以即便对于普通市民而言,吃到如此美味亦并非难事。而如今,只怕别说吃到,就是见到也很难
广东叉烧包
广东叉烧包
2024-01-11
广东叉烧包:叉烧包是广东具代表性的点心之一,是粤式早茶的四大天王(虾饺、干蒸烧卖、叉烧包、蛋挞)之一(与干蒸烧卖、虾饺、蛋挞同誉)。以切成小块的叉烧,加入蚝油等调味成为馅料,外面以面粉包裹,放在蒸笼内蒸熟而成。叉烧包一般大小约为直径五公分左右,一笼通常为三或四
南溪书院
南溪书院
2023-10-25
南溪书院位于尤溪县城南的公山之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朱熹诞生地。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朱熹诞生于此。嘉熙元年(1237年)此处修建起文公祠、韦斋祠、半亩方塘和尊道堂等建筑,祀朱家父子。后来宋理宗赐额南溪书院。元朝时分建二祠,明清后屡有修缮扩建